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明
【內容摘要】中職數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技術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具有直接影響,而采用微課教學技術不僅能夠充分保證數學教學質量,還能增強學生數學學習動力,為學生未來開展有效的工作提供充實的基礎。現階段,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微課教學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具有相對良好的應用。而針對實際開展中仍存在滲透不深入的情況,應該從數學教學課堂需求思考,為學生提供有效實現學習目標的先進教學技術。
【關鍵詞】微課技術 ?中職數學 ?教學反思
引言
基于中職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微課教學技術的應用對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結合中職數學課堂的特點,有效采用微課教學技術,不僅保證了數學教學質量,同時也切實地滿足了學生對于學習發展的要求,很好地緩解了傳統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緊張關系。因此,針對現階段教育的發展改革,微課教學技術的應用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基于這一點,對于微課教學技術的體現形式和利用方式進行有效的思考,促使其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提供堅實的支撐。
一、微課教學技術支持下的中職數學教學意義
1.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現在學生的思想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將微課技術很好地融入到數學課堂上,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了很明顯的提升。而在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和不斷增強的自信心支撐下,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壓抑感被充分緩解,對于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被良好使用的微課教學技術充分激發,從而促使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以更高效的質量呈現出來。而在微課教學開展下,教師還需要注意到對于微課的使用要把握一個適量的度,因為不乏出現這樣一個狀況,教師過于關注微課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優點,而忽視了其只是作為一個輔助教學工具。進而導致學生的目光不再停留在教材上,過度依賴于微課,傳統教學無法發揮自身作用。
2.增強課堂的靈活性
微課教學技術的良好使用有針對性地緩解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不懂變通,教師將數學知識有效地融入到微課當中,促使學生以更為靈活的方式接受抽象的數學學習。微課教學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呆板枯燥,學生對于更為靈活、直觀的課堂追求得到了滿足。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對于課堂的秩序要進行有效的掌控,因為學生在更為靈活的微課下,思維發散的程度就會有些不受控制。如果教師沒有很好地注意這個問題,那么學生之間就會沉浸在自己的話題,徹底忘記了微課開展的意義。
3.拓展教學素材
微課教學技術的使用能夠很好地彌補教師語言和素材的不足,在網絡上搜索其專業所用資源結合數學知識呈現出來。而在這樣的展示下,學生能夠很好地將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聯合思考,促使數學的實用性得到了充分的滿足,而學生未來在開展崗位工作過程中,具有充分的數學知識作為基礎,崗位的需求得到了切實的滿足,自己的才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搜索與其專業相匹配的教學資源時,需要明確當前崗位的現實需求,并且具有辨別真偽信息的能力。因為網絡上的信息資源來源不一,其中有利用價值的信息很多,垃圾資源也并不少,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別,那么為學生呈現的微課就是在誤導學生。
二、微課教學技術支持下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
1.提升教師微課技術水平
所謂微課的主要呈現形式是視頻,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教學重點內容糅合到教學視頻當中,其最為明顯的特點是比較簡短,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核心要點呈現出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教學反饋,教學評價都是單獨存在的,但是微課實現了將其有效的融合,以更為科學的體系呈現到學生面前。由此可見,微課的良好使用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之上的,而教師想要將數學課程內容科學充分地體現在微課里,就需要有意識地對微課教學技術展開針對性的提升。一般年紀較大的教師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使用更為得心應手,而在面對微課的使用缺乏一個正確的認識,接受速度比較慢,自然無法實現將其有效地體現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而年輕教師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明顯更高一籌,對于信息化技術具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并且會主動將微課教學技術引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但是年輕教師在充實微課內容過程中,由于教學經驗比較少,對于教學規劃和學生情況缺乏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導致微課所能發揮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中職教師應該針對自己的弱勢開展有效的針對性培訓,并結合培訓內容接受有效的評估工作,促使自身的培訓效果得到保障。老教師可以主要針對微課教學技術良好使用進行有效的學習,不斷完善微課運用能力,給學生營造一個得以充分提升的數學課堂。而年輕教師需要用更多的時間為自己積攢教學經驗,對于數學教學開展形式,年輕教師可以經常性地去請教老教師,從老教師的經驗中吸取營養,從而使得年輕教師的數學課堂在具有活力的同時,也能切實地保證教學效果。
2.正確認識微課教學和傳統教學
為了促使中職數學課堂得以高效地開展,合理規劃將微課以不同的形式運用在不同的時機,從而促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實現更為高效的理解。教師通過合理的知識輸出,并結合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微課教學技術,促使微課技術充分發揮其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傳統教學模式并非都是應試教育下的糟粕,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精華。傳統教學的板書能夠將核心重點明確點出,并在黑板上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認識時間,而微課則能夠讓學生將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抽象理論直觀地呈現。因此,教師開展教學時不應該過于依賴信息技術,語言表達和板書也具有很好的表達效果。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微課技術的教學優勢,將二者有效地結合。
