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李明鑫
摘 要: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學理念上不同于學術研究型大學,和中等職業學校也有所區別,它完美地實現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在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地方普通高等學校要想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必須具有鮮明的教育特色,加快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轉型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有助于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
一、引言
2015年10月,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推動高校轉型發展。地方應用型高校應以建成特色鮮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主,以產教融合為途徑,建設地方高水平應用型本科。應用型高校目前的突出問題就是師資隊伍的整體性和穩定性,亟需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助推轉型發展,產教融合是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戰略重點。
二、地方本科高校轉型背景
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指導性文件,提出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梢韵驊眉夹g型學校轉型發展[1],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在招生、投入等政策實施方面向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傾斜。2014年4月25-26日,在駐馬店舉行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黃淮學院作為教育部推行地方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的首批試點院校,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變。近幾年,“高校轉型發展”已經成為高校間的熱門話題。但“如何轉”“轉成什么樣”等問題還普遍存在。高等學校的特色和定位是通過師資配備體現的,因此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轉型關鍵在于這些高校是否擁有應用技術型本科所需要的師資隊伍,也就是“雙師型”師資隊伍。
雙師型教師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雙師型教師有利于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整體專業素質,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目標。但究竟什么是“雙師型”教師,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權威解釋[2]。對于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來說,所謂“雙師型”教師是指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能力,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能力。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面臨的重點問題
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發展模式不同于普通高校,需要專業的師資隊伍。但是,目前處于轉型期的高校的師資隊伍仍面臨諸多問題。
(一)“雙師型”師資隊伍不成熟
目前,很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師數量與結構層次不能完全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歸結于:師資渠道來源單一、師資隊伍數量缺少、師資結構不夠優化和缺乏“雙師”傾斜激勵機制等問題。
大部分應用型高校對“雙師型”的定義仍較模糊。有些高校認為:“雙師型”教師就是“教師資格證+職業資格證”,有了這兩個證書的教師即可稱為“雙師型”教師。對于普通高校來講,這兩個證書足夠教授給學生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對于應用技術大學是不全面的。因此,應用型高校對“雙師型”教師的正確定義還需要更正與加強。
(二)教育理念沒有及時更新
追溯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歷史辦學理念,大部分高等學校依然沿用學術型大學的辦學道路,追求高層次發展,加上高校的教師門檻逐漸提高,至少要擁有碩士或者博士學位。在“重學術、輕實踐”師資隊伍的培養熏陶下,學生自然而然會忽視實踐技能的發展。因此,加強師資隊伍技能實踐重視的引導和教育理念的轉變是應用型大學轉型的關鍵因素。
(三)本科高校的教師大都來自于學術研究型高等學校
本科高校的教師大都是學術型高校培養出來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他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學術問題,和實踐技能的接觸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他們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儲備能力與成就不容置疑,但是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由于高校的門檻需要高學歷人才,以至于擁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會因為學歷問題等因素而被拒之門外,最后導致高校“雙師型”教師嚴重匱乏。
(四)企業與學校缺乏深入合作
企業有自己的經營模式,企業所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而高校需要的是教育人才,所需不同,目標也就不同。所以在企業與高校的合作上是個大問題。學校和企業如果能夠達成緊密的戰略性合作關系,企事業單位的精英能夠密切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實施過程,就能解決校企合作只停滯在表層的尷尬境況。
四、應用型本科高?!半p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標準
國務院文件《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要求[3]。這3方面的要求既要相互融合又要相互統一。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是應用型本科“雙師型”師資隊伍提高應用型創新人才質量的關鍵,師資隊伍的穩定發展是應用型本科成功轉型的重要保障。
高素質是指具有較高的能力素質和道德素質,專業化是指教師教學不僅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專業實踐知識,創新型是指教師要有創新思維,把教育創新思想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中。
五、應用型本科高?!半p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加強企業和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密切聯系,鼓勵高校教師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因此解決地方高校轉型可從以下幾點開展。
(一)政府主導型頂層設計
政府在發揮作用的時候,還要考慮應用型大學自身的特點,處理好“市場-政府-高校”之間的關系,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以地方高校為主體,政府加以支持和引導,把行業、企業作為運行平臺,讓企業真正融入校企合作中,共同承擔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重任。
(二)拓寬師資引進渠道,擴大兼職教師比例
高校教師應放寬對師資隊伍學歷的要求,企業中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可以引入高校教師團隊,使其成為應用型本科高?!半p師型”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徐國慶認為“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必須從教師來源上入手,從政策上放寬對專業課教師的學歷要求,這是一種既有效、投入極低,又能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4]。但是在崗位設定時,也要考核應聘人員的應用型實踐技能,使準教師能夠在“應用型”內涵發展道路上得到全面提升。
(三)對自愿去企業實習的教師應予以激勵政策
教師應走進優秀企業,到企業進行短期或者長期培訓、掛職,學習企業典型案例的前沿科技知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但是職稱評定是教師較為關注的一個方面。以往高校的教師評定方式均以科研項目、論文水平和數量來決定,產教融合政策下可以鼓勵教師多去企業實習,并考取與專業相近或相同的職業資格證書,加大實踐技能評定的考核方法,對教師進行職稱評定。
(四)提高雙師型教師的總體待遇
“雙師型”教師對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皆有較高要求,相應地,這些教師在工作過程中也承擔著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務,因此,應給予“雙師型”教師一定的獎勵政策,比如出國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優先考慮是保證“雙師型”師資隊伍穩定性的關鍵,要體現出政策的導向性和激勵性。
(五)建立企業高?;ネ▽W習平臺
企業和高校之間的互通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實現內部與外部的“深入型”校企合作,必須打破簡單的企業服務學校的淺層合作關系,搭建一種新的平臺實現深層次校企合作關系。同時,學校和企業應共同出資建設實驗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培養不僅要考慮轉型發展背景,還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只有加強產教融合,應用型本科高校才能建設出一支穩定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有效突破轉型發展瓶頸。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還處于發展期,仍需要國家與政府的大力扶持與指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與職業教育的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做好高校轉型工作,也可解決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難題。
參考文獻:
[1]張祺午.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府思路與政策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12):11-16.
[2]黃斌.深度解讀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內涵[J].教育與職業,2006(11):36-38.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8-05-21.
[4]徐國慶.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必須突破人事政策[J].職教論壇,20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