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
【內容摘要】數學作為高中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具體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一題多解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并借助發散思維借助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解題,進而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展了解題思路,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本論文以高中數學為研究切入點,對一題多解的學習模式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 一題多解? 原則? 應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一題多解”的教學模式,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而引導學生發現了問題的本質,并促使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對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了鍛煉,有效提升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立足于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科學合理運用“一題多解”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一題多解”內涵和教育價值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一題多解”是最為常用的一種解題方式,主要是根據不同的知識點,以原題作為中心,借助所學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上尋求多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這一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在高中數學學習中,一題多解學習模式的應用,具有顯著的價值,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高中數學學習中,一般解法都是基礎的、原始的,但是這種解題方式非常繁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開展數學解題教學的時候,如果可以引進“一題多解”的模式,則會給學生產生一種醍醐灌頂、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此一來,就會促使學生在題目的不同解法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①。
其次,有助于溝通知識聯系。在“一題多解”的模式下,學生會跳出固有的知識圈子,并將知識之間的界限基于突破,進而從不同的知識層面、思維視角中,尋求相關的問題解法,進而使得學生受到啟發,并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溫習了所學的知識,也對知識進行了整合,同時也是增長解題見識的重要途徑。
最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一題多解”的模式下,學生的思維朝著各個方向進行延伸,促進了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給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奠定了基礎。否則,如果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局限于一種解題方法中,就會將知識之間的聯系割裂開來,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②。
二、高中數學一題多解原則分析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時候,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
1.適度性原則。“一題多解”模式的應用中,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題目都可以進行“一題多解”。因此,教師在利用“一題多解”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本著“聽的懂、易理解、能掌握、會遷移”的原則,精心選擇學生可以理解的解題方法進行講解。如此一來,學生才會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2.貼近性原則。在借助“一題多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本著三個“貼近”的原則,即:貼近學生的基礎知識、貼近教學的主體、貼近學生的理解水平,進而使得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
3.互動性原則。在進行“一題多解”教學時,教師必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師生合作的過程中,共同完成一題多解的探究學習。否則,一旦忽視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不僅無法感受到“一題多解”的價值,還會在探究其他解題方法的過程中,產生“望而生畏”的現象。
4.啟發性原則。在“一題多解”教學模式下,旨在打開學生的解題思路,并開闊學生的視野,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等。因此,教師在“一題多解”教學的時候,不再是單純的教師炫技和表演活動,而是最大限度啟發學生思考,使得學生在啟發中,獲得思維的發展,最終實現“一題多解”的教學目標③。
三、高中數學一題多解的學習策略分析
1.建立一題多解的思維方式
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多數學生常常只要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即可。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根據教師講課提供的解題思路,按部就班地進行解題,很少對其進行分析。在這一模式下,學生的一題多解的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收,必須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引導學上樹立一題多解的意識。通過這種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逐漸會將一道題目作為兩道題目、三道題目,從不同的角度上進行思考、解答,進而逐漸實現“一題多解”。在這一過程中,雖然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當學生找到解題答案之后,就會產生加倍的成就感,進而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展④。
2.奠定一題多解的基礎
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由于數學具有極強的調理性,題目之間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在實施一題多解教學模式的時候,必須要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才能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的思路,真正實現一題多解。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引導學生不斷積累點,并按時進行復習和鞏固,以便于后期的一題多解。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在對定義共和公式進行掌握的時候,對比較接近的題目進行區別記憶,進而將其應用在多變的題目上,使得學生的解題方式更加靈活。
3.將一題多解中面臨的困難羅列出來,并逐一進行擊破
在高中數學“一題多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探究其他解題方式的時候,常常面臨著組多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思路。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限制,學上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采用自己習慣的方式開展學習。因此,學生在面臨“一題多解”的數學問題時,常常出現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也無法獲得突破。面對這一現狀,必須要引導學生在一題多解時面臨的困難進行羅列出來,并逐一地進行攻破。如此,當學生再次面臨“一題多解”的題目時,頭腦中就逐漸形成了至少兩種以上的解決方案,進而提升了數學問題的解題效率⑤。
4.溫故知新,建立題庫
在高中數學“一題多解”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一題多解,不斷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還必須要指導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將自己做好的相關題目進行記錄和總結、歸納,并指導學生將多種解題步驟進行明確的標注。如此一來,學生在進行復習的時候,就會更加直觀,并形成更加深刻的記憶,進而全面提升學生一題多解的學習效果。
另外,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還要對“一題多解”的教學技巧進行總結,并對各項知識點的規律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記錄,并定期對其進行查看和復習。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形成多個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⑥。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各項知識點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通過“一題多解”教學模式的應用,有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并促使學生在探究其他解題思路的過程中,實現了數學思維的培養,進而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逐漸掌握“一題多解”的方式,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
【注釋】
① 王楊、孟秋. 基于高中數學一題多解的學習研究[J]. 國際公關,2020(02):131.
② 韓云鳳. “一題多解”與“多題一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價值[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4):108.
③ 趙魯輝. 高中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 中學數學,2019(19):86-87.
④ 張香娟. “一題多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 (18):114.
⑤ 魯和平. 對高中數學“一題多解”教學的辯證思考[J]. 中學教研(數學),2019(05):29-31.
⑥ 孫天意. 探究高中數學“一題多解”的學習心得[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149.
(作者單位:山東淄博周村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