徐雪梅
摘 要:語文教學在我國教育中至關重要,現在我國很多學校將兒童哲學加入語文課堂教學,如今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但是將兒童哲學加入進來并非是想給學生施壓,語文兒童哲學即在語文教學內容中加入哲學元素逐漸滲透給學生,利用兒童哲學引導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語文學科素養。本文就將從語文兒童哲學是什么,在語文教授兒童哲學的價值和必要性進行論述。
關鍵詞:語文課堂;兒童哲學;實踐探索
【正文】
語文教學的本來意義是讓學生學習中國歷史悠久的漢字和了解中國優秀的文章,現在要求語文教學目的更深一層帶點哲學味。首先兒童哲學是一門關于兒童思維發展和兒童成長的課程,課程中將柏拉圖、伽利略、牛頓等一些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和知識轉化為兒童簡單易懂的語句或有趣的哲理故事,是根據兒童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設計的,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引發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語文課堂教學在哲學的加入更加有趣、有意義。
一、“語文+哲學”的價值
1.1形成獨立思維
傳統語文教學教師偏重于講解文章內容和一些應對考試的知識點,但教師可能很少給學生機會去解決一些問題,認為語文文字問題學生很難給出回答。其實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一個哲學家,只不過需要我們給學生思考機會,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例如教師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時,教師一定在講完課文會問學生“為什么而讀書”,這是教師一定不能直接告訴學生你應該因為什么讀書,這樣會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要留一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之后回答,學生的回答代表著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發展方向,教師在面對課后題“周恩來立下此種志向的原因”,也一定是讓學生先查閱當時資料資料去思考,教師的參考答案永遠是參考,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才能深入思考一些問題,學生可能會回答當時社會的動蕩,讓他立下報答祖國的理想,學生回答這些說明學生愛國意識正在形成。教師的語文兒童哲學教學目的是學生能深入獨立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
1.2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不只是寫字,更是需要用嘴去說。語文課堂上講解一些問題經常讓學討論,但是通常結果是七嘴八舌爭論,但是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理由。學生學習兒童哲學就會發現其中一些道理,學生總會將自己了解的知識運用到語文問題中,例如教師講解《匆匆》這篇文章時,教師課題提問學生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去掉,說明自己的的理由,這是就可以鍛煉學生對哲學領悟了多少,學生必須有自己獨特理由說服他人,學生這時需要做出選擇之后做出合理解釋最后做出結論,這個過程學生要組織自己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說的不一定都正確,學生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見解,當學生開始反駁的時候,學生的自我判斷能力開始發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對語文學習和語文素養都有很大幫助。
1.3促進語文深化教學
研究表明,發展兒童哲學課程有助于學生學科知識理解,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側重學生聽聲讀寫基本知識和答題技巧,忽略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哲學能明確思維發展方向,開發學生思考語文問題的邏輯,教師希望給學生拓展更多的知識但是考慮到學生理解能力,所以很少深化問題,但是利用兒童哲學結合語文問題和知識,激發學生對語文問題好奇心和探索欲,引領他們主動深入思考問題、創新思維,辯證思考問題,小學生想象力是無窮的,要讓學生自由的思想,兒童哲學深化語文課堂內容,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會變得豐富,促進語文深化教學。
二、如何讓語文課堂帶點哲學味
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既要保證語文教學進度同時要讓語文教學加入哲學的味道。學校可以對此種教學進行研討,教師團隊要摸索一些策略應對。提高小學生對哲學的認識,專業的術語可能不理解,教室可以換種方式解釋,例如“為什么不能說謊”,“ 為什么要節儉”等等,讓學生先從實際理解哲學,哲學就是把一個問題思考或反省。例如教師講授《將相和》這篇文章,可以先問學生藺相如完璧歸趙歸趙的方法中學到了什么,接著可以問澠池相會藺相如維護趙國尊嚴展示了藺相如怎樣的性格,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你如何評價他們,這些梯度問題源于文章又高于文章,在對問題的思考回答中既需要結合文章內容,也將引領學生進入哲學思考,思考自己和國家、做事情的原則性等,這既能完成教學進度,同時也能讓枯燥無味的語文教學融入哲學味。
引入兒童哲學教育是符合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需要教師掌握一定哲學知識,教師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教學中發揮哲學教育的價值。在語文兒童哲學教學中,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新關系,師生對話必不可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蘇格拉底的師生互動方法,“師生平等溝通過交流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要低估學生領悟能力,哲學源于困惑,學生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感到神奇因為缺少社會經驗,但是這并不影響學生去探索且有助于學生大腦的思維拓展,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哲學內容,制定符合學生哲學思考的教學方案,利用兒童哲學發展學生思維、創新能力。老師要善于準確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讓語文課堂帶哲學味。
【結束語】
小學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都是在最初階段,這是也是發展學生的關鍵階段。教師選取的兒童教材一定是對學生有幫助的,能夠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對學生心理產生一定觸動,每個學科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哲學所以對學生的哲學教育是有意義的,兒童哲學中出現的先進教育理念影響著國內外的教育,在語文課堂滲透哲學教學思想對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和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都是至關重要的,讓語文有點哲學味還需要我們共同探索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戚震華,王紅霞.讓語文課有點哲學味—— “語文兒童哲學”的實踐探索[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10):20-22.
[2]謝雪萍.兒童哲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145.
[3]官麗娟. 淺談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有滋有味[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000(032):204.
[4]牟守斌. 用心熬出語文課堂的“味”——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哲學思考[J]. 四川教育, 2008(1):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