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剛
摘 要:時代的不斷發展促使各方面意識在不斷加強,近幾年來,人們的運動意識不斷濃厚,隨著新課改進行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國家大力提倡全面發展,對體育課程愈加重視,核心素養作為當下較火的名詞出現在人們視線當中,并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因此本文以足球課為切入點,旨在通過足球課對高中體育核心素養的影響進行分析,期使能加強人們對體育核心素養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體育;足球課;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6-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75
時代在發展的同時,對于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新課改的實行,將教育的重心轉移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目標上,教學工作者要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同時傳達給學生正確的教學理念,幫助其形成準確的學習方式。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出,主要是為與教學改革中提出的要求相匹配,以體育技能為基礎,促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以提升,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高中階段開設的足球課,主要是普及基本的足球知識,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有效引導,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
一、體育核心素養概念闡述及其所含結構
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提高了學生素質方面的要求,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成為當前教學工作者予以重視的問題,也是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終要完成的重點教學目標。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新課改形成最重要的素養,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核心素養的養成應當給予充分重視,將其重要部分貫穿于足球教學的整個過程,將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提高作為教學重點予以實施。此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到的素養結構主要包括健康與體質、體育技能、體育社會情感三方面內容;體質主要是指人的運動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通過一定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與健康,體育技能作為構成體育核心素養的關鍵,體育社會情感是指作為人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作為社會化人員需要具備的另一體育核心素養。
二、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加強足球教學的做法
1.因材施教。運動能力的強弱與否因人而異,根據每個學生生長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加之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導致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存在較大差異,每個學生對足球的了解程度、體能要求,理解等各方面因素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所以,教師在進行足球知識講解時要因人而異。此外,足球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足球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若要采用傳統教學法會導致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一節課結束以后收獲甚少,運動能力弱的人無法適應教學節奏,因此,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因材施教在足球課教學中十分關鍵,教師根據訓練內容的強度對學生采取“區別對待”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高一階段主要讓學生對足球的相關內容進行大致了解,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保證課堂實施順利的助力劑;此外,在興趣的基礎上進行足球基本技術的講解,如何運球、接球,讓學生對足球的比賽規則有所熟悉,高二階段加強技術的訓練,主要以射門技術、傳接球技術和頭頂球技術等基本功訓練為主,進行個人進攻戰術和局部進攻戰術的講解,通過班級聯賽的形式,對足球比賽規則進行細致的了解;高三階段以提升團隊能力為主,學習個人防守戰術、整體防守戰術、射門和守門技術,提升整體實戰水平。
2.鍛煉體能素質和思維敏捷性。在足球課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體能素質與思維敏捷性予以關注。在實際教學中為保證學生學習足球的熱度不減,教師要靈活的掌握課堂教學方式,足球課的教學區域本就很靈活,教師通過設置小游戲完成足球課教學,某地區教師在足球課教學過程中設置“你追我趕”的游戲,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8人,挑選出兩名學生,一名負責跑,另外一名同學追,剩余學生圍成圓圈,在跑的過程中隨意選擇替換位置,被替換的同學接替前面同學繼續跑,直至跑的同學被抓住,游戲結束,毋庸置疑,這種游戲的設置對提高學生的體能有明顯的好處,此外,保證參與游戲的學生注意力集中,一旦被替換迅速做出反應,對其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有重要意義。
3.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在足球課上努力為學生制造較好的課堂氣氛,以此增加學生對足球的熱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為最終形成理想的教學效果奠定前提。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較為成熟,繁重的學習任務致使他們內心對體育課極其渴望,教師進行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讓學生在身心得到充分放松的情況下主動進行足球運動,與此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足球課的教學方式靈活,但并不意味著足球課不重要,足球課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其他學科。教師努力為足球課的課堂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要充分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與教師形成良好的默契,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工作,同時加強自身身體素養的提高,充分將體育核心素養的表現融入其中。此外,教師必須充分明確,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師生之間彼此形成默契是營造課堂氛圍的最終呈現形式,課堂氛圍達到預期所想,足球課也達到預期所要的效果,學生體能鍛煉最終取得一定成效,距離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4.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足球課開展效果的好壞與否與教師有直接關系。教師的耐心程度對提高學生足球專業素質和運動素質有重要影響。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教師要通過培訓、進修等多種渠道進行專業素質的提升,以此達到高中足球教學的要求。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下,任何學科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這一科重要,另一科不重要,作為足球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責任,傳授足球知識的同時,不應忽略學生德行的教育,學生正處高中階段,也是成長較為關鍵的時期,因此,在進行足球訓練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對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做品行高尚的人,其次是專業知識的傳授,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三、足球訓練對體育核心素養的影響
1.對體能方面的影響。足球作為當下較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尤其是深受高中生的青睞。經常進行足球訓練,一方面能夠促使自身體能的提高,此外,對改善呼吸系統等器官功能具有較大益處,能夠從整體上保證學生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長時間進行訓練,身體會變得輕盈靈活,身體狀態會發生顯著變化,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教師正式進行足球教學之前,讓學生進行適當的熱身,一方面避免劇烈的運動量造成身體的不適應,另外通過熱身增強活力與耐力,在足球訓練開始之前,首先進行短距離的往返跑接力比賽,讓學生的筋骨得以舒展,保證學生訓練的熱情,對學生內在的潛力進行激發,教師適當抓住時機,當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將學習的重點轉向足球訓練當中,適當的熱身活動是學生進行足球訓練的重要步驟,為學生進行科學訓練做好前期鋪墊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2.對技能方面的影響。進行足球運動,體能要求是基礎,掌握技巧是關鍵。足球是一項既考驗體力又考驗智力的益智型運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技能的講解,所謂的足球技能是指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實踐,使得身體靈活性、觀察能力得以提高的一種能力,并因此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能與素養。例如,在高二階段學習《足球腳內側傳球》這節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在踢球過程中,用腳的哪個部位運球、傳球最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因此,在踢球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運球,還需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實踐,不斷嘗試用腳的不同部位進行運球,傳球,在反復的嘗試中運球、傳球的技能得到提升,最終得出的結論不一,有部分學生認為通過腳內側傳球控球效果最好,另一部分學生表示傳球時需要先將腳弓打開……在不斷的實踐與體驗中,不論結果如何,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思考,技能得到有效提升,益智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
3.對體健方面的影響。體育課程設置的目的是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奠定基礎,究其根源是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踐行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促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足球課的開展一方面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質,另一方面能促使學生思想道德與體育修養的提高。眾所周知,足球運動并不是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完成,需要團隊之間互相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團隊成員的默契,溝通配合都是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體現。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足球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與道德品質。簡言之,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踢球的基本技能,還要讓學生在學習壓力得到釋放的同時,關注個人身心健康發展。
四、結語
素質教育的推行歸根結底是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學生擁有健康的體質、良好的運動能力、明確體育課程設置的意義,重視自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教師加強對學生健康意識的關注,不斷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全面貫徹體育核心素養觀念的落實,與此同時,教師應專注于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不斷尋求進步,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為將學生打造成綜合型人才而努力。在全民健身觀念愈加強烈的今天,體育課程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教師應以培養學生運動意識為基礎目標,以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最終目標,推動足球教學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金標.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2(4).
[2]侯學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2).
[3]劉鵬.進一步提高對校園足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N].中國體育報,2010-12-28.
[4]顏韋韋.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足球教學方法探析[J].運動,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