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內容摘要】學生理解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差異,學習興趣的高低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學困生存在是一個客觀的現象。初中生面對新的學科缺乏興趣引導時容易出現學習吃力的情況,針對初中生在化學學科中學習吃力的情況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轉化學困生。
【關鍵詞】初三? 化學? 學困生? 成因? 轉化
隨著我國學科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核心素質和能力培養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基于興趣激發的學習是避免“學困生”出現的主要措施。初中化學學科通過普通的現象揭露引導學生體會到化學的趣味性和實驗性,化學的學習使得初中生在面對具體的現象時充滿了能動性,由于初三階段的化學難度加大思維層次加深,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跟得上教師教學的步驟導致了學困生的存在。
一、初三化學“學困生”成因
初三學生化學學習存在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初三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缺乏興趣,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中。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得當,使得化學教學中趣味性和自主學習性引導不足使得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成績逐步降低。因此,初三化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情感,增添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科學習中,有效轉化學習“學困生”。
二、初三化學“學困生”矯治策略
1.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培養學困生學習情感
師生關系是培養學困生學習情感的重要保證,致力于建設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困生學習信心的建立。作為化學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絕不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表現,相反對于學困生教師應該給予更好的關注,主動接近和了解學困生使得他們對于教師的依賴和信任與日俱增,從而可以聽從教師的教導努力學習。教師更要體會初三學生的學習壓力,營造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困生積極進行化學學科的學習,憑借化學教師的有效引導初三學生會對化學學科產生學習情感,圍繞教師積極的期待提升化學學習效率和課堂表現。
例如,在初中化學《燃燒與滅火》教學時,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困生轉化的關鍵因素,積極有效的課堂互動交流有利于學困生提升化學學科興趣跟著教師引導進行學習,教師首先應該圍繞燃燒和滅火的基本概念進行教師,其次通過具體的現象分析和聯系實際生活,使得學困生對于化學學科的興趣更加濃厚。有效的課堂提問既可以展示教師對學生的重視,又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回答增強學困生化學學習的興趣,有利于促進化學課堂的氛圍構建。
2.利用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
化學學科主要的特征就是集知識性和實驗性為一體,化學實驗的有效設計可以充分激發學困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化學實驗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啟發學生思維深化知識理解來培養學困生的化學學科興趣,教師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積極有效,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來呼喚起學困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在滿足初三學生學習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基礎上有效促使學困生轉化。化學興趣激發是學困生轉化最有效的方式,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優勢意義重大。
例如,在初三化學學科學困生轉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利用實驗教學來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像在講解《溶解現象》時,教師通過基本的概念和知識教學要通過具體的實驗來深化教學內容,物質溶解涉及到溶液、溶解性和飽和溶液的概念,教師通過趣味性的教學引導有利于促使初中生培養學習興趣,具體的實驗操作幫助初中生理解了化學教學的一般程序,提升了對化學學科的綜合理解能力。學困生轉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習興趣的培養,化學實驗的利用起著重要意義。
3.進行化學賞識教育,發展學困生學習優點
學困生僅僅是在某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但是絕不可以片面的給學困生貼上一個標簽使得學困生對于自己失去了信心,賞識教育最有效的教學價值就在于激發學習對于自己的理性認識,有利于學困生成功的個人體驗。初中化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優點和長處,仔細把握每一個教學環節來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有效的表揚和鼓勵對于學困生學習信心的重新樹立影響深遠,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提升學困生對于學習進步的喜悅感,逐步轉化為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初中化學學困生不是一個標簽而是一種現象,教師的教學引導和轉化不僅可以促使學困生轉化,還可以鼓勵學困生投入到化學學習中。
例如,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和考試評價等環節中,有效的賞識教育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供足夠多的機會讓學困生進行回答表達和表現,通過學困生的亮點進行鼓勵和表彰使得學困生可以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優點的發現有利于學困生提升學習興趣。考試的主要目的是檢查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不可以一味批評學生使得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受挫折。
總而言之,在化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初三學困生的轉化需要教師持續性的努力,通過耐心和愛心幫助學困生重塑自信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