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鳳蘭
摘 ?要:中等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夯實學生理論基礎,促進學生完成從初等教育向中等教育轉型的責任與義務,在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初中教育事業既迎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科目之一,主要圍繞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等領域,以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為目標,對于學生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積極作用,所以該文針對初中道德與法制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育 ?道德與法治 ?常見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148-02
道德與法治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課程,也是落實初中德育教學工作的主要方式,但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際開展當中,受到傳統教育體制影響,多數初中的教學工作開展依然以教師口授和板書形式為主,教學工作僅僅體現在課堂當中,導致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脫節,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下降,所以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勢必需要針對課程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1 ?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
1.1 重視程度不高
就目前我國實際情況而言,在知識經濟社會背景之下,雖然國家對于中小學生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德育工作開展不斷深入,雖然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但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當中,由于學校與教師重視程度不足,導致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開展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一些教師甚至并不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內涵,進而影響實際教學質量。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促進學生在生活當中學習,通過學習而更好地進行生活活動,而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生活化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則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質,而由于初中教師自身教學任務量較重。
1.2 理解不夠深入
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具有普適性的工作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期間,對于所有學生都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但由于教師團隊綜合素養良莠不齊,導致其對于生活化教學工作的理解程度存在差異,進而在實際落實當中,教學效果也會受到影響。雖然生活化教學方式具有普適性,但為了能夠提高教學精度與質量,依然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當地文化特點,不斷地對教學理念進行改良和充實。
1.3 教學模式落后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所以為了能夠將教學工作質量不斷提高,則需要廣大教職人員能夠與時俱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對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反觀目前現狀,由于我國生活化教學模式依然處于發展中階段,所以其中理念與工作模式難免相對存在滯后性,而作為教學工作開展的主體力量,則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和突破,進而提高生活化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而就我國初中教師團隊整體來看,老一輩教師對于新鮮事物接受較慢,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往往以自身工作經驗為主,導致生活化教學工作被排除在教學計劃之外,而新一代教職人員雖然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但由于自身工作經驗相對缺乏,在工作開展當中,不僅自身疲于應對日常教學任務,缺乏時間與精力進行探索和完善,而一旦在創新過程中遇到困境,還會產生退縮甚至逃避的想法,所以這種現狀導致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教學效果也不能盡如人意。
2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的有效對策
2.1 提高重視程度
生活化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而促使道德與法治課程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在改革當中,教師與學校應當明確認知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并加大宣傳普及力度,保障生活化教學方式更好地貫徹落實。初中學校的領導層應當積極響應時代號召,明確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要求標準,在學校內部積極推廣普及生活化教學工作方式,并對教職人員團隊進行嚴格的任務部署和要求,提高教職人員工作主動性,而教師則應當正確審視自身不足,在生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改革當中,主動進行自我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調研,優化改良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增強教學工作水平。
2.2 改善教學方式
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主要素材內容來源于生活,也正是這種教學方式更加貼近生活,才能更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則需要教師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性格特點、生活習慣制定教學計劃,改善教學方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開展,能夠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在生活化教學工作開展中,從教學內容來看,教師應當積極引入社會熱點事件,在學生自主研究和分析后,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探討和幫助學生進行解讀,切實提高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學生真正了解社會百態,以德育人,讓道德內化成為一種習慣。而從教學載體而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為人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條件,而對于教育事業來說,教師如果能夠積極應用,則更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當中不僅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工作,更加能夠利用手機、計算機等設備,以及微信、微博等軟件手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生活狀態和學習困境,進而更好地調整教學進度,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
2.3 注重實踐教學
由于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相對以道理的闡述為主,所以如果以傳統教學方式的開展,難免造成課堂氛圍死板僵化,學生學習動力下降,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如果教師能夠積極結合實踐教學方式的開展,則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進而在潛移默化當中,帶給學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從初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來看,由于其正處于人生的重要成長階段,求知欲相對旺盛,并且模仿能力較強,所以在課堂當中,教師首先應當結合自身對于課程與社會的理解程度,通過自身生活經驗的共享,拉近師生距離,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其次在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研討學習,通過不同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提高學生學習的全面性,比如,對于社會熱點事件的分析,由于學生之間的生活經歷和家庭環境存在差異,所以所能夠認知的事情發展也會各不相同,而在探討之間,學生對于事件的理解能力逐步加強,不僅有助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加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教師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行自主探索,通過對生活的觀察而展開思考,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以便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 ?結語
作為現代化教學方式,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工作開展,更加符合學生學習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所以,在教學工作開展當中,則需要教職人員保持工作激情與創新動力,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切實為學生未來人生發展奠定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黃慶華.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新課程,2017(4):49.
[2] 李媛.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合肥師范學院,2018.
[3] 謝燕原.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常見問題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9(1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