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儀
【內容摘要】伴隨新課標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非常重視。在此理念指引下,教師更加重視生態課堂的打造,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在此以新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開展該學科教學,以構建生態課堂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 生態課堂
伴隨新課標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初中數學教學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開展該學科教學時,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非常重視,由此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以往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顯然較為滯后,無法滿足新時期教學活動的需求。在此情況下,要求教師必須要著力提升該學科教學的效率,促使學生主體地位不斷提升,進而構建出初中數學課程的生態課堂。本文在此,對如何更加有效的構建生態課堂,以改善該學科的教學質量,更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研究。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就數學教學來說,其所運用的資源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教學的意義,促使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連。通過設置開放的課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習情況充分關注,基于此開展教學設計活動,進而對課本所包含的深層次內容進行挖掘,設置一些具有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數學問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等方面的核心素養。
比如在學習有理數乘方知識時,教師可以營造師生互動的生態教學環境,引入古代經典的“棋盤放糧”的故事,讓學生認真思考,如果答應國王所提出的要求,則應當準備多少麥子,進而為學生營造學習探究的平臺,讓其結合已有的計算結果,進行邏輯推理,探討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具有鮮活性和生態性,對于其生命個體的意義更大。在此過程中,要求教師營造出生態情境,不斷激發學生興趣,與學生日常生活進行貼近,以此實現其認知與情感過程的有機統一,激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解決學習中的生活問題,從而能夠對題目的理解體驗更深,理解更加清晰。再如在學習平方根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根據已有知識開平方和平方互逆,并且開平方之后,得到的結果是平方根,則三次方和四次方等,應當是什么呢?雖然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并非其授課的主要內容,但是不應當將其作為介質內容。此時,可以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與學習經驗,對問題進行邏輯推理,突破以往學習思維的限制,構建其知識體系,實現多次方的推理,讓學生能從一類知識自主地推理到另外一類知識點上去,既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又培養了學生主動思維,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在此情況下,學生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的邏輯結構,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進而也能有效構建其數學生態課堂。
二、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教學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非常重要的核心素養之一。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要師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有效的互動,進而實現共同發展。對于數學課堂來說,其本質在于活動,要構建生態課堂,需要為生生互動創造時間與空間,進而為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等奠定基礎,促使其思維相互碰撞實現知識的有機融合。所以,在構建生態課堂時,要求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互助學習與互動對話的情況,創造有利條件,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促使其實現個人數學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比如為了實現學生課堂學習數學知識深度與效度的提升,要求教師必須要把握有利的教學契機,對學生所要討論的數學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明確提出問題的價值,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對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素養進行培養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此過程中實現運算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問學生,負數為什么沒有平方根,具有平方根的數都有哪些特征?能不能發現,根據一個數,求其平方和針對一個數,求其平方根,這兩個問題的異同點有哪些。通過這種提問,學生會主動的找一些數據,作為例子對問題進行探究,通過學習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而思維也就跟上知識點的開拓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在此過程中,可以較好的對其數學運算能力進行培養。并且這種問題的提出,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意義非常重大,而且有助于學生探究和鉆研問題,也是基于原有認知前提,對相關知識進行主動構建,以此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與個人能力的發展,進而實現構建數學生態課堂,實現學生發展與核心素養提升的目標。再如,為激發學生數學運算的思維,鍛煉其運算的能力。教師可以再設限制有關立方根計算的問題,教師可以問學生通過對立方根的定義進行回顧,同時將其與平方根類比,對其相關內容進行探究,進而對其異同點進行比較,并對N次根的內容進行猜想,并列舉出實例進行說明。學生在回答老師這一問題時,通常習慣以2的n次方為例,比如會求8的立方根,16的四次方根,32的五次方根等。通過這種運算,可以得出立方根的規律,并且進一步提升了其數學運算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也深化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認識,實現了課堂學習的較好發展。
三、通過分層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抽象能力
數學抽象能力主要反映了學生在數學思維方面的成長。對于學生個體而言,其必然存在各種客觀差異,要想實現全體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步提升,顯然不符合實際,也不是生態課堂的構建目標。對于生態課堂來說,主要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個體差異得到滿足,進而實現針對性的教學,對于學生個體性更加重視。所以,在實際構建生態課堂時,要努力追求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最適合發展,著重針對學生在數學抽象能力方面的發展,制定針對性的策略。
比如以平方根知識學習為例,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的教學目標應當教會其基礎性知識與學習內容,也就是從平方入手,再逆向思維到平方根的知識點,要能讓學生實現平方與平方根的轉換,達到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對于多數中等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要以其個性化發展與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重點培養其數學抽象能力,形成數學思維,要求其能夠對平方根與平方運算的關系進行清晰的了解,同時要求此部分學生,針對任何非負數,都能夠求出其平方根,進而發展其逆向思維能力,實現抽象能力的提升。而針對其中,一小部分較為優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當對其提出更高的學習標準,增加其學習難度,進而激發其學習潛能,不僅要求其形成學習該部分知識所必備的數學抽象能力,而且要充分激發其潛能,確保其個人實現更好的發展,如請求出? ? ?的平方根,對于這道題目,學生的思維就要開闊些,不能糊里糊涂的看待,答案就等于? ? ,要能分清目前的數據是有 根號。這就要嫻熟掌握平方與平方根的相互轉換知識點了,因此,這里的思維能力就要提升些。就平方根知識來說,具體表現為,要能夠對平方根的概念進行探討,掌握其價值,實現逆向思維能力的大幅提升,最終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結語
總體來看,教師在實際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要構建生態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須要鼓勵學生有效的參與到該課程的學習中去。在教學時,要求教師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激勵,鼓勵其自主對數學知識體系進行構建,進而實現學以致用。通過構建生態課堂,促使課堂氛圍更加和諧,進而在個人情感中,將各種要素融入其中,以此更加有效的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葉曉冬. 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究——以“菱形及其性質”為例[J]. 考試周刊,2019(44):99.
[2] 管建峰. 聚焦核心素養,推動教學變革——淺析數字化環境下初中數學混合式教學課例研究[J]. 試題與研究,2019(14):43.
[3] 閻道海. 提升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路徑探析——以初中數學課程為視角展開[J]. 試題與研究,2019(12):86.
[4] 馬瑞芬. 滲透數學思想 提升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 考試周刊,2019(33):68+115.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竹料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