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茂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夠更好的進行數學教學反思已經成為當前高中數學教師比較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教師需積極轉換教學理念,有效結合高中學生性格能力特點因素,制定出對應教學策略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更有助于學生數學成績及核心素養進一步提升,實現良好教學成效。本文結合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具體闡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新課程背景;現狀
高中數學教師需摒棄以往枯燥教學形式,與時俱進創新教育理念,綜合考慮到學生個性特點及學習理解能力等因素制定出對應有效教學策略方法。既可以契合學生天性特點,活躍教學氛圍,又極大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提升,培養出全方位素質人才。
一、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現階段,部分高中數學教師沒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還應用著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一些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也未能有效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特點因素,課堂上沒有和學生展開積極互動交流。忽視了學生教學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氛圍也得不到良好改善。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成績及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無法良好踐行數學教學成效。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析
(一)將教學內容與微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摒棄以往陳舊單一的教學形式。將教材內容和微課教學活動有效結合起來,以更好的契合學生個性特點,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課堂知識點,顯著提升其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及核心素養,良好踐行課堂教學實效。
譬如,當數學教師教授至《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應用》知識點時,就良好的將微課教學應用到課堂中。課堂開始,教師以回憶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之前學習過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相關知識,進而延展到利用其解三角形應用例子。如教師引導教授學生在解決斜三角形方面應用習題的過程中,就一定要認真理解習題大意,區分未知及已知并依此畫出對應示意圖。其次,再依據已知的條件和最終求解目標,將求解量和已知量歸結在相應三角形內,構建解斜三角形數學模型。最后,依據正弦定理或者余弦定理來正確得出最終數學模型解。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向學生們闡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廣泛應用價值,可以幫助人們良好測量解決實際不能到達的高度距離數值等。教師利用這種生動互動形式,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參與熱度,使課堂教學氛圍不再枯燥;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探究意識,顯著提升其學習成績及數學綜合素養,滿足了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需要。
(二)復習課堂上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已學知識點
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已學知識點的梳理鞏固亦是教學環節中關鍵要素。高中數學教師需積極轉換教育理念,以生動風趣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梳理鞏固學過相關數學知識,并遵循由淺及深、循序漸進的總結順序。復習課堂上,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想之前學過的重點知識內容,幫助其進入良好的復習情境。待初步復習總結后,數學教師對其進行了遺漏補缺,將日常學習解題中學生經常反復出現的錯誤重點標注講解,以踏實學生數學知識基礎,并使其在面對其它類似習題類型時達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的良好實效。與此同時,教師根據復習課堂上重點闡述知識點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綜合習題,要求學生在課后認真解答,并在審題做題過程中良好的梳理對應知識點,更好的提升其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還如,數學教師可定期在課堂上組織相關數學知識競賽,并給與最終優勝者一定的物質獎勵。
(三)課堂上積極開展互動教學活動
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創新教育理念,在實際課堂上多組織開展互動教學活動。才能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加強師生、學生間情感溝通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實現互動教學實效。譬如,教師可以多借助學校的多媒體功能教室,利用其直觀、生動的演示效果,更好的闡釋教學知識。教師在課前會依據要講述內容設計出對應的多媒體課件系統,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相關知識。正式教授時,教師還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環節中,并踴躍回答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大膽說出個人的解題思路。還如,教師在課堂上以知識競賽的方式,設定一定形式的物質名譽獎項。通過這種形式引發出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培養提升其數學探究思維,增進師生情感密度。數學教師可以每周選定一節課時作為數學競賽時間。競賽時間為40-50分鐘,主要分為筆試和口試兩個環節。班級學生不僅要答完筆試題目,還要進行之后的口試競賽,最終取綜合成績最高者為冠軍。數學教師通過開展別開生面的互動教學引導模式,既改善了課堂學習氛圍,增進師生、學生間互動交流頻率,又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問題探究意識,全面促進學生數學成績和綜合素養提高,有效踐行了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四)成立班級數學學習網絡小組
教師可以利用便捷的網絡方式,以班級為單位組建一些數學學習群組。不僅可以平衡學生間成績差異,更培養了學生新時期信息意識,加強了學生間互動交流程度,將枯燥呆板的數學學習轉化為生動有趣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們由畏難抗拒學習數學,到真心喜歡上數學學習,并且能實時有效的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難點,顯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數學知識掌握程度。
(五)開展小組形式作業評改活動
數學教師在講評課上,不僅要為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更要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通過小組互動形式來促進講評實效。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完成作業習題講評后,可以將班級學生依照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科學劃分為5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講評活動。即在良好掌握教師之前講評重點后,學生以自己理解后的語言為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講評。小組每位成員都有講評的機會,并且還可以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一時間,教室內的學習氛圍異常活躍。教師不時會巡視旁聽各小組成員間的習題講評內容,對于其中獨特見解給與充分肯定,針對講評中的不足也給以積極引導指正。最后,教師鼓勵各小組成員間評選出各自的講評標兵,同時要求這幾位講評標兵分別到講臺上為學生們進行習題講評。數學教師通過這樣別開生面的教學互動形式,不僅有效契合高中生求知欲、好勝心強性格特點,更增進了師生間、學生間情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良好鞏固已學知識點,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綜合成績及核心素養,從而培養出具有全方位素質的新時期人才。
(六)從測試及作業中歸納錯誤資源
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知識講授,還要側重從日常測試及作業評改中找出、歸納經典錯誤資源。利用這些學生易出現的錯誤問題,及時糾正引導學生的數學解題思路及方法,避免學生走彎路。學生在進行作業及習題練習中,是會因馬虎或者思路偏移而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不要一味指責學生的錯誤,而需有效利用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錯誤習題,為學生進行重點講解指導。使學生再面對類似題型時不會出現同樣錯誤,更好的掌握對應知識點,進而體現出錯誤資源的價值效應。平時教師在批改學生的數學作業及測試試卷過程中,會發現很多錯誤。教師將這些錯誤點歸納整理,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幾類錯誤題型,進行重點耐心糾錯講解;待學生理解掌握后,再設置出針對性的專門試卷。這樣不僅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問題,更能確切了解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實際掌握情況。此外,數學教師還要求學生把日常作業及課堂習題練習中出現的錯題,都歸納整理在專門的錯題本上,并在下面寫下正確答案,也可以記錄教師沒講過的解題思路,待課堂上課時與教師求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首先簡述了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狀況,隨之論述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探究。素質教育環境下,數學教師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方法,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差異開展實行多元化、互動性教學活動。因材施教、快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及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但漢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性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2(9):157
[2]蔡乃慧,張一鳴.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的實踐反思[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15(9):194
[3]俞益鋒.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速讀(下旬),2018,16(12):53
[4]毛曉蓉.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19(78):62,64
[5]謝寶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策略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17(24):39-40
(宣漢縣南壩中學,四川 達州 63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