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之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屬于當前培養一線學前教育工作者的熱門專業,在我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課本上基礎性地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外,學校及教師更加重視的是培養我們的職業能力,重視全方面素質的發展。為分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自身職業能力的措施,筆者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自身職業能力的作用展開了觀察。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教學途徑
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能力主要是指從事學前教育這一行業必須要具備的某種特定的技術、素質及技能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通過自身專業能力及教學水平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及樂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職業能力是學生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條件,也是學生參加學前教育工作后的具體表現,學生在強化自身職業能力的過程中應將個人對專業學習的興趣作為基礎,將學生的工作環境作為依托,通過開展多元化、創新的教學措施促進個人全面素質及職業能力的發展。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自身職業能力的作用
隨著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及進步,現階段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且社會對于幼師的素質與能力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職業能力是一種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必須的、跨專業及跨學科的綜合能力,是一個人在就業過程中、行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于我們學生自身的就業和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對于促進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與全面進步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人力資源開發的發展與創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能方便學生向著明確的目標及就業發展不斷做出理論學習及實踐探究方面的努力,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內及校外組織的見習或學前教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經驗,并在實踐活動中強化自身的職業能力及專業素養,為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奠定基礎[1]。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升職業能力的學習措施
(一)學生自身職業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
基礎知識屬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礎與前提。學生在學校一般通過讀書、上課及考試等形式獲得陳述性的知識,通過在實踐過程中對陳述性知識進行實踐轉化、現場觀摩及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得程序性的知識。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應緊緊圍繞陳述性知識及程序性知識展開相應的學習,為自身職業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應根據自己實際的學習水平、對本專業的熱愛程度及教學標準和目標等將自主學習延伸至課外。除了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的教學之后,學生在課后應充分利用網絡的學習優勢,根據自己對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將學習延伸至課外,還可以向教師尋求學習上的幫助,促使自身在知識學習中能掌握本專業的基礎概念與科學規律,培養自身的專業知識能力,幫助自己更好地進入“幼師”這一角色[2]。
(二)學生自身職業情感的培養途徑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自己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情感屬于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前提條件之一。職業情感的培養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本專業的學生包括筆者本人很喜歡和孩子一起玩耍,而這種喜愛是發自于內心的,這種情感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是決定我們能否學習這一專業知識、走上崗位后能否全心全意對待幼兒、是否能主動追求教學進步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多利用學生會的力量組織一些輕松的交友活動,幫助自身盡可能地熟悉學前教育的職業環境,體驗學前教育的職業情感,并在這一過程中領悟學前教育的職業精神。這種交友活動主要是指學生自己與校內的實訓中心附屬幼兒園的幼兒進行活動,每周固定一個時間到幼兒園、社區內開展相應的義工活動,激發自身對于孩子的愛心,提升自己對于本專業的認可程度及參與積極性。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自身對專業的認同感及情感發展,將學生自身的情感培養落在實處[3]。
(三)學生自身職業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僅僅擁有職業基礎知識及職業情感是遠遠不夠的,從根本上來說,學前教育專業屬于一個運用性特別強的職業,要求學生強化自身的實踐能力與操作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這一過程主要以實訓及實習等為主,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學校組織及調配的小組項目式的實訓活動,在參與實訓活動過程中積極針對實踐過程中的教育教學活動、游戲活動、幼兒園環境創設、保育活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并在不斷的實踐和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進行反思,不斷強化及優化自己的教學能力。最后,學生自身還應該要求自己在實踐訓練活動中做好各方面的學習與實踐,積極參與幼兒美術、舞蹈、語言、學前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實訓過程中去,最大程度上實現多崗遷移及自身的可持續進步[4]。
(四)學生學習中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措施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職業知識、職業情感、職業技能等方面的內容,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作為學生不僅要參與及完成學校、教師組織的課程教學,還應積極自主地組織相應的學生活動發展及培養自身的職業情感,并通過實習、做義工等途徑幫助自己實踐在學前教育過程中去,強化自身的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促進自身職業能力的提高。通過職業能力的培養能讓學生自身認識到作為一個準幼師,自己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能力與技能,明確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目標與發展方向,促進學生們向著全面素質的發展而努力,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結語
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在自主學習中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組織及開展的基礎知識教學、職業情感學習及實踐訓練學習等學習活動,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促進自身在日后的就業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惠敏. 淺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角度[J]. 職業, 2015, 000(035):88-89.
[2]王暉楠.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分析及培養[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 18(05):217-218.
[3]秦君麗. 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J]. 好家長, 2019, 33(8):137-137.
[4]吳紅.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J]. 明日風尚, 2018,15(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