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寶榮
【摘要】社會不斷改革,我國教育制度也逐漸趨于完善,當前很多教師也十分重視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復雜的科目,初中生還處于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讓學生能更好處理各種難題,如此也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標。基于此,接下來本文從三個方面:即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現狀、意義與對策進行分析,以期能為其他教師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121-01
邏輯思維能力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備的一種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指的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并應用邏輯思維解決數學問題,這個過程中也涉及到論證、思考以及推理等問題的融合,因而可以說邏輯思維能力也是綜合能力中的一種[1]。數學學科本身具有嚴謹的邏輯體系,無論公式的推理證明或者是推導都要求學生具有縝密的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便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現狀
近年來大部分教師都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但是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2]。如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追求新穎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片面追求教學知識的全面性,不重視教學重難點問題;也有的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就某一個問題持續糾結,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實際上,數學學科的教學主要體現出的是邏輯思維能力極強的能力,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系統以及嚴謹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根據相關的調查可知,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目前初中生的學習情況,不斷總結與反思,適當的發現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數學學科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大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力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訓練自身的邏輯思維,進一步提升其綜合能力。從實際的學習可知,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之后將其應用于課堂實踐中,這也會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生活起到積極的影響,甚至有利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應著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當作教學的又一主要目標。結合各方面的情況可知,教師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需要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時主動探索并找到有效培養途徑。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
1.利用辯論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顧名思義,辯論式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類似于辯論的方式于師生間開展激烈的討論,讓其形成思想的碰撞與交流,以此互相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辯論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無論是對教師教學還是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強師生間的交流[3];培養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合作意識,讓每個學生都學會為小組做貢獻。比如說在學習四邊形的內容時,筆者引導同學們分類并歸納幾種四邊形,如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等,這個過程中學生按照自己對圖形的理解進行分類,如此也能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促進學生形成創新能力的作用。教師在學生完成分類后引導學生開展了小組討論,讓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吸取他人的經驗教訓,互相補充。這樣的模式學生也能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想碰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自主探索訓練學生探索邏輯思維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學生聽懂了但是一到做題就不會的問題,這實際上就是學生還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只會按照教材上的例題生搬硬套,甚至是完全不會轉化,一旦換一個說法就失去了理智甚至是不懂得辨別。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在解決問題時先給學生講解此類題目的解題思路,之后讓學生自主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若學生探索之后不懂則可以適當給學生提示,如此也能達到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作用。
實際上,初中數學學科的知識點仍然是以基礎知識為主,教材上主要是數學定律,直到章節后面才是這些定律的應用,且學習難度也不斷加大,也逐漸應用于解決一些綜合性的問題,比如說不等式方程的論證與運算。比如說以反比例函數這部分內容為例,很多時候都是要求我們利用x、y軸畫出兩條數軸并求出直線的方程。這時就需要我們先判斷出k的值,雙曲線所在象限,之后又需要應用k的絕對值求出相關的面積等。實際上,此類題目看起來是比較混亂的,但是學生在此類題型中也能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3.以問題為基礎強化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但是也要意識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因此教師應重視日常思維訓練,如此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能力[4]。比如說以學習三角形這部分內容為例,在學習探究三角形穩定性這一知識點時筆者給同學們拋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假若工作人員在建房子時沒有安裝窗戶框,通常都會斜釘一根木條,這么做是為什么?”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穩定性,之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也能更好的掌握與學習抽象的概念。此外,筆者還組織同學們開展了一次動手活動,在四邊形的一個木架上釘上一根木條,之后將其一對頂點有效連接,如此學生也能意識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讓復雜抽象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具體,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教師要從多角度著手給學生更多的引導與支持,并于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其更好的解決與分析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純兵.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法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5(9):28.
[2]王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J]. 中華少年, 2016(27):156-157.
[3]宋秀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 2016(26).
[4]劉萍.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