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
摘? 要:小組合作是一種新穎的語文教學形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之間能夠相互考查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情況,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之間可以共同探究,相互學習先進的思考方式,進行思維碰撞;同時,學生還可以共同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在高年級階段,有效發揮小組合作的學系優勢,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文本主要從知識檢驗、思維碰撞、共同實踐等方面,來論述小組合作法在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方式。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年級;語文學習
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是《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新的語文學習模式。進入高年級后,小學生的交往能力明顯增強,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意識。在這一條件下,引導學生相互結組,共同進行語文學習,能夠改變灌輸式課堂中枯燥單調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活動起來,獲得學習的主動權,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因此,小組合作的實施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經。下面,筆者就具體談一談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方法。
一、相互檢驗,牢固知識基礎
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是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前提。在課堂中,由于學生人數眾多,教師很難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充分地了解和進行完善的指導。因而,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相互之間檢驗學習狀況,對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匯總,由教師統一解答,確保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有全面的掌握。
例如,在學習《白鷺》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考查對文本的學習狀況。學生首先可以對文本的基礎知識相互進行考查。比如,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檢驗對蓑毛、鏡匣、悠然、嗜好、清澄等詞語的默寫情況,將出現的錯誤及時進行改正。之后,學生可以相互提問“白鷺的形體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在檢驗完后,學生可以將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匯總,向教師請求解答。比如,可以對“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這一句子的藝術手法進行提問。教師可以給出解答。在這樣的合作學習中,學生一方面能夠借助他人了解自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能夠尋找出存在的疑惑,進行及時的學習,從而對基礎知識進行完善的學習。
二、共同探究,實現思維碰撞
進入高年級階段后,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差異,思維方式也具有各自的獨特性。在小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爭議性、靈活性的問題讓學生相互合作,進行探究。學生可以處于一種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學習氛圍中,將自己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并且能夠相互學習各自先進的思考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落花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學習,實現思維碰撞。課文主要論述的是花生的優點。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花生有什么優點?這些優點我們應該怎么樣去繼承呢?”學生閱讀“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等句子能夠體會到花生具有勤奮樸實、默默無聞的優點。一些學生可以認為只有像花生一樣腳踏實地,不圖虛名才能鍛煉出過硬的本領,取得成功。一些學生也會認為成功一方面需要有本領,另一方面也要抓住一定的機遇完美地表現自我。通過這樣的共同探究,學生能夠汲取多種答案,學習多種思考方式,豐富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思維的深度。
三、一同實踐,激發學習樂趣
在高年級階段,學生具備了一定生活經驗,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相互結組,共同進行社會實踐,將自己的所學知識發揮出來,在實踐中獲得更大的進步。在實踐中,學生可以相互協作、共同幫助,促進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學習《刷子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共同進行社會實踐,提高語文能力。課文講述的是技藝純熟的刷子李刷墻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像刷子李一樣的優秀勞動者進行報道。學生可以先結成實踐小組。之后制定采訪目標和采訪計劃。比如,可以選擇以社區的優秀志愿者為采訪目標。擔任組長的學生可以將組員劃分為采訪者、記錄者、設備提供者等。讓學生按照計劃有序地展開采訪。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共同探討解決困難的方法,促進采訪順利進行。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豐富性和生動性,借助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統籌規劃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檢驗學習狀況,鞏固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共同探究相關問題,相互學習先進的思考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共同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團結協作和統籌規劃能力,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小組合作能夠從基礎知識、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提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國梅,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及改進策略,《新課程(小學)》,2016年10期.
[2]鄢碧云,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分析,《考試周刊》,2016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