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萍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初始階段,能夠培養學生各項素質。小學生的年紀決定了對他們的教學不能太過深奧,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水平。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對簡單,知識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上都較為淺顯,但是這并不能表明小學數學教學是沒有意義的教學。小學是啟發學生數學意識,培養數學能力的階段,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圍繞著小學數學如何在信息化課堂背景下,有效地開展核心素養教學進行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課堂;小學數學;核心素養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掌握數學基本知識,而且還可以掌握實踐應用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生活。通過數學思維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小學生邏輯思維和綜合素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這些都是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表現。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利用各種豐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真正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
一、信息化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含義
2016年,我國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其指的是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發展需求和自身未來發展的必備能力,能夠在知識掌握、技能掌握、情感思維、關鍵態度等方面進行充分的展現。教育想要實現真正的核心素養作用離不開不同學科的幫助,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含義就是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利用數學思想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學生具有數學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掌握數學,把握對數學的各種理解和記憶,切實提高數學學習水平。核心素養的培養區別于傳統的數學教學,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在信息化課堂背景下的核心素養教學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增加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理解。
二、信息化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原則
在信息化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要秉持兩個原則:首先是重點培養原則。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數學思維養成和認真嚴謹的數學學習態度作為培養的重點,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數學學習形成正確的認知,建立數學知識體系,養成正確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擁有解題技巧和解題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當注意對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培養,不能重視解題技能而忽視數學思想,導致教學的本末倒置,對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產生不利影響。其次是要注意綜合性培養原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某一項技能的培養,也不是某一項素質的培養,而是把技能和素質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教學中對二者進行共同的培養,讓小學生不僅掌握知識,還要掌握技能,而且要具有極強的核心素養。
三、信息化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策略
信息化課堂背景下,教師應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信息化課堂背景不僅是指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輔助教學,還蘊含著新時代對教學的要求,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作為教學設計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更多的途徑。
(一)激發學習興趣,理解數學抽象
想要學好任意一門科目都需要興趣作為引導,只有懷著濃厚的興趣對探索產生欲望才能真正地將一門知識學透。數學學科較為抽象,如果學生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是無法對其進行真正掌握和理解的。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是教師經常面臨的教學難題,實際上很多學生想學好數學,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自由的學習探索,不再以壓抑的心情進行數學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需要后期進行引導。第一,利用數學自身的特點吸引學生[1]。數學是一門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理解的學科,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更豐富的輔助手段來進行理解,通過圖形來解釋一些抽象的數學定理。例如,在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的教學中,教師借助圖形的拆分和重組來證明這一數學理論。這一神奇的轉換可以激發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第二,利用多媒體呈現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教師要帶領學生把數學知識實踐應用到生活問題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理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理解數學學習的價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來,只有興趣才能幫助學生進行接下來更加深入的數學知識體系學習。
(二)豐富教學方法,增強邏輯推理
教師要豐富教學方法,積極利用信息化網絡資源,找尋共享平臺上優秀的教學經驗加以借鑒,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再設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直觀生動的輔助教學,利用圖片、聲音和視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比如藍墨云班課、微課等教學方式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2]。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微課提前了解百分數的相關含義和概念,自行收集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之間的相互轉化信息。對于學生產生的疑問,教師要利用答疑時間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思考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增強了邏輯推理能力,讓學生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挖掘出更多數學知識,對無法理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合生活實際,加強直觀想象
教師要注意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設計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首先,教師要做到在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出教學素材,讓學生把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教學有余數除法時,教師利用軟件游戲,要求學生為班級中的每個小組分餅干,要求平均分,每個小組的人數是4人,每組餅干數量各不相同,有14、17、21、30、34、26,學生經過計算發現每個小組平均分后會剩余餅干,通過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引出余數知識點,學生通過生活實例感受到熟悉的學習情境,加強直觀想象,對教學中教師的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數學從生活中提煉出來又作用于生活,這就是數學教學的目的。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離不開數學知識的學習,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產生更多影響的是數學思想。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較弱,數學中有大量抽象的數學思想不容易被小學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教授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如等量代換、多加減要減加、先考慮乘除再考慮加減等常見的數學思想,幫助學生養成數學意識,提高學生概括、歸納、比較、分析的綜合能力,真正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四)開發數學思維,提高運算能力
小學階段對小學生的思維開發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對小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能夠有效幫助其拓展思維,加深對知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分為很多種,數學教學中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使其學會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數學運算并檢驗答案的正確與否[3]。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開發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邏輯思維能力。此種能力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學習中對學習進行總結和歸納,保證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路清晰,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明確分類。第二,抽象思維能力。數學理論知識多是抽象的,如果不對學生進行此項能力的訓練,學生將難以對數學產生深刻的認知,不能進行更加深入的數學學習,因為只有掌握了這項能力,才能在數學學習中擁有更多的優勢。第三,數學模式思維能力。這項能力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舉一反三,通過一項知識的學習,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擴大學習的覆蓋面。以上這幾種思維能力都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培養學生的上述能力。
(五)培養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創新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一個人在現代化社會中必備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使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途徑,進而幫助學生養成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問題的習慣。例如,在教學數字運算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呈現生活中的實際,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案例設計,如向學生展示體育館的相關照片和視頻,向學生闡述要在體育館內進行籃球比賽,需要多少個座位可以讓學生觀摩比賽。這時,一些學生就會向教師提出“體育館里座位有幾排幾列”等問題。這些問題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已經開始思維拓展,能夠從更多角度思考問題,并在思考中激發出更多的答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激發了創新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了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養成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秉持綜合性原則和重點性原則,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其理解數學學習中的抽象思維;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增強邏輯推理能力;教學結合生活實際,增加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加強直觀想象能力;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核心素養的水平,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源.探索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25):83.
[2]盤國強.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96.
[3]王瑞青.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