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昌華
◆摘? 要:初中歷史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適應歷史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著重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針對性、科學性教學措施的實施,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本文以七年級為例,分析了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價值,并探索了具體的培養策略,以期幫助學生形成思維能力。
◆關鍵詞:七年級;歷史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歷史教育中需將學生創新精神及思維能力的培養當作根本任務。歷史思維能力是學生對歷史問題學習、研究的能力,要求學生圍繞一個歷史事件擴散自己的思維并向外延伸。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中提高學生素質、培育智能的關鍵舉措。因此,教師需要密切圍繞培養思維能力的目標開展教學。
1七年級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價值
七年級歷史教訓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價值主要包含下述幾方面:首先,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不但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生已學的歷史知識內容,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歷史知識。該方面,基本上突出了個人記憶與理解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力度適當加強,以此促進學生記憶與理解能力的提高;其次,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可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拓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梳理、認知與內化歷史知識能力的提高,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歷史學習水平的提升;最后,七年級歷史教學中,將學生綜合素質及思維能力的培養當作重點,是遵循新課改與新課標要求的舉措。該背景下,通過思維能力訓練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七年級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2.1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當學生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之后,自然會產生更高的學習積極性,此時課堂教學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多樣化教學方法,能夠活躍學生思維,而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當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并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美妙動聽的音樂、引人入勝的故事、饒有情趣的民謠、幽默動人的漫畫等,這樣一來學生在每節課堂中都會產生不同的感覺、體驗,且會收獲新的發展,興趣更濃厚、思維狀態更活躍,且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產生。如在《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教學中,筆者采取了故事導入的方式,即“古代變法法令推行之前,有個改革家擔心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便將一根高三丈的木頭樹立在城南門,并給出‘能將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十金的獎賞。這一獎賞吸引了很多人民,但卻沒有去搬的人,僅是在圍觀。隨后,改革家給出了五十金的賞金,總算出來了一個人將木頭搬至北門并取得了賞金”。故事講完后,筆者詢問學生這位改革家是誰,學生迅速給出了商鞅的答案。而后,筆者再次詢問學生商鞅是什么樣的人、實行變法的緣由、變法內容及結果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而學生在聽到問題之后興趣盎然,爭先思考、討論問題。這樣一來,不但完成了知識內容的教學,同時也教育了學生思想、提高了學生分析能力,教學成果顯著。
2.2依托問題情境訓練思維能力
七年級歷史教學中,豐富的問題情境同樣能將學生探知歷史知識的欲望引發,有利于學生內在驅動力的增強。所以,教師應以歷史教材內容為根據,合理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在教學《三國鼎立》這一課時,教師可在多媒體設備的運用下播放相關畫面,將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袁紹、赤壁之戰中以多敗少輸給孫劉聯軍的畫面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此時,筆者適時提出問題:曹操以多敗少的原因是什么呢?從中是否得到啟示?而在師生一同探討之后順利得出了“孫劉聯軍采用了得當的火攻戰術,充分利用了地理、氣候條件。而曹操官兵來自北方,水土不服且不善水戰,戰術失誤過于驕傲自滿”的結論,并得到了“應隨時保持謙虛、謹慎作風,善于觀察、思考,重視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方可戰勝強大敵人”的啟示。依托此類教學方式,通過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將學生思維激活,引領學生探索歷史事件,不但能推動學生歷史知識理解與解釋能力的提高,且還有助于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培養。
2.3多角度切入,培養辯證思維
歷史屬于客觀的已發生的事實,為了保障學生看待歷史時能夠保持客觀,就必須將辯證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引領學生看待同一問題時立足于不同角度,這樣就會產生區別顯著的效果,能夠幫助學生對歷史產生直觀理解與感受。當做到客觀與全面之后,便可將真正的歷史規律總結出來,收獲的歷史啟迪也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秦始皇功過的辯論》教學時,筆者在詢問學生對秦始皇的功與過的看法時,基本都認為他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秦律、北筑長城、開發南疆等等,為我國今后文化的發展與祖國統一奠定了牢固基礎,所以可以忽略其過錯。然而,在辯論秦始皇功過時,顯然不能單從一方面進行,歷史事件結果的產生肯定有原因的,然而該原因通常深刻而又復雜,無法通過簡單的一句話進行概括。對此,為達成學生辯證思維培養的目標,筆者引導學生組成兩個對立小組,從功大于過、過大于功兩方面展開辯論,用辯證思維分析秦始皇的功與過,培養學生辯證思維。
3結語
當前時代下,社會各界逐漸提高了對人才思維能力的重視程度,同時新課改中也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采取創設問題情境、轉換切入角度等多種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與培養。
參考文獻
[1]陳光友.中學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研究[J].中外交流,2019(08):175.
[2]夏候丹.關于中學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10):184.
[3]徐曉鳳.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