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宇
摘要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初中生的可塑性較強,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圍繞核心素養的內容和特點,應用小組合作課堂模式,能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理論聯系實際等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 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 課堂教學
物理學科知識體系較為繁雜,抽象性較強。初中生剛接觸物理,難以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限制了學習效率?;诮虒W實踐,筆者發現小組合作模式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培養核心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合理分組,引導探究
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合作解決問題,這同樣也是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所在。合理劃分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組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授蘇科版九年級物理“物質的比熱容”一課時,筆者會先征求學生意見,在共同商討下合理劃分小組,保證每個小組之間的水平相當,同時確保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以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隨后,筆者再創設問題情境:“什么物質的比熱容最大呢?它非常常見。”問題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有利契機。學生自由借助各種手段查找資料,有的學生翻看教材,有的學生利用手機搜索,有的學生翻閱課外書籍。學生們將自己所發現和歸納的知識進行交流,從而明確問題的答案:水的比熱容最大。
二、結合生活,增強合作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識十分常見,但是學生難以時常察覺并聯系到所學內容。若想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積累方方面面的物理經驗,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就可結合生活實際,挖掘其中的物理知識和教學材料,將培養核心素養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
例如,在教授蘇科版九年級物理“能源與可持續發展”一課時,筆者會先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情境中:“能源的概念是什么?”“哪些物質可以成為能源?”“如何理解可持續發展?”“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有何關聯?”以上問題涉及的均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內容,學生在思考時就會積極回憶生活中的片段,捕捉各種有用信息。隨后,筆者再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對以上問題的理解進行交流和共享,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了解他人的解答思路,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豐富形式,拓展視野
以往的小組合作模式以學生討論和交流為主,并未突出探究和實驗的重要性。合作探究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他人思路,發現自身與他人的錯誤,在反復思考中提高物理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物理原理并感知物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授蘇科版九年級物理“電生磁”一課時,筆者會先給學生講解有關電和磁的知識,如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由于這部分知識偏理論、較抽象,而多媒體教學設備可將其轉變為直觀和形象的知識。筆者就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制作電磁鐵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步驟和方法。在此基礎上,筆者再組織開展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共同完成電生磁、磁生電的實驗。在這樣的合作實驗中,學生通過明確分工,高效完成個人任務,從而促進小組任務的完成,促使學生養成合作意識,形成團隊理念,并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合作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四、明確目標,提升能力
目標引導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的探究性和創造性得到鍛煉。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從而將物理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內化物理知識,培養物理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授蘇科版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一課時,筆者先播放實驗視頻并指導學生使用“伏安法”測定小燈泡的電阻,之后筆者提出問題:“你們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什么現象和問題?”這時就有學生回答:“我發現電流表上并不顯示任何數據,而電壓表上卻顯示了,并且與電源電壓相近?!惫P者就將這一問題明確為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探究,可交流討論,可翻閱資料,也可合作實驗。通過一系列的小組合作,學生發現更多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從而拓展了思維,實現物理核心素養的提高。
總之,在初中物理課堂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物理教師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挖掘教材,整合資源,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為目的,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指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