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娟
摘要:融合是當前我國教育的一個基本趨勢。以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來說,融合學習的要點在于積極開展不同的語文學習研究,使教學活動之中不同的知識領域之間能夠彼此交融,讓學生在這種融合學習的環境之中實現知識的“可遷移”,以此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目前,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融合學習進行了廣泛的嘗試以及探索,思考該如何走出“割裂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性與融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融合學習;實踐
一、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創造多學科融合的條件
小學語文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勢必會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環境的拓展,使學習環境更加廣闊、豐富,同時也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更加富有生命力,有足夠的空間供廣大師生探索。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的應用,能夠創造一種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之中,各個學科才能有效融合。以人教版教材《梅蘭芳蓄須》一文的教學工作為例:
通過互聯網搜集與課文有關的相關資料,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之上,結合搜集的資料準備一個時長約10分鐘的微課。課前,語文教師可以和信息教師一同參閱課文,并導入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鏈接,并不強求學習順序、學習過程,只要求學生理解學習內容。通過這樣一個融合學習環節的設置,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以及喜好來選擇鏈接資料進行學生,并提升學生融合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只要將學習任務下發,指導學生瀏覽資料包即可,然后將課堂所剩的時間以及空間均交給學生,從旁引導指點便可。
此外,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還可以進行適度的拓展,通過搜集更多的學習資料,加深科目間的融合程度,譬如:搜集梅蘭芳生平資料;賞析大師名曲;簡要介紹我國京劇名角及其代表作等。考慮到課時有限,上述拓展內容沒必要全部選用,只需結合實情,選擇其中一兩個展開就可。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工作,語文以及信息學科之間產生了緊密的聯系。通過上文的學習,學生對于課本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對于梅蘭芳大師的認識也更加生動而立體。學生能夠通過信息資源深人挖掘課文內容,感受大師的愛國情操。在微課展示的環節,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能夠產生更為豐富的聯想,使學生對于古典文化產生良好的興趣。這一實踐也證實,我們日常所教給學生的很多東西,實際上是能夠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以及研究來發現的,這是學生思維由抽象逐漸邁向具體的一個過程,學生能夠自發性的關注具有一定規律性的事物。換言之,語文與信息學科的融合,能夠調動學生主體性,使學生自悟自得。
二、通過項目化學習活動深化跨學科融合
通過對于課堂實踐,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對于融合學習有了也一個大致的認識。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需要對語文課程拓展的思路予以適當的調整,將它從過往那種僅關注知識、技巧的學習逐漸轉變為關注概念以及策略的學習,使學生的認知水平突破讀書、識字、記誦的限制,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課外跨學科融合學習之中,教師應當廣泛開展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之間的項目化學習活動。關于這一點難以通過列舉實例來分析,需要教師結合實情,經過細致的思考,謹慎的設計之后才能實現。當然,雖然實例無法詳細闡明,但是項目化學習的目標卻是十分清晰的。通過項目化學習,我們要實現不同學科在知識、技巧、方法、情感方面的實現,而這其中又主要以知識點傳授的融合至關重要。
三、妙用讀寫資源實現科目內融合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之中,我們通常慣于將寫作知識生搬硬套的向學生進行灌輸。通過這一方式,學生雖然能夠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但是其“寫作能力”卻無法得以挖掘。寫作技巧,主要是用以應對習作的需要,而“寫作能力”則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這兩者之間看似相近,實則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我們過于強調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而忽視了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挖掘,那么無疑是舍本逐末,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完全背離。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并未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進行剖析,學生也未清晰的認識到寫作技巧、文字運用、情感表達之間的聯系以及重要性。針對于這一問題,筆者嘗試進行閱讀、習作的融合學習。通過閱讀教學滲透習作,首先讓學生對于文本的文字產生一種真切的感受,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然后展開寫作訓練,唯有讀得好,才能寫得開,這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讀寫結合”,但其具體實施可能更具靈活性以及有效性。筆者曾在教學實踐之中嘗試進行“閱讀與習作的融合學習設計”,未能并未采用科學化標準對其實施效果進行精準的評估,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班內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水平均提升明顯,最為可喜的是不少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幅提升,表現出對于文字的親近以及熱愛。對于這份熱情,我相信在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之中,也會受益無窮。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融合學習是一項內涵十分豐富的工程,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進行積極的探索實踐,總結經驗,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推動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02):57-58.
[2]袁近.彰顯語文魅力,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魅力中國,2019(45):236.
[3]邱志清.信息技術環境下廣府文化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相融合的教學模式研究[J].人文之友,2019(10):278-279.
[4]林瑩.網絡時代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J].語文課內外,2020(0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