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欽
【摘要】對于現階段的大學英語課堂來講,其最為關鍵的教學目的在于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從研究中看來,近些年來在大學英語課堂之中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在大學英語中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性,這也對許許多多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 自主學習能力? 對分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26-02
一、現階段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問題
對于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來講,大學英語是其必選公共基礎課之一,大學英語這門科目重點目的在于能夠不斷提高每一位大學生利用英語組織語音以及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現階段大學英語課堂多以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說學生聽、教師翻譯學生讀寫,這樣的英語教學效果顯然早已不能夠滿足思維活躍的大學生群體,畢竟大學英語在提高大學生英語素質之中的目標是十分關鍵的,顯然,現如今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英語素質的提升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同時由于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同樣對于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效果,學生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往往不能夠有效鍛煉自己的英語組織能力,這一點與英語這門科目的語言教學初衷來講早已出現背道而馳的局面,更遑論如何在其中提升學生英語的學習自主性與參與性,往往在實際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與學生的學習質量問題越來越得以暴露。
二、大學英語課堂應用對分課堂模式探討
(一)教師進行課堂講授
這一點與傳統英語教學課堂十分相似,在課堂講授環節中,教師在其中的重要性作用十分關鍵,但是又與傳統課堂滔滔不絕的無用功過多現狀來講,又有幾許不同,比如在傳統教學課堂之中,教師主要對教材課文進行充分解讀與分析,使學生在教材內容之中將其中的詞匯、語法、句型、例句進行學習,比如在詞匯學習中,教師往往會將其中的重點詞匯進行劃分,使學生將其大意、用法進行掌握,結合語法與句型,試著模仿教材內容來進行造句,由教師來評價所造的句子標準程度如何,最后讓學生對于一些相關的例文試著進行翻譯與思考,再以此不斷深化學生的知識點掌握,試圖在作業之中使學生們能夠根據所掌握的詞匯、語法來寫出一篇范文,由教師來進行總結與考核,這就是傳統大學英語課堂的主要教學模式策略所在。而在對分課堂中,教師要先將對分課堂的理念與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講解,再將其教材內容其中一單元的詞匯與范文結構對學生進行講解,由學生在一周內進行充分掌握,再下一周的時候,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的前一半時間開展小組討論,教師在剩下一半時間里講解相關內容的語法結構以及相關難點等,學生在此結束后的一周內充分掌握其中的內容,不同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在一節一節課中進行靈活滲透與掌握,在其中既解放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又充分提高了學生在其中的學習自主性。
(二)學生進行理解吸收
剛才我們也說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先對學生充分講解其中重點內容,并進行充分解析與闡述,而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來進行獨立學習,不斷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加深教師所講解的內容理解,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去自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同時也能夠在課堂之中的例題練習有著較為良好的表現。居于此,學生可以根據對分課堂對于學生的要求,以三個出發點開始學習,第一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將所學習到的重點體驗與感悟最深的內容進行總結,第二點,要在一些難點翻譯以及重點用法上總結出自己的理解與思考,第三點,要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學會去求助他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充分在其中提高自己的獨立學習能力與思考辯解能力。
(三)學生進行互動討論
在互動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在其中起到輔助作用,課堂主體還是要交給學生,由學生在其中分為若干個小組,在對分課堂中,學生們首先必須要在全程中利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包括日常中的交流,將整個討論分為三個環節,在第一個環節中,要求學生們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將每個人所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分享,在第二個環節中,可以讓不同小組打亂其小組成員來進行充分分組,再繼續進行交換觀點討論,教師在其中只需要注意學生們是否在全程中用英語進行交流,而在第三個環節中,教師要從這些學生中抽選部分學生來對一些問題進行解答,以確保學生在其中的學習成果與英語應用狀況。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極大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質量,其應用優勢與傳統課堂來講是非常顯著的,但是也會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結構與學生所討論的問題提出更高的要求所在,對此,廣大大學師生仍舊需要不斷在其中進行更多的實踐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魏丹丹,梁雪,李君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與方法——評《對分課堂之大學英語》[J].教育發展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