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秀梅
摘要:對于語文而言,其不僅是小學的基礎性學科,也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點內容,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將關系到其今后知識的掌握,并且也有助于核心素養的形成。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成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積極發揮閱讀教學的優勢作用,更好地培養和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其終身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過去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指導學生進行讀、寫,閱讀素養的培養重視不足。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受重視程度日漸提高,對于學生而言,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對其進行閱讀素養的培養是最為有利的。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生涯剛剛開始,是各方面習慣、素質形成的最好時期,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才能夠使其在今后的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其全面的成長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提高興趣實現主動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只有學生有興趣,才能夠做到愛讀、樂讀[1]。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對于知識的渴求程度逐步提高,作為教師應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結合其認知能力、心理特點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開展閱讀教學,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性的閱讀,使學生愛上閱讀,能夠主動地閱讀文章,并積極思考,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如在學習《頂碗少年》,教師就可以選擇民間的傳統技藝進行教學,將傳統的頂碗表演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這一技藝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提高其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學習實現思維發展
在過去的文章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是逐字逐句的幫助學生分析文章內涵、作者思想與情感,在小學高年級,這種情況依舊存在,這對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也容易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一旦遇到考試或課外閱讀的情況,沒有了教師的幫助,學生自己無從下手。對此,教師要注重學生獨立思維的培養,轉變傳統教學方法,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提高的目標。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時,教師就提出以下問題:1、班長用縫衣針做的魚鉤,為什么卻說是“金色”的魚鉤?2、你認為,當“我”看到班長艱難地咽下草根和魚骨頭時,心情怎樣?3、如果你是老班長,你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嗎?4、你是怎樣評價這位班長的?[2]通過問題提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問題分析,這樣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中,學生能夠對文章的內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多樣化閱讀方法深化情感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方法進行學習,從而對文章更加深入的理解,情感也得到深化。
如,細讀法。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發展還不是十分完善,對于文章中的內容還無法很好地理解把握,這時就需要進行深入閱讀,可以帶著自己不理解的內容進行資料查閱或請教教師,細化文章內容與情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涵[3]。
再如,快速閱讀法。在小學階段,有些文章是有一定趣味性的,難度并不是很大。而且學生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章豐富自身的知識,這時學生就可以利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閱讀那些通俗易懂的文章,在此過程中是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的,幫助學生選擇容易理解的文章指導其快速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的數量,也能夠提高其閱讀的效率。
此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文章中的句子、段落十分優美,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進行摘抄記錄,加深印象,深入理解,并做到學以致用,將這些摘抄的句子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進而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如在學習《月是故鄉明》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進行摘抄,如“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數頃,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p>
四、課外閱讀拓展學生視野
為豐富學生知識,拓寬學生眼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以便更好地培養和強化學生的閱讀核心素養。教師可以以課內閱讀作為基礎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使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豐富。如在學習《草船借箭》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拓展閱讀《三國演義》,了解其他篇章的內容。在學習魯迅的作品后,教師可以將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推薦給學生。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課外閱讀也是重要的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其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對閱讀更加感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學生閱讀素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活動的開案,如朗讀比賽、知識競賽、課外讀物數量比賽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讓學生說一下自己閱讀過哪些書籍,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4]。通過閱讀演講,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種類的讀物,使學生的知識儲備得以豐富,強化文化素養。
此外,教師可以設置閱讀角,依據學生的閱讀需要放置課外閱讀讀物,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目進行閱讀。學生之間相互影響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閱讀狀態,豐富學生的閱讀數量,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從不同角度滲透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美,更好的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強化其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郭胤鑫.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38.
[2]蓋成剛.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39.
[3]謝景琤.語文情懷增內化 “四真”策略促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淺析[J].新教師,2020(01):55-56.
[4]牛玉霞.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