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摘要: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鍛煉學生對藝術的理解程度,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無論是對藝術的理解,還是審美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學生理解畫家的心境。若想理解畫家的心境,首先要對畫家的生平、繪畫特點、創作背景、作品種類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種類的思維導圖,對相關藝術家進行講解。本文便對如何運用思維導圖講述藝術家,提升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能力展開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美術;藝術家
美術是提高學生藝術創造力,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學科。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單純,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絕佳時期。同樣由于學生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思維導圖講述藝術家。對此,我根據自身經驗,對如何利用思維導圖講述相關藝術家,提出以下幾種方案,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參考。
一、運用樹狀圖,講述人物生平
若想培養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相關藝術家有所了解。同時教師還要意識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相應的思維導圖進行描述。在八種思維導圖中,樹狀圖經常被用來直觀地表現相關人物的生平,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樹狀圖,講述人物生平,使學生對相關藝術家有一個大致了解。
以荷蘭畫家梵高為例,教師可以依靠樹狀圖,首先講述梵高出生于19世紀中期,并以此為節點,畫出相應分支,講述梵高的童年經歷。通過樹狀圖講述梵高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油畫,并以此為主干,進行相應分支,講述梵高早期的繪畫風格;之后再延伸樹狀圖,教師講述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學習了透視學與解剖學,同期在1883年開始嘗試繪畫油畫作品;之后,教師可以借助樹狀圖繼續向下延伸,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結識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并接觸了日本浮世繪的繪畫風格。自此,梵高繪畫風格開始改變,同時在講述相關年份時,可以畫出分支,講述梵高在這一年份,擁有什么作品,同時在思維導圖還可以結合梵高生平,使學生了解其傳奇的一生。
二、運用氣泡圖,講述繪畫特點
教師還應意識到,藝術的理解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都要建立在欣賞者理解相應作品繪畫特點的基礎上,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相關藝術家的繪畫特點進行講解。在八種思維導圖中,氣泡圖能夠有效地總結相關特征,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相關繪畫特點,使學生領悟藝術內涵,增強對藝術的理解能力。以中國畫家齊白石的相關作品為例,教師可以畫出粗略氣泡圖,講述齊白石先生的繪畫作品風格特點以人文畫為根基,擅長花鳥,用筆雄渾,用墨酣暢淋漓,色彩艷麗潑辣,造型方面不拘一格,喜歡將花鳥魚蟲共同存于一圖。教師還可以講述齊白石先生推崇的作家,如徐渭、朱耷等,為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齊白石先生的作品特點,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尋其相應作品,借助相關作品,繪制出氣泡圖,并對其作品中的特點意義講述填在相應氣泡中,使學生直觀地了解齊白石的繪畫特點。
三、運用括號圖,進行知識拓展
若只是單純地講解藝術家的藝術造化,難免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括號圖的作用是將整體逐漸細化,在進行知識拓展時,通過括號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相關藝術家在其他領域的研究成果,對藝術家產生敬佩之情,使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以文藝復興后三杰之一的達芬奇為例,教師在進行相關講述時,可以引用愛因斯坦說過的話:“同學們,愛因斯坦曾說若是達芬奇的相關理論全部發表,科技會推進五十年。”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利用多媒體畫出括號圖,并告訴學生:“大家知曉達芬奇的名作是《蒙娜麗莎》,大多數人只知道他是畫家,很少人知曉,他還涉及音樂、建筑學、醫學、地理、物理、天文等各個領域。”隨后,教師可以將這些學科用相應的括號圖描繪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科技,對達芬奇在相應領域的研究進行詳細講解,比如在生物醫學領域,他開創了局部解剖圖,也是第一個畫出宮中胎兒的人;在軍事領域將無段自動變速箱繪制成圖;在機械領域發明了照相機;在天文方面,他是第一個否定地心說的人,同時認為月亮本身不發光;在地理學領域,他發現了地殼運動,計算出了地球直徑。通過相應的括號思維導圖,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達芬奇,同時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學生會有所疑惑,比如,達芬奇為什么不將理論發表,教師可以就中世紀的歐洲歷史進行講述,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應人物。
四、結合雙氣泡圖,歸納相關作品
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多變,但往往本質與內涵不變。而美術的教學正是為了提升學生對藝術作品風格的歸納學習,從其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而若想將諸多作品統一進行相關特征及風格的歸納,可以適當選擇雙氣泡思維導圖,對相關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講述。
以中國作家林風眠為例,林風眠先生的畫,以水墨畫見長,林風眠早期的水墨畫多靈動、飄逸,后轉變為沉靜、孤寂的風格特點,而在50歲之后,風格相對明麗歡快。同時最大的不同便是在用墨的同時注重相關色彩的變化,這些都是林風眠先生繪畫風格的不同點,而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以平遠式構圖,在光滑而不失銳利的線條中求變化,凸顯文靜優雅之美。為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所說的內容,教師可以選取林風眠先生不同時期的畫作進行比對,同時用雙氣泡圖歸納其中的異同點,并對相應的風格進行講解,以便學生能夠理解,通過這種思維導圖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相關藝術家的作品風格以及繪畫特點,提升學生對繪畫風格的理解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作品歸納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不同的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全面了解藝術家。這首先需要教師借助樹狀圖,結合藝術家的不同時期,講述其人物生平,活躍課堂氣氛;其次需要教師運用氣泡圖,歸納總結藝術家的繪畫特點,幫助學生理解繪畫技巧;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括號圖,對藝術家的其他特長進行相應講解,對藝術家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可以利用雙氣泡圖,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相應歸納,便于學生了解不同作品之間的異同點,為日后能力的提升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子康.白石使命:家國與時代[N].中國文化報,2019.
[2]王簃軒.文化復興的美妙和音[N].美術報,2019.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