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漫畫因其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等特點,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現今時代,漫畫已儼然具備了自己的文化屬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充分運用漫畫元素來設計創意寫作課程,通過選擇恰當的漫畫素材,指導學生鑒賞漫畫、讀圖寫作及自我創作,從而促使學生在不斷筆耕的過程中,增強寫作興趣,點燃創意思維的火花,提升創意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漫畫;創意;寫作
一、小學語文創意寫作呼喚漫畫元素的融入
(一)時代現狀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分門別類的文化沖擊著人們的視野,而漫畫也儼然具備了自己的文化屬性,為人們所欣然接受。縱觀當下,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各種各樣的動畫人物環繞著兒童的生活。書店里的各色兒童漫畫書往往也位列暢銷榜單之上,漫畫以其生動形象、詼諧幽默和通俗易懂等特點,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可以說如今學生的童年時代是一個充斥著漫畫的時代。
(二)班級現象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發現班級里的一些孩子特別鐘情于漫畫書,經常有孩子在午休時翻看《植物大戰僵尸》《爆笑校園》等書,有時幾個孩子還會爭著看一本漫畫。有的孩子平時在課堂上很少發言,也非常害怕寫話,每次提筆就愁眉緊鎖,拼命搜索枯腸,仍難以下筆。可到了下課,與同學聊起漫畫故事時卻滔滔不絕。班級里還悄悄掀起了漫畫創作熱潮,利用空余時間,幾個孩子一直在本子上畫著,邊上還配了簡要文字說明,得意地當起了“漫畫大師”。
由此,筆者想到將漫畫與寫作相結合,不失為拓展創意寫作的一條佳徑,發掘漫畫文化中的優質元素融入寫作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而且能促進學生思考,發展其想象力。
(三)漫畫定義
對于漫畫,《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的定義是這樣的:“以簡練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質、特征的繪畫。它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習慣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表現手法和形式,有較強的諷刺、歌頌、抒情、娛樂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達作者對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諷刺與幽默見長。”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漫畫,尤其是受廣大少年兒童讀者所喜愛的漫畫顯然在內涵上已經大大超越了這一概念。在美國,比較認可的“漫畫”概念認為“漫畫是由離散、并列的圖片構成的,依靠圖片本身或者由文本配合進行敘事的一個有序序列。這個定義指出了漫畫的三個重要特征:①由圖片構成;②圖片具有有序性;③圖片本身可以敘事,同時文本只是配合性的。
二、小學語文創意寫作融入漫畫元素的實踐
我們發現漫畫之所以受到少年兒童的普遍喜愛,是因為它的圖片表征、敘事特點符合兒童形象思維較為發達的特性。漫畫的畫面信息豐富,但配合的文字語言則往往很少或完全被省略,這一留白,為創意寫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點。
漫畫作品種類繁多,在選取其為創意寫作材料時首先應考慮內容的思想健康性。此外,還要做更高層次的考慮,包括漫畫素材是否具有美學鑒賞性、幽默趣味性、創意開放性、貼近生活性等。
(一)漫畫讀圖技巧
將漫畫元素融入小學語文創意寫作中,按所取圖片數目的不同可以分為單圖寫作和多圖創作。比如語文教材中編排的《文明只差一步》就屬于單圖寫作。而多圖寫作則指提供多幅漫畫圖片來進行創作表達。比如《父與子》中有個漫畫故事叫《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圖中的父親因其妻子的催促,來到書房里,發現兒子正趴在地板上如癡如醉地看著一本書。后來兒子從房間出來了,卻不見父親出來吃飯。當他走回臥室,發現父親正趴在地板上看那本書。這個故事由四幅漫畫組成,可以讓學生先厘清故事中主要人物間的關系,然后展開情節,合理想象,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轉換為文字形式,并從中體會父子間的親密情誼。這種將故事大體都呈現于畫面中的,屬于閉合型漫畫圖片。而開放性漫畫圖片則指提供其中幾幅圖片,最后或中間某一幅圖進行留白,給予學生開放性思考,大膽創作的空間。比如《父與子》中《失火啦》這個漫畫故事,可以只提供前三幅圖片,而最后一幅畫以空白形式出現。學生在寫作時,就會創造出各種各樣有意思的故事結局。漫畫讀圖技巧主要有:①指導學生關注漫畫標題,仔細觀察全圖,把握畫面大意。②指導學生推敲信息關聯,揣摩作者寓意,初步厘清故事。③指導學生大膽展開想象,豐富畫面內容,完善事件情節。
(二)漫畫創意寫作
我們既可以提供單幅或多幅漫畫給學生作為創意寫作的素材,同時也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對感興趣的題材進行自主創作,來達到創意漫畫與創意寫作二合為一的目的。
1.題材來源
(1)電影火花
一本好的兒童電影,往往能讓學生產生很多精彩的想法。比如給《海底總動員》《瘋狂動物城》這樣的動漫故事編編續集,畫畫漫畫。也許小丑魚尼莫在小朋友筆下會踏上更神奇的海洋探險之旅,而兔子警官朱迪和搭檔狐尼克還會聯手破獲更為棘手的案件。
(2)好書啟示
一本有趣的童書能給學生帶來美妙的靈感。比如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金銀島》這樣的冒險故事后,學生會更有創作冒險類漫畫及故事的興趣,吸收書中的精華,再加上自己的奇思妙想,一個扣人心弦的漫畫故事可能就由此誕生了。
