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旭
[摘 要]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突然來襲,而教育領域所發生的改變,最大莫過于“停課不停學”帶來的教學模式的變化,學生從已經習慣了教室內的班級授課變成了線上學習,而由于各個地方甚至各個學校所采用的線上學習方式并不相同,所采用的線上學習平臺也多種多樣,這就給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關注學生在線學習中的心理狀況,并針對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出現的心理不適的現象進行調適,是每一個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 高中數學;新冠肺炎;在線學習;心理調適
“停課不停學”帶來的教學模式的變化之一,就是學生從已經習慣了教室內的班級授課變成了線上學習。高中生在數學在線學習中形成的消極心理現象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一是自信缺失,二是遇事易怒。對于在線學習中的自信缺失問題,可以基于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對于在線學習中的遇事易怒問題,可以在基于具體的學習過程或者環節中,在分析的過程中進行引導。尤其是對于高中生而言,改變原本習慣了的學習方式就已經讓他們感受到了較大的學習壓力;而獨自一人在家的在線學習,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產生明顯的憂慮。
一、疫情時期關注學生心理的重要性
實際上,高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總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需要調試的心理現象。有研究指出,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1]。其實在線學習的過程中,這種異時性與不平衡性是有體現的,雖然高中生在身體發育上已經接近于成人,但在線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心理水平,是典型的未成年人狀態,再加上疫情時期學生成天被約束在家里,與父母之間的長時間相處、學習壓力大等,都會對包括數學學科在內的在線學習產生一些消極影響。因此,要提高在線教學的質量,就必須認識到高中數學教學不僅是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還包括學生學習心理的調節適應等;甚至還可以認為,有時學習心理的調適與指導,比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2]
因此,關注學生在線學習中的心理狀況,并針對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出現的心理不適的現象進行調適,是包括數學教師在內的每一位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數學學科具有基礎性,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很多認識會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這就意味著數學教師更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重視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心理的調適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處于一個較好的學習狀態中。筆者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疫情的出現是偶然的,但疫情帶來的在線學習方式,有可能成為后續的學習選擇,甚至改變未來的假期學習樣態。從這個角度來看,高中數學教師既應關注在線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傳授方式,也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調適。此時所萌生的意識、積累的經驗,都有可能成為將來進一步研究在線教學的基礎,因此,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教師,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積極積累,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未來在線教學的效益。
二、高中數學在線學習中需要調適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不具備健全的人格、完美的個性、健康的心理、較強的心理調適與承受能力,就難以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3]對于學習而言同樣如此,高中數學原本就具有一定的難度,面對面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尚不能完全掌握,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無法獲得教師的即時點撥,積累的問題會讓學生形成較大的學習壓力,尤其是對自己要求較高、有著較為明確的升學目的的學生而言,數學學科上形成的學習壓力會影響整個學習狀態。根據筆者的在線調查與電話溝通,發現高中生在數學在線學習中形成的消極心理現象主要有以下兩種問題。
(一)自信缺失
在交流中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處于在線學習的狀態時,往往會表現出一種很不自信的狀態,有時候哪怕是一個基本的數學概念,教師明明講得比較透徹,這些學生也能夠較為準確地應用,但就是沒有信心,認為自己對這個數學概念還沒有掌握。比如學習“數列”,數列與通項公式是兩個基本概念,其實基于基本的例子,學生也可以建構起對數列概念的基本認識,而從概念本身的界定來看,“通項公式”也不是一個復雜的概念,但是學生在解答一些基本的求通項公式問題的時候,仍然表現出明顯的不自信。如在“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例子中,固然需要點古文基礎,但畢竟不復雜,然而不少學生就是不敢寫出[12,14,18,116,132……]文字表述與數列之間無法進行切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自信引起的。筆者在學生不敢表達的時候,鼓勵他們大膽說出來或者用QQ私發答案給筆者,這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二)遇事易怒
遇事易怒是一個比較個別的現象,但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往往發生在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身上。在線學習遇到問題是難免的,但是在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時候,這類學生會考慮到很多方面,常影響解題、影響后面的知識學習等。這種壓力會使學生在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時產生憤怒暴躁的情緒。
三、高中數學在線學習中心理調適的方法
從了解學生心理的角度來看,在線學習的便利是不少的,一般來說,教學平臺都有自身的管理系統,而教師在線教學管理子系統是教師發布教學信息、提供教學資源、配合課堂進行教學指導、布置作業、網上教學交流、了解學生情況的窗口。[4]這些窗口既是教師了解學生心理的平臺,也是進行心理調適的平臺。
(一)利用數學中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自信
對于在線學習中的自信缺失問題,筆者是基于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來培養學生的自信的。實際上在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之所以自信缺失,其實非常類似于人成長過程中的“斷奶”現象,老師不在跟前,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都沒有把握。那么要建立這個自信,只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由老師轉移到數學知識本身,只要讓學生認識到無論是數學概念還是規律,都是經由嚴格的邏輯推理得出的,所以這樣的知識理解就應當是自信的。在了解數列和函數關系的時候,讓學生在定義的基礎上,通過邏輯推理去解決問題。從培養學生學習自信的角度來看,在學生成功解決之后,教師予以表揚并評價,可以強化學生的成就動機,從而解決缺乏自信這一問題。
(二)適當引導,緩解學生的負面情緒
對于在線學習中的遇事易怒問題,筆者的經驗更多的是基于具體的學習過程或者環節,在分析的過程中進行引導。任何一個數學概念都有對應的或簡單的或難的問題,遇到較難的問題,關鍵之處在于從教師講過的例子中尋找解題靈感,在于對簡單問題的分析與綜合,只有累積經驗才能化解難題。此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筆者讓學生通過推理(包括雙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假設、反證等方法,步步推理、環環相扣,然后再通過變式訓練,鞏固此過程中形成的思維,這樣就可以化解這些學生的易怒心理,從而更為平和、理性地學習。
參考文獻
[1]黎強.高中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心理分析[J].福建中學數學,2005,(9):21-23.
[2]成春霞.高中數學學習心理探微[J].數學教學通訊:中等教育,2013,(11):5-6.
[3]陽愛國.探析高中數學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8):100-101.
[4]歐陽電平,羅林.基于B/S模式的網絡教學輔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教師在線教學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9(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