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數學思想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其次從做好課前預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教材滲透數學這門學科思想、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滲透數學思維等三方面,來論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重要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前預熱;獨立思考
初中數學作為一個整體,不僅是高中幾何、代數、數理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并且?guī)椭鷮W生樹立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對學生的一生成長發(fā)展都啟到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初中教師在講課的同時,要將數學這門學科的思維模式和數學思想貫徹到同學腦海中,做到真正的學有所用。
一、數學思想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一)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數學建模、分類討論等團體活動,不僅可以確保課堂教學效果,更能夠使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提高,從而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強烈的興趣。同時,數學不僅涉及一些原理公式,在金融、生活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讓學生自愿、自覺的探索數學精神。比如,在生活中,有許多學生因為喜歡上數學學科,從而自己發(fā)現所有學科的共通點,進而在其他學科方面,也取得卓越進步。
(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對人類發(fā)展產生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一些疑難問題的解答、基礎概念的講授、解題思路的靈活運用,可以加強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不盲從權威,愿意自己在不斷的探索中,解決一些疑點和難點。比如,二次函數學習中,y會隨x的增大而增大,隨x的減少而減少,就體現出變化和對應的思想,掌握了這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發(fā)現生活中的規(guī)律[1]。
(三)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的問題
很多人喜歡抱怨,數學的學習過程特別艱難,其實,難的根本在于很多人沒能很好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比如,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層次上,解題始終不能了解出題人考的關鍵點,孤立看待每一道題,缺少舉一反三的能力,解題效率低,解題過程不規(guī)范,解題錯誤太多等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字之美,數學的豐富性,從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入手,比如織毛褲需要的針線數、生產零件時要計算出的大小、樓房的高度、買菜需要多少斤數等等。讓數學和生活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數學思維,讓學生很容易對數學問題豁然開朗[2]。
二、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維的方法
(一)做好課前預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需要在課堂上,通過開展活動以及提出問題等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其實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如果可以讓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功課,并且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讓學生來講解難題,公式定理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嘗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讓學生養(yǎng)成對數學有興趣的習慣后,教師可以將重要的知識點和興趣進行聯(lián)合,比如說,通過擺放數學模型,組織小范圍的數學競賽,讓學生之間來觀察、分析、操作、并且認識簡單的數字規(guī)律。并且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的形式,將理論性、概念性、復雜性的知識簡單化。既要教會知識,又要注重數學學科的思想同解題方法,增強對學生思維的訓練。
(一)分析教材滲透數學這門學科思想
初中數學教材不僅包括一些概念,例子,更隱藏很多數學這門學科的解題方法,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要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認真的分析,將數學思維和教學目標進行深度的融合,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抓住數學知識的一些要點,更要總結出一些數學方法,比如在二次函數y=ax2+b+c的圖像中,求a,b,c的取值范圍,在向學生講解中,要將抽象思維和觀察圖形相互結合,用正確的解題思路來獲得正確的答案。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要總結出“加減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的共同點,即化歸方法,并且由這種方法來推廣到n元,這樣的解題策略不僅讓學生學會當下知識,而且具有強烈的普適性。將陌生,從沒有接觸過的試題變成熟悉又輕車熟路的題型。真正掌握到解題的精髓后,當學生有一天從校園來到社會工作,也可以用化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二)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滲透數學思維
初中生因為壓力大,課業(yè)負擔比較重等原因,在身心兩方面容易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教師幫助學生樹立一門學科的思維體系,對于緩解課業(yè)負擔,并且加深對這門學科的理解,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有著重要作用。眾所周知,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緩慢過程,需要平時的大量練習來積累出經驗和方法,而數學知識體系的確立,可以幫助學生們減少不必要的做題任務量,有助于同學們尋找出不同數學概念,數學定理和數學公式的共同點,舉一反三,教師在教書過程中,要努力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效果和質量。
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教師希望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向同學們滲透數學這門學科的思維方法,不僅要考慮到數學教學的最終意義和目的,更要考慮到每一位同學的性格特點,并同實際情況相互結合,以便選擇適合的數學講解方案。在此基礎,教師還可以用數學導入、分層教學、情景交融等方法,在潛移默化的思想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探索真理的好習慣,繼而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添丁.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J].學周刊,2020(23):43-44.
[2]劉金萍.“預習導學”環(huán)節(jié)下,數學導入方法的問題與反思[J].學周刊,2020(2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