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晶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注重節奏訓練,對優化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樹立正確的音樂學習價值觀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節奏訓練方式作為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需要小學音樂教師繼續在現代教育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借助科學的節奏訓練方法讓學生學會認識、感悟節奏。下面,作者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文中涉及的教學實例請參照人教版小學音樂材料。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關鍵價值;教學思路
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主要是圍繞學生的“樂感”培養。何為樂感?具體來說就是學生能夠認知歌曲的基本節奏,有節奏感,可以體會歌曲中或悲傷、或寧靜、或豪邁的感情,并可以通過演唱表達出這種感情。綜上分析,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的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其次是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最后是鍛煉學生的節奏表達能力。
一、注重節奏體驗,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一)節奏對學生節奏感培養的重要性
音樂節奏是體現音樂情感的最直接方式,也是聽者對音樂作品的第一印象。節奏歡快、活潑的音樂能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節奏緩慢、輕柔的音樂能給人安靜、淡然的生活體驗;節奏激昂、有力的音樂能讓人身心振奮。總之,體驗節奏是學生學習音樂的第一步,也是體驗式教學的開端。傳統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對音樂節奏教學也比較重視,但應用的教學方法卻比較單一,主要是用手打節拍,這種方式比較枯燥,而且每個人的節奏感知能力和方式不同,打節拍的方式、節奏也會不同,所以現階段的音樂節奏體驗教學方法需要更加有趣、實用。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1.有趣的教學方法。
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節奏。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鳳陽花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打鼓人的動作記憶和感受音樂節奏,還可以用鉛筆敲課桌模仿打鼓的動作記憶和感受音樂節奏。總之,讓節奏記憶方式與音樂內容相結合,遠比拍手記節奏的效果好得多。
2.實用的教學方法。
為了增強學生的節奏體驗能力,教師要選擇相對簡單、實用、易操作的節奏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鈴兒響叮當》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演示用筷子敲擊盛著不同水量的杯子,讓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演奏一下《鈴兒響叮當》的基本節奏,這種方式比較新奇,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敲擊水杯演奏《鈴兒響叮當》的節奏,從而在簡單、易學的操作中學習音樂節奏。
二、注重情感體驗,提升音樂欣賞能力
(一)情感體驗對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性
情感體驗要比節奏體驗更加深入,不僅要通過節奏認識音樂作品的情感基調,還要通過閱讀歌詞感受詞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說,情感體驗包括節奏認知和歌詞理解兩大部分。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也注重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但往往會忽略歌詞理解這個環節。現代小學音樂的情感體驗教學要注重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科學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節奏,欣賞音樂歌詞,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其音樂欣賞和感悟能力。
(二)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主要有兩個步驟:首先,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節奏,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基調;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豐收之歌》時,這首歌的節奏輕松、活潑,展現了豐收時節農民的喜悅之情,教師可設置“農民慶豐年”情境,讓學生想象農民伯伯收莊稼時的快樂笑臉,在此情景中感受農民的幸福之情。其次,教師采用朗讀教學法,讓學生跟隨音樂節奏朗讀歌詞,從歌詞中感受詞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繼而增強情感體驗。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時,歌詞“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展現出一派和諧、幸福、快樂的景象;“我問你親愛的伙伴,是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直接表達出作者的觀點——感謝那些為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富強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英雄,配合歡快的音樂節奏,學生在朗讀中就能很好地感受到歌曲中滿滿的正能量。
三、注重唱演結合,鍛煉學生的節奏表達能力
(一)唱演結合對學生音樂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唱演結合即唱歌和表演一起,傳統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雖然也讓學生唱歌,但是學生常常是木木地站著唱歌,臉上沒有表情,更沒有肢體動作,偶爾晃動一下身子也顯得非常緊張,從而影響了整體音樂的表達效果。現代小學音樂教學采取唱演結合的方式,即更加注重學生的表演能力,通過表演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進行音樂的情感體驗。
(二)如何開展生動活潑的音樂唱演活動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采蘑菇的小姑娘》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法,將學生每4人分成一組,組內合作演繹《采蘑菇的小姑娘》,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分聲部、分歌詞演唱,并且在演唱過程中配合肢體動作,比如在唱到“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時,學生要做出在樹林和山崗間輕快步行的樣子,一方面展現出采蘑菇的小姑娘快樂、輕松、開心的心情,一方面通過唱演方式表達音樂節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節奏訓練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小學音樂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明確節奏訓練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節奏感、音樂欣賞能力和節奏表達能力,讓他們形成加強的“樂感”。以上的分析論證雖然只是我的個人建議,但是仍然希望能夠為各位小學音樂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幫助。
參考文獻:
[1]袁芳, 王卓. 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J]. 音樂時空,2018(23).
[2]吳浩. 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J]. 神州(上旬刊), 2017(35).
[3]郭冰潔. 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方法探析[J]. 黃河之聲,2018(7).
[4]謝麗.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方法管窺[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6(8).
[5]劉靜華. 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節奏訓練[J]. 北方音樂,2017(11).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