例如,教師在教授一些抽象性的公式時,對于學生來說,理解的過程比較困難。教師需要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在黑板上為學生演示其誘導的過程,帶領學生一步步明確其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將其摘抄下來,并允許學生在上面驗算涂改。最后利用微課技術將本節課知識內容的抽象部分提煉出來,以動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完成了細化的知識學習,對于其核心重點也實現了良好掌握。
3.利用微課技術進行科學備課
教師在計劃數學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需要對知識內容展現的形式進行科學的規劃。這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的重點以及教學目標具有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礎之上,才能促使知識內容良好且全面地傳達出去。而微課教學技術的使用為教師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渠道。教師想要進行有效的備課和規劃教學需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了解,而想要學生自主全面預習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備課期間制作一個簡短的微課視頻,對數學內容進行難點提取,讓學生對于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提前認知,教師通過學生對簡易微課的觀后感,所產生的疑惑和想法進行充分的了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將學生的問題進行充分地整合,將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納入到課程開展計劃當中,在課程開展時將學生的問題深刻地進行剖析,促使學生的疑惑得以很好地解決。備課的環節是對課堂教學開展的提前預演,需要教師做出充分的準備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科學有效的數學課堂。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在備課環節對于微課的使用,利用其計劃出一個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活動。
例如,中職數學中涉及大量的運算,教師針對這部分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情況,以及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在課堂結束之后讓學生將下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地提前預習,將自己不清晰的位置標注出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地考慮,將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學重點在微課上進行充分展現。將重點知識以及學生的疑惑點進行有效的組合,制作一個相對簡短的微課視頻,將其上傳到教學平臺,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觀看,并觀看微課后將自己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發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疑問對教案進行進一步完善,并根據其制作課堂微課課程,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出充分的準備。
4.利用微課技術開展課堂導入
傳統數學課堂中教師想要將一些生活案例作為教學導入,將學生的狀態很好地過渡到數學教學中。但是問題在于傳統課堂的導入純粹依靠教師的語言表達,而學生一旦走神或者沒有清晰理解,那么教師的導入過程不僅沒有幫助學生對于知識進行基礎認知,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的狀態持續走失。而很多教師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沒有把握良好地開展數學導入情況下,會選擇直奔主題地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解,而這樣就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缺乏一個準備過程,進而影響學生接下來的知識學習。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利用微課教學技術的動態展示形式,將生活相關的例子很好地展示給學生,尋找與教育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放到微課視頻當中,而學生對于更為生動的實例展示形式會產生更強烈的同感,排斥感相對于純粹性語言描述具有很大的降低。而在觀看中與自身生活實際進行對比,對比的過程就自然會產生不同,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導入,帶領學生展開更為深入的探究,讓學生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認知基礎。
例如,教師在開展立體圖形教學時,可以通過將生活常見的立體圖形以微課技術生動地呈現出來,促使學生對其進行回憶,比如樓房的立體構造圖,柜子的立體構造圖等。教師在此基礎之上與學生進行探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你們仔細觀察過嗎?你們知道他們的角度分別是多少嗎?面和角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學生在相應的問題下會進行思考,這個過程教師已經做到悄無聲息地將學生帶入到數學課堂當中了。
結語
通過對中職數學教學開展的了解,在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采取微課教學技術,對于數學知識充分展示,學生實現高效學習具有很積極的影響。結合當前數學教學開展實際,微課教學技術的良好應用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從中職數學開展實際,對微課教學技術使用進行思考,以更為符合學生特點的形式呈現出來,為實現教學目標奠定基礎,滿足學生對于發展的要求,緩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點,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充分且有效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郝瓊. 微課教學技術支持下的中職數學教學反思[J]. 現代職業教育,2018 (35).
[2] 張占玲. 微課教學技術支持下的中職數學教學反思解析[J]. 現代職業教育,2018(06).
[3] 李曉玲. 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J]. 成才之路,2020(04).
[4] 潘宏鋼. 微課教學技術支持下的中職數學教學反思探析[J]. 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03).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火炬科學技術學校(火炬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