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韶霞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交互式觸摸一體機作為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數形結合、音像兼備,具有極強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為課堂教學創設了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互動的平臺。下面就結合我區交互式觸摸一體機教學技能大賽中我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一課,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互聯網+”并借助交互式觸摸一體機,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互聯網+”;交互式觸摸一體機
1 優化課堂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動巧妙的教學情境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而應用網絡資源和交互式一體機進行情境導入,既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當然,數學課的情境導入,一定要設計與本節課內容密切相關的數學情境,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順利過渡到新課的教學中。
2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效突破重點難點
人的思維形成是形象思維在前,抽象思維在后,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一些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盡量用圖片、實物等,讓學生借助直觀形象去獲取抽象的數學知識。把抽象的搭配組合問題以具體的生活情境展示出來,變成了學生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搭配衣服、搭配營養早餐、旅游中的路線問題和親朋好友見面時的握手、開密碼箱時選擇密碼的問題,以及根據數字卡片任意組合三位數的問題等,實現了變抽象為具體,使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的層面。也正是這些形象化的生活畫面,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如在教學《搭配中的學問》這一課時,首先,我用一體機展示第一個教學情境一《搭配衣服》:馬戲團的小丑要表演,他要選一頂帽子和一條褲子,應該怎樣搭配?出示兩頂帽子和三條褲子的圖片,老師順手給上面的褲、帽進行編號,隨機指名讓學生搶答誰和誰搭配。此時,學生的這種思維是無序的,很容易出現重復和遺漏。接下來我又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動手擺一擺,畫一畫,連一連,合作完成后,又將剛才學生的動手操作情況用觸摸一體機展示在全體同學面前,這時,學生的思路已經完全清晰了。接著,我給同學們展示第二個數學情境一《營養配餐》和第三個數學情境一《路線問題》,都是通過一體機把具體的實物以動態的方式展現給學生。
這樣教學,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更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的數學概念,從而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進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3 促進師生相互交流,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互聯網+”資源,借助交互式觸摸一體機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內容圖、文、聲并茂,動感逼真。形象直觀的展現,更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同時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師生互動、生機互動、生生互動彰顯得淋漓盡致,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搭配中的學問》一課時,在第一個情境教學中的動手操作活動中,通過讓學生在合作小組內擺一擺、畫一畫、連一連,有效地促進了合作小組同學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有效實現了合作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勢互補。尤其在進行鞏固練習時,涉及了一道關于合理選擇密碼開密碼鎖的問題。因為密碼的可能性比較多,有12種,針對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同學還有困惑的實際情況,我請了3位同學上臺,在一體機上連線,用3種不同顏色的直線表示不同的密碼搭配方式,一下子便幫同學們理清了思路,完成了有序解鎖的問題,也讓一頭霧水的同學豁然開朗。
這樣,利用交互式觸摸一體機直接、靈活的展現,促進了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優化了教學過程,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 優化課堂訓練形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展智力的活動,同時也是檢測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的有效手段。利用觸摸一體機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如選擇、填充、拼圖等形式,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有效增強了課堂練習的趣味性,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練習題型單
一、枯燥的問題。
如我在教學完《搭配中的學問》后,設計了這樣一些題目:“智慧列車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有趣的題目要考考大家,同學們有信心嗎?”通過觸摸一體機出示了搭配衣服的問題、配早餐的問題、開密碼鎖的問題等。通過這些課堂練習,變原來枯燥的練習為輕松愉快的過關游戲,學生不僅在活動中鞏固了有序搭配的問題,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練習效果,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合我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一課,我反思頗深: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借助交互式觸摸一體機,可以做到數形結合、音形兼備,為教師和學生有效互動搭建了有利的交流平臺,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掌握。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具體、形象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既使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學得輕松愉快,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又要注意服務于學習目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只有合理地使用交互式一體機,教師“教”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加強,學生“學”的主體地位也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運用“互聯網+”資源,借助交互式觸摸一體機,定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提出了智能化發展方向,這無疑成為社會大眾及教育部門關注的熱點之一。本文以“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智能化教學創新途徑研究為中心,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目的在于通過研究,推動小學數學朝智能化方向發展,提高學生數學成績,推動教學改革,實現教育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il.中國電化教育,2016(08).
[2]高小平.網絡信息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