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摘 要:為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小學語文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從多個層面進行分層教學。詳細論述了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模式的主要優勢,列舉了分層教學模式的基本應用策略,旨在為我國教育工作者改革教學模式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應用模式
語文課程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對學生心智發育和學習習慣養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為了挖掘學生潛力,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任課教師必須確保不同層次學生都能獲得針對性的語文教育,使得學生能夠發現自身優勢,揚長避短,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主要優點
(一)能夠讓不同層次學生獲得全面進步
采用分層教學模式能夠使課堂上所有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理解、掌握更豐富的語文知識。通過任課教師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合理劃分,讓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可學到與自身學習狀態相符合的內容,進而夯實語文知識基礎,擴展知識面,喚起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優等生獲得深入學習的機會,讓學困生獲得鞏固基本知識、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時間,扭轉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模式由被動的外在強制轉變為自發主動的探索研究。
(二)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實施分層教學,能夠使學生在自身學習過程中找好目標,選對學習方法,總結學習規律和學習技巧。任課教師可基于小學語文知識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規律訓練,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印象,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學習規律,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教師指導訓練,學生主動將課堂知識有層次地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始終保持清晰的學習思路,最終提高學習效率。
二、分層教學的應用模式
(一)課堂教學目標分層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首先應當是教學目標分層[1]。任課教師必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學習目標,應確保學習目標符合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課堂教學難度不超過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求知欲旺盛的學生,應當鼓勵其在熟練掌握課堂所學知識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自主學習與課文有關的秦漢時期歷史知識;而對于學困生,教師可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確保其對基本生字知識的掌握。
(二)教學對象分層
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可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考試成績的高低劃分學生的層次,但是不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區分得太明顯,避免傷害學生脆弱的心理,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師還可針對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學習習慣進行分層,對需要培養學習習慣和開發學習潛能的學生進行教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每個學生獲得進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為學生做出詳細解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課堂指導,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學指導分層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任課教師必須定期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率進行準確、及時的評價指導,幫助學生矯正不良習慣,糾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錯誤認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鼓勵學生積極奮進、認真學習。教師必須注意不應以單一的標準去衡量不同層次的學生,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應當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指導標準[2]。例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可大膽指出其不足之處,督促該等級學生之間進行良性學習競爭;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不應一味批評,而是應當進行語言鼓勵,幫助學生重新樹立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充分肯定學生的努力,指出學生的優點。
(四)學習小組分層
任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為不同進度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換學習心得與經驗,深入討論語文問題[3],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教師還可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習小組布置相應難度的課堂作業,讓學生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難度適宜的學習任務,學生在小組協作過程中也可以發揮自身的才能,進一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例如,教師可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習小組布置持續觀察現實生活或研究課文結構與人文價值的高難度任務,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小組提出朗讀課文、學習生字的簡單任務。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可極大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滿足了教育改革要求。所以說,分層教學的應用對于新時代小學語文教育有著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任課教師應當盡快轉變教學思路,掌握分層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房亞群.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及其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
[2]吁琴.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J].情感讀本,2019(11):45.
[3]朱愛玲.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1):6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