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的不斷深入,學案導學思想逐漸地被搬上數(shù)學課堂,這對課堂教學有著很好的導向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依據(jù)學案導學理念,在上課時轉變自身教學模式,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探究、合作等方式來具體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上的積極性,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文章從當前數(shù)學教學實際出發(fā),就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導學案給學生授課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導學案;教學策略
新形勢下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數(shù)學思維水平以及發(fā)展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運用導學案教學能極大地滿足新課標對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實際要求,不僅能有效地指導課堂教學,還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控課程進度,在教師的指引下,可引領學生在課堂上建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新型學習模式,在較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導學案的應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策略展開課堂教學,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進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一、 轉變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講課時也是講解大于引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感受,也不能實現(xiàn)教師教學藝術的升華。針對這個問題,現(xiàn)階段的教師要引以為鑒,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并踐行新的教育理念,在上課時要積極地轉變自身教學模式,可將導學案教學理念和自身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教學藝術的不斷提高。在上課前教師可從學案導學教育理念入手,基于學生學習基礎設計高效的教學方案。在給學生講課時,教師要根據(jù)導學案來展開課堂內(nèi)容,并注意要引導大于講解,注重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鼓勵學生隨時提問和發(fā)言,要著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記錄學生的學習問題。
如在《集合》一課教學時,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給學生介紹集合的概念,通過一些案例來讓學生了解集合的意義。因此在上課前教師可給學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并將之和課本上的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上課時教師可先以課本上的案例導入課堂內(nèi)容,如對于湖水面積的統(tǒng)計與區(qū)間分布,然后導入集合和子集的概念。在學生對集合和子集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后,教師可詢問學生是否能舉出有關集合和子集概念相關的例子,然后針對學生舉出的例子進行討論分析,要給學生滲透課堂知識的基礎上讓其了解自己舉的例子合不合適。在學生對概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后,這時教師再給學生呈現(xiàn)自己搜集的案例,以此來讓學生對集合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記錄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將之記錄在導學案里,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案導學理念來轉變自身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學習地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 明確學習目標
導學案是指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案,具有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的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導學案來給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幫助學生規(guī)定學習計劃,從而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有序的學習。首先,教師要先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給其編寫好導學案,并注意要側重于對學生學習問題的解決以及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其次,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其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給學生制訂一致的學習目標,而是基于學生個人實際情況來進行分層教學,從而能幫助每個學生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其數(shù)學水平的提升。
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一課教學時,由于有的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較弱,對于一些復雜形狀物體的三視圖難以理解。對此教師在課前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編寫導學案和制訂學習目標,并采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在上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用課本上一些簡單物體的三視圖進行展示,然后逐步地過渡到對復雜形狀物體三視圖的學習。對于優(yōu)生來講,這是相對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學困生來講,就比較難以理解。對此教師不能強行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利用多媒體設施給學生播放復雜形狀物體的三維動畫,讓學生結合動畫來理解,從而來提升其空間想象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利用有效措施來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問題,能有效地提升班級整體的數(shù)學水平。
三、 進行課堂導學
導學案具備一定的導向作用,這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同時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也能起到補充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導學案對學生進行補充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重難點以及知識遺漏,進而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一方面,教師在平時講課時要注意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如在講一些重難點時,學生會表現(xiàn)得比較迷茫;在做隨堂演練時,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著手等。對此教師都要根據(jù)學生的導學反饋,重新給學生復習和梳理知識重點。另一方面,學案導學理念重在讓學生真正學懂數(shù)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講題,讓其暴露自己的知識不足,然后教師再針對知識遺漏給學生作以補充講述。
如在《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一課教學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課時就要注意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如有的學生在聽講時,對于空間中直線和平面垂直判定難以理解;有的學生在做題時對于判定定理不會靈活運用等。教師都要將之記錄下來,并根據(jù)導學案專門準備一節(jié)復習課,給學生就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作一詳細的講述和舉例證明。在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后,教師可給學生呈現(xiàn)一些例題,然后讓學生進行講述。針對學生的導學反饋,教師可根據(jù)其不足之處結合知識點和例題進一步補充教學,最后要讓學生真正學懂直線和平面垂直判定的方法和性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導學案進行課堂導學,并根據(jù)學生的導學反饋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能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
四、 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案導學理念強調課堂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學工作也應當以學生為主展開,這一理念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結合課堂內(nèi)容引導學生展開學習,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案。首先,教師要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可從如何預習、如何學習、如聽講和記筆記等方面給學生完整的講述一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實際來調整和完善學習方法。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在上課時可針對某一知識點給學生呈現(xiàn)例題,然后讓學生根據(jù)例題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數(shù)學思想,從而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升其思維能力。
如在《立體幾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課教學時,這節(jié)課內(nèi)容牽扯到立體幾何知識,也與空間向量計算、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有關,相對復雜難懂。對此在上課時教師可先要求學生預習,并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給其教授預習和學習方法,如可先復習立體幾何中的證明方法和空間向量直角坐標系的建立知識點,并注意記錄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上課時著重聽講不懂的地方等,同時也可向教師或其他學生提問。在給學生講完課堂理論基礎知識后,教師再給學生呈現(xiàn)立體幾何和空間向量知識點結合的例題,然后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從審題、分析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建立自己獨特的解題方法和框架。在其有了一定的解題思路后,教師再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數(shù)學思想,從而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和提升其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案導學的教學理念,也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五、 進行綜合評價
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是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案導學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對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學效果兩方面進行互相評價,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問題、學習方式、學習成績、課堂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等多方面來對學生綜合評價,并且側重于對學生學習問題的解決和學習方式的完善。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注意進行自評和讓學生對自己評價,為盡量能讓學生真實評價自己,教師可鼓勵學生采用匿名寫紙條的方式來評價自己,并側重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問題的評價,然后教師可擇優(yōu)改善。
如在《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一課教學時,在課前教師要先根據(jù)學生近期的學習問題、解題能力、學習成績、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做一個綜合性的總結評價。然后在給學生講課時可有意識的給學生結合其學習問題重點講述課堂內(nèi)容,如有的學生解題能力較差,主要是因為其對數(shù)學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刻。對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述完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后,還可給學生從頭到尾梳理一遍,并用習題進行訓練。在課末教師也可鼓勵學生來評價自己,為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評價,教師可先進行自評,然后讓學生采用匿名的方式寫紙條,重點要突出教師的教學問題,如從學生學習角度講,教師本身教學有哪些問題、與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相差較大的地方在哪等,從而實現(xiàn)學案導學中的評價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互相評價,指出對方存在的學習和教學問題,能有效的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導學案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推進課程教育發(fā)展的主要模式,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起著很大的導向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導學案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促進作用,應用學案導學理念制訂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案,在上課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問題、完善學習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其數(shù)學思維能力,在真正提高學生數(shù)學水平的基礎上發(fā)展其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秀遠.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靈活應用導學案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教師版),2019(1):11.
[2]饒長根.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導學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7(11):50.
[3]顧建華.導學案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7):48-49.
[4]馮國恩.導學案教學策略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中生學習,2018(5):134.
作者簡介:
郎中凱,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學院附屬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