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元龍
[摘 要]立足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踐,從“隨文練筆”“思維導圖”以及“自主評價”三個方面入手,針對有助于顯著提升與優(yōu)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益的有效方式方法進行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隨文練筆;思維導圖;自主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25-0092-02
就目前來看,由于未得其法,不少小學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活動質量較低,學生們也難以獲得寫作素養(yǎng)與能力的有效發(fā)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陷入了較為尷尬的處境。我在自身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注意到了這一情況,并積極嘗試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取得了豐碩的寫作教學效果。以下,我僅結合自身語文寫作教學實踐經驗,對此進行闡述與歸納。
一、隨文練筆,提升寫作教學效益
隨文練筆,是指在課堂上跟隨課文所進行的較短篇幅寫作的一種形式。隨文練筆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其與課堂上所學的課文內容密切相關,是很好地將學生們所閱讀到的內容與其寫作緊密聯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新形式。鑒于隨文練筆的開展不囿于具體的語文寫作活動之中,而是在語文課堂上抽出一部分的時間便可以有效組織與開展,因此,其不失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巧妙利用時間資源帶領學生們進行寫作,提升學生們寫作質量的一種有效方式。
例如,在閱讀了《落花生》這一文本之后,我便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寫出自己閱讀與學習這一文本之后所獲得的認識與看法。像有的學生寫道:“雖然花生是長在地里,別人看不到它,但是它卻默默無聞地生長著,長熟了之后為人們提供多種不同的食用方法。從花生的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做一個像花生那樣對別人有用的人。就像我們的解放軍一樣,他們默默無聞,但卻用自己的身軀守衛(wèi)著我們這個國家的安全;還有我們的農民,他們用自己辛苦的勞動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糧食,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吃飽飯、吃好飯……我們應當像這樣的人學習。”有的學生寫道:“在閱讀《落花生》這一課文的過程中,我聯想到了自己,我的成績在班里算是比較不錯的,周圍的同學也愿意問我一些題目,可是,我總是害怕萬一教會了別人,都考得好了,我的成績不就顯示不出來了嗎?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每當有人問我題目的時候,我總是借口不會不愿意解答。現在想想這是一種多么自私的行為呀。對比落花生默默無聞卻對他人非常有用的特點,我有些羞愧。我決定以后自己認真學習的同時也積極幫助別人,做一個像落花生那樣對別人有用的人……”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閱讀感受與體會,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寫出的練筆更富有真情實感。如此一來,借助隨文練筆這一形式,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也便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思維導圖,提升寫作教學效益
我在自身的語文寫作教學實踐中觀察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寫作持有較強的抵觸情緒,且寫出來的作文雜亂無章、框架極為散亂,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生們在寫作之前未規(guī)劃好寫作結構,拿到題目之后便直接開始寫作,想到哪兒便寫到哪兒。這種寫作方式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合理的。
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我在自身的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之中便有意識地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圖文并茂、框架層次清晰的思維發(fā)散軟件幫助學生們梳理寫作的思路。例如,在某次以“順敘記事文”為主題的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利用思維導圖軟件為學生們呈現了順敘記事文的思維導圖, “事情(順敘)”作為整個思維導圖的核心關鍵詞位于左側,其向右延伸開來三個小的分支,依次為“起因”“經過”“結果”,且“起因”通過一個向下指向的小箭頭指向了“經過”,“經過”通過一個向下指向的小箭頭指向了“結果”,如此一來,“順敘記事文”的寫作框架與結構便清晰地呈現在了學生們眼前。參考這一框架結構,學生們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延伸。像其中一名學生將思維導圖的核心關鍵詞改為“讀書故事”,“起因”改為“媽媽讓我兩分鐘之后關掉水龍頭”,“經過”改為“我光顧著看電視了,忘了關掉廁所的水龍頭”,“結果”改為“等我想起來之后發(fā)現廁所的地上到處都是水,媽媽也批評了我”。如此一來,一篇文章的寫作就在一幅簡單的思維導圖的呈現下變得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起來,學生們在寫作時不至于忘了應該寫什么,而是能依據這幅思維導圖有步驟、有計劃地按照既定好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順敘記事文的寫作。最終,該名學生在解決了寫作無思路、無頭緒的難題的同時,還使得所呈現出的作文質量較高,這便是借助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效率與質量進而提升寫作教學效益的有力體現。
三、自主評價,提升寫作教學效益
在以往的寫作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很多時候學生們寫好提交的作文,教師囿于時間與精力的限制,難以做到對其一一地細心閱讀與批注,對此,不少教師要么草草給學生的作文打出一個分數,要么簡單地寫“閱”代表已看,但這種毫無價值的評價難以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教師對自己所寫作文的批改與評價,更有些學生在作文重新發(fā)下來之后便將其丟到一邊,試想這樣的作文評價機制與模式如何促進學生們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升與發(fā)展呢?
針對這一情況,我在自身的語文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便有意識地引入了學生們自主評價的作文評價新模式,其主要分為“學生對自己所寫作文進行評價”以及“學生們相互對他人所寫作文的評價”。像學生們在寫好文章之后,先自己認真閱讀,看看所寫文章的格式是否正確,書面是否干凈,是否有錯別字,是否有語句不通的地方,等等,這些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學生們只需要認真閱讀自己所學的作文便能做到發(fā)現,以此為基礎學生們再進行自我評價。在學生們進行了自我評價之后,接下來我還會鼓勵學生們相互之間交換作文,對他人所寫好的作文進行認真閱讀與客觀評價。在相互交換作文進行認真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往往能以“第三方”的視角去感知他人所寫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比如,是否圍繞中心選擇了恰當的寫作材料,審題、立意、構思等方面是否很好地體現了整篇作文的主題,等等。這樣學生們既能發(fā)現別人所寫作文的優(yōu)點與不足,又能反思自己所寫的作文的缺陷以及如何才能寫得更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評價的方式能留給學生們更深刻的寫作評價體驗,而這些都將使得他們能積極參與到作文評價活動之中,并從中獲得寫好作文的豐富體驗。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之于提升寫作教學效益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寫作水平及其能力對于學生們整體語文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來講占據著極大的比重。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便會高度重視寫作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在日后的語文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將會圍繞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水平及其效率的方式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與探索,以不斷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新形式,切實推動學生們語文寫作水平及其素養(yǎng)的進步與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 賈玉萍.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8(16).
[2] 馬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明日風尚,2018(5).
[3] 呂佳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