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石
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面對農村小學學生急劇減少的現狀,通過“目標翻轉四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最終促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基于此,從翻轉課堂的理論出發,對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做了嘗試,以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數學;數學思維;農村;小班額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數學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由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城區小學就讀。為了保證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利用翻轉課堂理論來指導和改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研究過程中,以翻轉課堂理論為依托,創建了“目標翻轉四環節”教學法。“四環節”是指課前預習建構、在線交流互動、課堂探究內化和課后鞏固應用這四個相互聯系的環節。
一、課前預習建構
第一環節是課前利用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學習新知識,學生在家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新媒體以及網絡時代的顯著優勢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通過虛擬教室和虛擬教師這一令學生感到新奇和放松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前積極嘗試自主學習。在備課環節,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挖掘教材重難點的基礎上,圍繞某個知識點,通過精心設計的講解和板書,基于教學內容的呈現和信息傳遞實現從課堂到課前的改變,然后通過網絡平臺發送至學生終端,使學生提前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具有暫停、回放、重復播放等多種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微課視頻中涉及的知識點不能過多、過雜,應結合學生的學情實際和生活實際。
二、在線交流互動
第二環節是教師和學生利用網絡在班級微信群、QQ群以及教育云平臺與學生交流互動,并查看學生導學任務完成情況和課前練習完成情況。網絡中強大的信息承載能力和操作功能可以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已經將沒有理解或存在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準備留到課堂教學中進行進一步研究探索,或者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終端與教師甚至是同學展開討論交流。通過老師在網上與學生交流互動,可以了解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共性問題。當然,在網絡交流環境下,應當積極鼓勵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參與。
三、課堂探究內化
第三環節是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質疑解惑,內化知識。首先,可以分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引導學生結合重點難點內容展開討論交流,所有的未知由學生自己摸索,教師可以指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其中;其次,各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和疑難問題交流,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思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增加小組間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補足學習短板,在共同合作的環境中實現自我提升,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四、課后鞏固應用
第四環節是課后鞏固應用,拓展延伸。把知識學習吸收和內化拓展融為一體,憑借拓展練習,達到課內到課外、理論到生活實踐的教學境界。老師不僅提供教學視頻,還可以提供課后在線輔導,利用短小精悍的視頻或動畫演示,使一些原本很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生動。通過課后完成練習檢測,學生可以選擇上傳至網絡平臺,教師或其他學生可以進行查看、批閱、輔導,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完成優化和構建清晰合理的知識結構。學生在上完課之后,對于沒有理解或存在疑問的內容,可以通過在家繼續觀看微課視頻,對不懂的知識點或者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解決。當然,還可以鼓勵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信息終端自己制作簡易的微課,實現“兵教兵”,老師和家長也可以通過檢測結果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小學數學課程中一些重要的內容、方法、思想需要學生不斷地去自我消化和吸收,通過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原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從而能夠相應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了重構和優化,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注意靈活選擇,因材施教,在教學內容與翻轉課堂教學思想結合的前提下,重視過程評價,采用靈活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玉奎.數學核心素養分析初中數學課堂實踐教學[J].數學教學通訊,2018(26):66-67.
[2]王江.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整合理論[J].學周刊,2019(12):145.
注:本論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中創建翻轉課堂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成果。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