(3)生活積淀
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快樂、傷心、激動、煩惱的事情,它們成為許多令人難忘的片段,把這些瞬間加上夸張、幽默的藝術手法搬入漫畫故事中,可能就會創造出像《父與子》這樣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漫畫故事了。
(4)校園掠影
校園是孩子們活動的主陣地,每天的上課時間、課間游戲、課余活動等,對于孩子們來說印象總是格外深刻的,也許孩子們心中的校園也如巴學園一樣有趣,而《窗邊的小豆豆》漫畫版就會這樣問世。
2.創作過程
(1)虛構角色
漫畫創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虛構出相應的人物角色。當虛構角色的時候,要想想有什么問題要問筆下的人物。給人物塑造外在形象,賦予他們內在的性格特征,豐富他們的表情和動作。設計出富有個性魅力的角色是創作一個成功的漫畫故事的重要條件。此外,在漫畫里,我們可以用各種音效詞來表現聲音。為了讓畫面更加生動有趣,一般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距離來刻畫人物角色,并盡量使每個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點。
(2)編排情節
首先,指導學生明確一個完整的漫畫故事所包含的部分:故事開篇、故事發展、故事結尾。
一個有趣、迷人的開頭才能讓讀者有迫切閱讀下去的愿望。通過品讀不一樣的開頭,讓學生鑒別出怎樣的故事開篇更能扣人心弦,從而在實際創作中獲得啟示。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小說,例如《魯濱遜漂流記》《金銀島》等經典作品,發現故事展開部分得以精彩的秘訣,那就是情節的編排要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才能引人入勝,緊緊抓住讀者的心。到了故事結尾的時候,引導學生把所有的線索匯集到一起,既可以把所有未解決的問題一一解決,令故事完滿收尾,也可以留下開放性的結局,令讀者獲得想象空間。總之,結尾應該像故事的其他部分一樣激動人心。
3.創作錦囊
(1)撰寫故事大綱
教師指導學生寫一個篇幅較長的故事時,可以通過寫故事大綱來理清創作思路。在大綱中,把故事開始、故事發展、問題出現、問題解決和故事結尾這幾個部分用一兩句話做簡要概括,為進一步的具體創作做統領性的導航。
(2)改變敘述角度
要令一個故事更有創意,也可以通過轉變敘述角度的方式來實現。比如我們閱讀《三只小豬》的童話故事時,往往站在小豬的角度感受到狼的兇惡。那么如果從狼的視角出發,來重構這個故事,是不是就會呈現另一個版本的《三只小豬》故事,從而顛覆我們的固有想法呢?
(3)運用表現性描述
所謂表現性描述是指在故事表達中,我們盡可能不要提供一些簡單化的結論,而應通過具體的語言描述,表現出人物的特征或事物的特性,從而使讀者在腦海中建立起更為豐滿的人或物的形象,并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比如“這只猴子身手真敏捷啊!”就屬于結論性描述。“這只猴子三兩下就‘嗖嗖攀上樹枝,緊接著,它尾巴一甩,便吆喝著在枝杈間蕩來蕩去;一個高興,又使出一個倒掛金鉤,轉眼間就摘下了一枚松果,連續幾個抓桿騰躍后就消失在茂密的樹林里。”這樣一段話就屬于表現性描述。在故事中,運用豐富的表現性描述,就能增強故事的可讀性,使之更具體、更生動。
(三)漫畫創意寫作評價
每個學生創作的漫畫故事,都不應以簡單的分數做評價,這樣可能會打擊部分小小創作家的信心。為了更好地鼓勵每個孩子,并將漫畫創意寫作之路繼續拓展、深化,可以設計一系列與時俱進的新型評價方式,來進一步提高班級內學生進行漫畫寫作的積極性。
1.同學互評互改
孩子的世界,只有孩子自己更懂。一個個漫畫小故事的品鑒,不應僅僅站在成人理性思考的角度來看。可以通過互評互改的方式,讓學生能彼此欣賞更多作品,觸動靈感,點亮自我,啟迪他人。
2.微信平臺展示
目前微信已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了,曬朋友圈成了一種時尚。因此,把優質的漫畫故事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請大家點贊和留言,也是一種激發學生創作熱情的好方法。
3.出品自己的書
一個個漫畫小故事,可以組合成一本漫畫故事書。通過裝訂成書,讓學生體會到當小作家的快樂,從而刺激其產生更大的創作欲望。
三、小學語文創意寫作融入漫畫元素的反思
漫畫是時尚文化中的元素之一,它既有形象、幽默的特點,為廣大學生所喜愛。同時又兼具雅俗共存的問題,如把握不當,亦容易誤入閱讀迷途。所以精心挑選漫畫作品,為小學語文創意寫作所用,是首要的、關鍵性的一步。其次在漫畫寫作教學中,不宜過分注重漫畫技巧,而應以漫畫為導,重在激發興趣,召喚想象力,啟迪寫作。最后,在課時安排上,建議可利用社團課程的時間開展,每周安排一次,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進行,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意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盧立群.漫畫作文教學淺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6(2).
[2]李蘭所.漫畫材料作文“遷徙”導寫[J].作文成功之路,2012(2).
[3]葛三桔.淺談小學漫畫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文教資料,2016(7).
[4]莫惠華.動漫資源賦予漫畫寫作的靈氣[J].西部素質教育,2016(2).
[5]茆小梅.讓兒童在漫畫世界里與寫作相遇[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4(4).
[6]張劼圻,李常慶.體系分類法下漫畫分類的相關問題[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3).
作者簡介:謝婷婷(1982—),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教育碩士,就職于杭州市青藍小學,小學一級教師,杭州市教壇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