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和碧
摘? 要: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科素養中的重要部分,具備良好的計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本文以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為研究重點,通過闡述注重口算、教學估算和加強筆算這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促進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計算;數學教師
良好的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科目的一項必備素質,擁有良好的計算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做題速度和做題質量,便于學生在考試中發揮理想水平,取得好成績。而小學計算能力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口算、估算和筆算,每個部分對學生整體計算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也要充分注重從這三個方面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
一、注重口算教學
口算又叫心算,指的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直接通過自己的大腦思考得出的計算結果。口算擁有計算速度快、實用性強的特點。教師口算教學工作開展可以分以下兩步走:第一,教育學生依據題目類型口算。口算雖然是一種快速的計算方法,但是使用范圍卻相當有限。面對一些非常基礎非常簡單的數學算式可以使用口算,但是一些復雜的四則運算就不建議使用口算。教師可以向學生作如下講解:“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一些非常簡單的數學算式,例如,10以內甚至100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等,可以用口算,不建議大家一直使用紙筆或計算器計算。”第二,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小學階段的學生動手能力強,經常通過實踐操作的方法得到題目答案。例如,在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學加法時,對“3+7=10”這個算式的理解就是“我有三個蘋果,然后媽媽又給了我七個蘋果,數一數一共有10個”,這種非常樸素且貼近實際生活的方式。在完成這道數學題目的過程中學生并不是完全口算,而是數數了。所以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幫助他們慢慢擺脫數數計算法。
二、數學估算的教學
估算也是數學計算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良好的估算能力會對學生最終的計算結果形成指導作用。但是數學估算并不能得到準確結果,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這一部分的關注。學生計算能力若想得到提升,具備良好的估算能力是必備條件。關于估算的教學工作,教師可以向學生做如下講解:“同學們,我們現在學習的估算是對一個數學算式最終結果的大致判斷。這種計算方式不能得到最準確的結果,但是會對我們的計算工作產生良好的輔助作用。例如,41×32的估算結果是1200,這個結果與這個算是最終結果1312是比較接近的。在實際計算過程中如果發現我們的計算結果與估算結果存在巨大差距,大家就要檢驗自己的計算過程是不是出了問題。估算的具體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四舍五入的原則。我們仍然以41×32為例,‘41的個位數小于5,故而舍棄。‘32的個位數也小于5,也要舍棄。所以這個算式就變成了40×30=1200。大家同時也要明白,在今后的做題中,很多數學題目要求的都是最精確的結果而不是一個估計值。所以一定要看清題干再做題。”教師在教學估算部分的內容時,通過向學生舉例子的方法加強了學生對估算的深刻認識,在教學工作完成后,教師也可以以課后作業的方式布置數學題目,并要求學生用估算的計算方法完成,并針對學生的計算問題進行指導或統一講解,這對強化學生的估算學習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強化筆算教學
新課程的教學綱領中,雖然簡化了筆算的計算難度和計算過程,但這并不意味著筆算的重要性大大降低。雖然在當下的教學中,計算器已經成了大多數學生進行計算的有力工具,但是計算器并不能完全取代筆算。筆算教學是數學計算能力教學的重點所在,在此部分的教學中,教師要投入大量的教學時間,適當放緩教學腳步,確保每一位學生的計算能力都能達標。我們以分數加法為例,在教學分數加法的過程中,關于筆算部分教師可以向學生作如下講解:“同學們,分數加法的類型主要有兩種——同分母和異分母。同分母的分數相加只需要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這種分數計算難度低,大家可以使用口算。而異分母分數相加首先需要分母通分變成同分母,然后把分子相加。比如,
這個異分母算式在計算時首先要通分,找出公因數分母10,變為變為,二者相加的結果就是了。這種類型的題目,大家一定要親自用筆算一算。而且一定要注意在分數相加的過程中不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預估最終結果。”教師在講解分數相加的過程中,結合具體案例向學生講解了具體的筆算方法,這有利于學生筆算能力的提升。當然,除了課堂講解外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加強筆算練習,通過練習工作提高筆算能力。
四、結束語
計算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而言非常重要,作為小學的數學教師也應當致力于從口算、估算和筆算這三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以此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不斷強化。
參考文獻:
[1]何永明.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有效策略[J]. 名師在線,2020(07):73-74.
[2]慕曉麗. 淺談如何將“粗心”和“馬虎”趕出小學數學課堂[J]. 教書育人,202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