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
摘? 要: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并不在知識的傳授上面,他們更多地是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進而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數學學習基礎。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就是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培養的,因為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必要環節,學生學好數學這門學科所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一年級數學教師該如何去做呢?他們需要設計趣味性的課后作業,需要尋求家長的幫助,還需要提供適當的獎勵和懲罰。
關鍵詞:作業完成率;數學教學;一年級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升華,因而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小學生必須要養成認真做作業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夠發揮作業的作用,讓自己的學習之路更加順利。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一年級數學教師就需要針對課后作業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研究。在此過程中,一年級數學教師必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因為課后作業的完成者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必須要采取措施來提高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積極性。
一、設計趣味性的課后作業
為了讓學生有做作業的興趣,一年級數學教師首先需要在作業的設計上下功夫。此時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進而讓學生做作業的方式由靜態變為動態。也就是說,試卷和習題不再是構成課后作業的主要因素,教師必須要在其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因素,如游戲、實踐等。此時教師要注意的一點是,他們的課后作業內容必須要緊密聯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這樣的話,作業就會有價值,學生也會有做作業的動力。例如:《認識人民幣》這一節內容中需要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且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筆者的教學活動是圍繞這兩點展開的,課后作業中也會體現出這兩點。因而筆者為學生所設計的課后作業就是:回家之后找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如各種玩具、喜歡吃的水果等,并且向家長詢問它們的價值。為了讓學生從中收獲數學知識,筆者還需要學生將詢問的價格記錄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元、角和分的轉化。這遠比讓學生做題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因此會積極地投入其中。這樣的話,筆者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家長有效的督促和檢查
在學生做作業的過程中,他們很容易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影響完成作業的效率。但此時一年級數學教師并不能夠跟在學生身邊對他們進行督促,為此教師就需要尋求家長的幫助。教師首先需要利用網絡交流工具來將作業的內容以及希望達到的效果告訴家長,然后建議家長和學生一起去進行作業的完成。在此過程中,家長需要讓自己的督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且還要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檢查。例如:在進行了《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內容的課堂教學之后,筆者為學生所布置的課后作業為:向家長數出一百以內的數,并且向他們展示數的應用。這一課后作業需要家長的配合,為此筆者就會將作業告訴家長,并且提出自己對學生的要求,如必須要流利地從1數到100,必須要清楚地了解這些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因而家長在督促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學生有所要求,如當學生在數數字的時候出現卡殼的行為時,家長就需要讓學生重新去數,而不是判定他們的任務完成。在此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更加充足,家長就可以和學生進行比賽,自己也需要向學生數數字。
三、提供合適的獎勵和懲罰
俗話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為了對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進行培養,一年級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此時他們就可以讓學生融入到隱性的競爭氛圍中,并且用獎勵和懲罰來督促學生。前者是學生所喜歡的,后者則是學生所不喜歡的,為此一年級數學教師需要提前對學生的喜好進行調查。這樣的話,學生身上就有了壓力存在,他們想要得到獎勵,并且不希望得到懲罰。為此學生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作業。例如:筆者會在課前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了解學生所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東西,如他們喜歡老師親手做的東西,如小紅花,他們不喜歡去做題。此時筆者就可以將自己的獎勵定為小紅花,將自己的懲罰定為加倍的習題量。筆者會選擇各種各樣的作業檢查形式,并且及時將自己的獎勵和懲罰落實到位。這樣的話,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就會存在壓力,他們完成作業的效率也會有所提高。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養成認真完成課后作業的習慣,他們也因此在一年級這一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讓自己未來數學學習和發展的道路走得更加順利。
存在即為合理,小學數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對作業要嚴格要求”這一點,因為作業是學生鞏固和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此時一年級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在自己的教學中進行貫徹和落實,他們需要發揮作業的魅力和價值。為此一年級數學教師需要從培養學生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做起。在此過程中,一年級數學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各種情況,進而讓自己所研究出來的策略受到學生的積極歡迎。
參考文獻:
[1]李店學.例談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J].小學教學研究,2018(21):16-18.
[2]袁艷光.淺談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7(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