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宗偉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全面加強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進而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但是在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影響,高中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效果不佳,嚴重制約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本論文立足于高中數學教學,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 批判性思維能力? 培養? 策略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思維水平直接決定了知識系統和功能,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在高中數學思維教學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制約,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制約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認識到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還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概述
數學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資料、信息、自我思維過程的正確性、真理性等進行嚴密的審查和剔除謬誤的品質。具體來說,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集中體現在不盲目從中、不盲目相信數學課本上的知識、敢于質疑圖書和教師、能夠自己主動思考問題,并在思考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主動調整自己的思維品質等。
筆者結合諸多學者對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研究的結果,對新課程改革下的批判性數學思維能力進進行了總結,即:從概念的本身上來說,批判性思維實際是就是一種求異思維,是一種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在這一思維模式下,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單純地接受數學教師的教學思路、知識構建等,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思考,并對學習對象進行有效的“批判”;另一方面,從新課改革的方面來說,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遵循生本的原則,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學習思路進行思考、評判和判斷等,進而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①。
二、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不利因素
在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效果不佳。具體來說,制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不利因素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即:
一方面,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從教育的歷史發展上來說,批判性教學思維的培養并未受到重視,而是遭到了一定的排斥。并且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受到應試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制約,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對教師出現過分地依賴現象。如此,嚴重制約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教師對批判性的思維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時候,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是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一旦提出質疑的現象,就會影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進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嚴重制約了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②。
三、高中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
1.更新教學觀念,對批判性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
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拋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對批判性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首先,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上的合作學習伙伴。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時候,必須要轉變師生雙方的角色和地位,重構師生之間的地位,逐漸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并鼓勵學生敢于超越教師。其次,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時候,還必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教育環境,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候,勇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說明觀點的理由等。當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旦出現爭議的時候,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引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實現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教師在開展備課、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還要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原則,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為學生設計一些多解的模式,引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實現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③。
2.借助數學發展史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批判性思維的時候,可以充分借助數學發展史中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在數學家、數學思想的學習中,激發學生的數學批判性意識。例如,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將數學發展史中的三次危機進行介紹,包括:中英兩國數學的發展對比、笛卡爾以及相關解析幾何的介紹、布爾巴基學派的誕生與發展等,借助這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萌發,進而實現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④。
3.改革教學模式,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時候,應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逐漸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完成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教師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時候,可以先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選定探究學習的主題,并制定出相應的探究學習方案等,進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模式,對探究的主題展開分析、提出自己的猜想等,進而結合研究等,對其進行驗證。如此一來,不僅實現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也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例如,在“拋物線”這一部分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給學生設置了一個可研究的課題:先將一個內壁光滑,且接近拋物線的玻璃杯子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引導學生將長短不一的金屬棒丟進杯子中,引導學生對金屬棒的軌跡進行觀察和分析。之后,教師設置問題,對其進行展開分析。如此一來,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促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批判性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⑤。
4.借助錯誤資源,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樣,教師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時候,也可以借助錯誤資源這一途徑,將學生在日常數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整理和歸類,并將其作為探索性的課題,引導學生通過交流、研究等方式,對其展開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對錯誤發生原因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就對自身的批判性思維進行了鍛煉,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糾正錯誤能力、思維批判能力等,進而促使學生在數學錯誤分析的過程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思維,提升了思維的嚴密性、邏輯性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對批判性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借助數學發展史、改革教學模式、借助錯誤資源等途徑,全面加強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注釋】
① 李勇. 高中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名師在線,2020(09):59-60.
② 林超良. 論批判性思維在高中數學中的運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 (11):156.
③ 李營偉.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 甘肅教育,2019(05):53.
④ 劉曉燕.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 數學之友,2018(03):36-37.
⑤ 肖倩. 高中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7(23):163-164.
⑥ 徐廣. 芻議高中數學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 數學教學通訊,2016(24):22-23.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