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霞
摘? 要: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是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條件。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以上方面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以及合作教學法,真正打造屬于學生的課堂,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潛能,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本文具體從具體教學實踐的角度進行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數學教師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學生的數學解題方面,并不注重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將學生打造成為一個個數學學習的機器。針對這種狀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轉變原有的授課方式,真正打造數學學生的課堂,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摸索和探究,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計算靈活性
計算教學相對枯燥無味。尤其是對于生性好動,而且注意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計算教學極易讓學生產生疲倦感。在傳統的計算教學中,部分教師運用練習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不注重計算教學的趣味性,導致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狀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真正將游戲的趣味性和計算知識進行融合,真正調動學生計算學習的興趣,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究計算問題,增強學生計算的靈活性。
例如,在講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創設學生熟知的游戲情境,提升學生的游戲參與度。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著力。第一點,創設游戲情境。教師創設如下的游戲情境:每位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蝌蚪,并在此基礎上,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第二點,講授游戲規則。教師制定如下的游戲規則:學生每答對一道題,代表自己的小蝌蚪增長一倍,假如中途答錯,則代表自己的小蝌蚪回復原先的大小。假如學生連續答對4道題,則代表自己的小蝌蚪可以長成青蛙。第三點,展示游戲情境。教師在此運用文字的形式,對學生的一段游戲場景進行簡要描述。小洛看到如下的題目:19+15=?他迅速地答道:“34!”教師詢問小洛:“你為什么可以在短時間內,答對這道題?”小洛說:“19+15=20-1+15=35-1=34!”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游戲過程中,獲得計算潛能的激發,增強學生計算的靈活性。
二、實踐教學法,降低學生學習的坡度
實踐教學法的優勢在于讓學生運用實踐的方式,演繹數學知識產生的整個過程,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構建實踐與數學知識的連接,真正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講授“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實踐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親子“折一折”“疊一疊”,從而更好地運用觀察、分析和判斷獲得的結論,構建數學知識與實踐內容的連接,真正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坡度,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在此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著力。第一點,講授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講授角的構成以及特點,并讓學生細心觀察。第二點,引導操作。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下問題:角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你能根據角的構成要素,制作一個角嗎?第三點,展示成果。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不僅可以制作角,而且還能具體說出角的構成,甚至有些學生運用量角器讀出角的度數。
三、合作教學法,增強學生知識掌握力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為每位學生安排固定的角色,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度。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設置具有競爭性的小組合作形式,讓各個小組內部,團結合作,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增強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
例如,在講授“克與千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物品,并鼓勵學生充當“小教師”,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合作成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針對性地進行打分,從而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集體榮譽感的作用下,獲得知識掌握能力的增強。在此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通信技術,在課下與學生進行溝通,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創設具有執行性的合作教學模式,教師不僅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還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真正地彼此配合,相互合作,促進學生知識的理解、運用,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能力,獲得良好的合作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本點,以學生的認知為發散點,并在此基礎上,創設具有趣味性的小學數學授課模式,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數學學習空間,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的完善,提升整體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于凱利.多元教學助力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作用分析[J].職業技術.2016(01).
[2]楊金龍.淺談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應用[J].學周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