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軍
摘要:隨著新型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大力推崇,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初中是學生提升各項思維方式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鍛煉各種綜合能力的主要階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深感肩上的重責大任,將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教學方式。班級的整體課堂氣氛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教師也能夠在這種教學環境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 初中教學 物理課程 高效課堂
初中生的學習經驗是較為匱乏的,學習能力也處于有待開發的階段。而物理學科是一項具有強烈理科思維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還需培養自身的抽象思維習慣。但是很多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依然喜歡運用具象化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則總是抱有一知半解的態度。為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積極制定具有實際效果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從根本上來了解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價值。
一、教師應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授課
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之所以沒有取得既定教學成效,其基本原因在于教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創建課堂環境,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中并不能夠獲得學習物理知識的快樂,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也無法得到顯著提升。因此,物理教師一定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具體需求,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進行電子課件的制作,并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其播放出來。比如,教師在講授核能的有關知識時便可以積極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由于核能領域的知識距離初中生的實際生活較為遙遠,教師如果僅按照書本上的要求,按部就班地授課,學生將很快失去聽課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正式介紹核能的相關知識前,便應該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核能運作的具體原理以及核能應用于國家軍事方面的紀錄片或者是科教片播放出來。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達到了一個峰值,教師再繼續進行理論知識講授的時候,學生也會耐心聽完。教師的教學效率可以因此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物理課程的理論知識對與學生而言是較為繁瑣且枯燥的,教師在講授基礎知識的時候沒有進行教學理念的革新,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傾聽物理課程的耐心。在這種教學現狀下,教師需要積極進行自我反思,更改原有教學觀念。實際上,物理知識當中的很多重要結論都是通過生活中的現象得以發現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也要秉持著這種思想,在講課之前需要將知識點中的主要內容和核心內涵進行拆解,并將其中的精華思想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現象進行有機結合。比如,教師在講授關于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相關物理知識時便可以積極引用這種授課方式。教師在講課前先不要著急將所有的知識點進行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家中的帶來一個放大鏡,讓學生利用其觀察書本上的文字,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要求學生不停變換放大鏡與書本之間的距離。學生便可以明顯觀察到放大鏡放大物體的能力會隨著與被觀察之間距離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的,當放大鏡與被觀察物體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定范圍內,鏡中呈現的影像會越來越大,但是當放大鏡的距被觀察物體過遠時,鏡中會呈現倒立縮小的影像。此時,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觀察到的這個現象作為切入點,具體講述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學生也會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置于課堂當中。教師的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三、教師應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探究物理問題
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人,在進行基礎知識講授的時候,教師需要重點解答學生真正關心的問題,并讓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因此,教師需要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每個組的平均物理成績需要維持在相當的水準,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為組長。同齡人之間的思維方式是較為相近的,在進行問題交流的時候也不會存在更多的隔閡。學生能夠在這種教學方式的熏陶下及時發覺自身存在不足,也能夠發現其他學生思維當中的閃光點。比如,教師在講授物態變化這一課程的時候便可以積極利用這種教學方式。由于物態變化的幾種形態和概念有相似之處,學生如果不親自進行問題的探究,將很容易將知識點的核心內容混淆。但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能夠快速指正組員存在的錯誤,學生對于別人善意的提醒也能夠具有更多的印象,教師的教學效率便可以得到明顯提高,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也會更加活躍,并在班級內部形成隱性的凝聚力,班級整體的物理城市都會有所提升。
四、教師結合多種教育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容的廣度以及深度
對于高質量的物理課程而言,如若教師僅僅使用過去的教育教學手段以及方式方法,導致物理課堂活動較為乏味以及單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以及環境當中進行學習,難以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水平以及能力,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可持續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當前的初中物理課程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保證教學成效,要將多樣性的教育教學手段有效整合起來。比如,實驗方式方法、演示方式方法以及探討方式方法。經過實現課程資源內容的全面合理運用,保障課堂活動的豐富性以及多樣性,有效拓寬學生實際學習的深度以及廣度。也就是說,經過多樣性教育教學手段與方式方法之間的有效整合,保證物理課程活動的順利進行。對于教師而言,一方面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面需要將多樣性的教育手段與方式方法運用其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該課程的實際學習以及探究活動當中,讓他們學習以及掌握更多的課程知識內容,推動他們的整體發展。
五、加強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
物理課程主要將實驗活動當做是關鍵,大部分物理定律主要來自實踐活動,并且在不斷的實踐活動當中得以驗證。對于處在初中時期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好奇心比較強,并且具備好動心理,面對外界新鮮的事物充滿熱情以及深入探究的欲望。所以在當前的初中物理課程實際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使用演示實驗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其中感知到物理規律,并且感知到成功,有效提升他們的成就感以及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初中生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感受物理課程,并且喜愛與青睞物理學科。值得重視的是,學生在實際參與物理實驗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保證自身引導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應該展開科學合理的點撥,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鼓勵活動當中,讓他們感知到成功帶來的愉悅感。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有關實驗活動的時候,應該為他們準備相應的器材設備,讓他們自主進行設計,并且獨立參與到相關的實驗活動當中。在學生具體操作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觀察,及時找出學生實際操作并不合理的現象,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問題。在此以外,教師也應該針對學生所提出的物理問題進行仔細的回答,讓他們主動投入到物理實驗活動當中。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生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習熱情以及激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活動當中的能力。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趨勢,沖破原有教學思維定式的禁錮,從多個角度出發為學生創建出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挖掘自身的潛能,教師也能夠收獲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這樣,教師的授課效率才能夠大大提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物理領域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俊清.探微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65.
[2]楊宗強,劉洪芝.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56-57.
[3]莊玲.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J].學周刊,2019(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