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麗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思維能力發展是其中的核心問題。因此,培養數學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首先對當前小學生數學思維方面的課前預習重要性進行了良好的分析,其次從課堂氛圍、觀察動手等方面對學生思維拓展的影響,以及從哪幾個方面措施來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提出的幾種措施希望對今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思維過程;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動手操作
一、引言
數學教學是一門理論性學科,而數學思維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措施。對于很多人來說它是枯燥乏味的,如何能讓課堂吸引學生,并將數學思維過程滲透其中,這是所有數學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
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階段主要以學生的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一些定義概念的理解,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比較難。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感到枯燥,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通過預習,提前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這樣在課堂中學習起來會更加的輕松,同時也能激發學習的興趣。通過預習,學生的思維水平,數學綜合素養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
(一)創造情境,營造學生樂于思考的氛圍
首先,盡量營造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課堂環境,要真正做到和藹親切。這樣學生才樂意參與到課堂中,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的張揚個性,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教師在傾聽學生的回答時應給予他們期許的目光,鼓勵的眼神,這樣學生會更大膽一些,尤其當學生作答錯誤或作答不完整時,我們更需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學會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機械地糾正學生所犯的錯誤,更不是訓斥學生、譏諷學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不斷鼓起勇氣,學會思考,才能夠在寬容、和諧、友好的環境中培養思考的習慣[4]。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我所教學的班級里,我經常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你們不要擔心回答錯誤,老師喜歡愛表達的學生,老師從不會因為大家回答錯誤就批評大家,說錯了沒有關系,老師會耐心地根據大家回答的思維過程,及時地給予大家相應的幫助,幫助大家更好地提升。”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敢于發言,我經常鼓勵那些不愛發言的孩子,只要他們回答了,聲音洪亮,有自信,即便回答錯誤,我也會表揚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就能夠養成在課堂中暢所欲言的習慣,學生們只要對所提問題有了想法,就會大膽地表達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
(二)利用數學素材進行具體化的數學構思,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活動,是指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數學素材進行具體化的數學構思,進行數學運算,形成數學感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感”,是一種動態的數學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比身高》這節內容的時候,給學生一副情境圖,小黑說:“我比小花矮0.8米”;小花說:“我的身高是2.4米”;鹿媽媽說:“我比小花高1.7米”;鹿爸爸說:“我高6米”,讓學生根據這幅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這就是典型的利用素材進行數學構建,學生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思考才能得出不同的信息。有的學生提出:小黑有多高?還有的學生提出:小黑和小花一共有多高?還有的提出:他們一家的身高一共有多少?等等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直在構思,提問的過程中就要思考,如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無形中思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巧妙設計,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同一堂課,不同的設計,學生收獲到的知識是不一樣的。很多學生在課堂中不善于思考,一節課都是在被動的接受,他們不善于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地引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思維再創造的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要進行大量的思考,在頭腦中會產生很多新的想法,這個過程可以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制作完成又會通過課堂展示講解跟別人的進行對比,產生新的想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四)動手操作,促進學生思維活動
作為學生動手操作不能僅停留在感性認識的經驗水平上,思維活動一定要蘊含于動手操作之中,在操作中讓學生經歷更高層次的觀察、交流、調整、感悟,不斷完善方法的思維過程更為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喜歡動手操作。因此,教學時就要有意識地“投其所好”,讓學生動手操作。
(1)充分利用學具輔助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能擺成三角形的小棒有哪些,不能擺成的有哪些,自己從中發現規律,通過思考得出結論。這樣的一節課學生學起來是輕松且愉快的,教學效果還非常的明顯,何樂而不為呢?
(2)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如:在學完認識元、角、分以后我要求學生和父母一起去超市,學會看物品的標價,學會付錢。還在班級里開展了學生間的小義賣活動,讓數學生活化,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不但對錢的認識更加深刻,還對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積極思考,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3)加強手勢思維。利用動手操作的教學手段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積極的思維。在學習乘法口訣時,為了學生能熟練掌握9的乘法口訣,課本上給我們介紹了手指操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手勢思維,學生很快就掌握了9的乘法口訣。這樣的方法,讓學生覺得新奇好玩,一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都特別的濃厚,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三、結語
總之,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數學教學必須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是教育的最佳階段,這個階段的思維是今后思維發展的奠基石,正所謂是“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的教育在教學中,扎扎實實地設計好每一個步驟,能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創新,不斷思考,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杜霄霄.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山西省祁縣左墩小學,2015.
[2] ?呂程. 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沙田鎮上小學,2017.
[3] ?張弛. 在數學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 吉林省遼源市實驗中學,2015.
[4] ?周春荔. 數學創新意識培養與智力開發.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