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社會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對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一直以來都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而創造性思維則是一種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思維能力。中學物理本身就是一門注重學生個性化探究的自然學科,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思維方式,最終實現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如何在中學物理教育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逐漸成為現代中學物理教師的核心教研課題。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育;創造性思維;教學探究
一、 引言
新課程改革對中學物理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點,同時也要實現學生自身物理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在眾多的基本素養當中,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對學生最為重要的一種素養。無論是在學習還是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創新性都是決定人才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參考。物理作為一門與學生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學科,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整體提升。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的,首先就要求教師能夠清晰認識到傳統中學物理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 傳統物理教學中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成長的弊端
(一)教師對課堂進程的控制程度過高
雖然很多教師已經明確認識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價值,但卻很少有教師將這種認識貫徹到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很多教師出于對學生學習進度的考慮,往往會完全控制課堂教學節奏,無論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時長還是教師的教學時長都是由教師自身來嚴格控制的。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師的教學進度,但卻無法滿足現代學生對中學物理課堂的實際需求。這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案大多是基于以往的教學經驗來制定的,這就很容易導致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無法給學生帶來更加優質的課堂學習體驗。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吸收物理知識點,無法基于個性化的思想方式來對這些知識點展開深層次的探究。這不僅會影響到中學生物理水平的提升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的發展空間。學生在強制性的教學模式下進行學習,更加無法實現自身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成長。
(二)學生的基礎認知相對較為薄弱
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并不意味著讓學生胡思亂想。只有基于正確的物理學概念開展創新聯想,才能在完善學生自身物理思維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構建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部分中學物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例如習題的解答與物理公式的套用等內容,反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即使是重視概念教學的教師,有很多也是采用“題海戰術”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種教學方式本質上是有一些舍本逐末的,表面上看很多學生都能熟練地套用公式來完成解題任務,實際上一直有部分學生對物理概念存在混淆的認知。這些學生在遇到一些性質較為復雜的物理習題時,并不能另辟蹊徑地采取創造性思維來解答問題,這也是傳統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的不足之處之一。
(三)學生自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影響到學生自身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學生自身情緒的影響。中學生已經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一方面來說,他們很少會主動變換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嘗試去發展自身的綜合能力。這就導致教師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時,會發現很多學生仍然在沿用教師提出的方式進行思考。另一方面,中學生本身就處于情感與身體素質高速發展的青春期,他們在受到同齡人乃至長輩方面的嘲笑與批評時,往往會產生更加嚴重的畏懼心理。這種心理讓中學生羞于且怯于提出新的想法與建議,最終導致學生習慣性的“人云亦云”,不僅不會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思維,甚至會無條件的模仿他人的學習方式。再加上很多學生自身學習積極性就較為不足的原因,最終導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 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原則
(一)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原則
在明確認識到了傳統中學物理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后,教師就要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確認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原則。而在眾多的原則當中,最應該得到教師注意的就是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原則。新課程改革本身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只有顯著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發展。教師不斷完善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形式,從而保障學生的課堂主體性。
(二)符合學生心理的趣味性原則
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本身就要求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更加強烈的趣味性,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將精力投入到對物理知識點的研究與創新當中。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體驗。只有給學生帶來充分的正面回饋,才能打消學生在以往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畏懼心理,進而引導學生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中實現自身創新性思維能力的穩定增長。
四、 中學物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教學觀念塑造良好教學氛圍
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教師開展高效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教師必須為學生帶來一個更加優質的物理學習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對物理學習的看法,從而全身心的融入物理學習工作當中。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對以往的中學物理課堂展開優化。一方面來說,教師必須要完善自身的教學觀念。教師首先就應該認識到,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實際需求。只有將傳統的封閉式課堂變得更加開放,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思維模式的調整過程中。
另一方面來說,教師必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權利,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來對待學生們。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待“優等生”和“差生”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雖然大部分教師本身對學生是一視同仁的,但在提問等師生互動環節中,仍有一部分教師喜歡提問一些課堂學習態度好或本身成績就較為優異的學生,這樣才能避免因為課堂提問而占用太多的教學時長。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所謂的“差生”更加需要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和鼓勵。教師要盡可能的發現這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這樣才能一點點的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在逐漸提高自身創造性思維的同時,實現自身物理水平的顯著提升。
(二)優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思維
實驗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的重點組成部分,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化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式。傳統中學物理實驗大多分為演示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兩類,但這兩種實驗基本都是由教師來進行設計并操作的,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實驗形式的調整來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一方面來說,教師可以將傳統的演示類實驗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得到相應的實驗原理。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塑料水瓶、玻璃瓶、氣球、安全火柴、陶瓷水杯、吸管等物品,讓學生通過這些物品來自由設計一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這時學生就可以基于新知識點的學習,對上述物品的特性展開思考。這時學生們就可以發現,先向陶瓷水杯中注入水,然后向玻璃瓶中丟入點燃的火柴,然后再封閉瓶口并利用吸管將玻璃瓶與水杯連接起來,在火柴熄滅后就會有水被吸入到玻璃瓶中。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印象,同時也能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成長。
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對實驗教學內容的豐富與拓展來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這一實驗教學內容時,教師往往會通過改變蠟燭位置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物距與像距之間的關系進行思考。為了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成長,教師就可以將一些生活中的“鏡”引入到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顯微鏡可以看見微小的細胞,而投影儀的鏡頭卻能將字體放大?假如用單反相機的鏡頭和學生的眼鏡片來做成像實驗,你們覺得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實驗結果呢?這時學生就可以基于實驗內容及物理知識點展開發散性的聯想,從而在加深這部分知識點印象的同時實現自身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發展。
(三)開展自主探究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更多以學生為主教學模式的引入,來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顯著增長。合作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的合理引導使學生的合作關系變得更加密切。除了常規的討論性的問題之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具有辯論性的物理問題,讓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來實現思維的碰撞與想法的交流。學生在表達自身觀點與駁斥對方觀點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點的認識也會變得更加完善。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更加全面的思考習慣,最終實現學生自身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增長。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創造性思維能力作為現代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個人能力之一,值得教師為其付出更多的教學精力。中學物理作為一門兼具實踐性與理論性的課程,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中學物理教師必須完善自身的教學觀念,給學生帶來更加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更加多元化的自主探究空間。這樣才能在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自身物理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樹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榮天.改進物理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造思維[J].中學理科園地,2013,9(5):8-9.
[2]陶愛玲.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未來英才,2014(8):40.
[3]張麗娟.中學物理教育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6):175.
[4]吳鴻浩.中學物理教育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思考探析[J].好家長,2019(40):115.
作者簡介:談守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