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以及學習節奏也在不斷地加快。隨著知識更新的不斷加速,過去那種精細緩慢的閱讀方式也就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學習需要,這就使得人們對于閱讀速度有著新的要求與需要,面對這樣的形勢,筆者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平常語文教學經驗,提出小學語文中的“五步教學法”,這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精彩賞析、主題拓展這五個步驟。本文以課本中常見的閱讀片段為案例,將“五步教學法”實際應用進行展示,來分析和闡釋它的作用與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五步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55-02
前言
在小學階段,如果語文教師想要在兩個課時的教學時間內,教完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就會顯得異常的困難,因為在傳統課堂上,一般會用一節課來進行全文的略讀,也就是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緩慢領悟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但拖延教學進度,而且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思維的發展。而群文閱讀則是顛覆傳統教學模式,一改往常學生那種自由無序的閱讀狀態,同時在堅持訓練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能夠極大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今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下文中,筆者將結合一些教學案例,介紹如何利用“五步教學法”進行課堂講授。
一、第一步,主題回顧
所謂主題回顧就是在正式講課之前,教師首先需要花幾分鐘帶領學生回顧一下與本節課主題相關的幾篇其他文章,讓學生自己歸納出主題,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長此以往下去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歸納概念也是語文考試閱讀理解中常見的題型,因此,這種練習方式也能夠提高學生在這方面題型的解決能力。 比如,在進行教學“歌頌真善美”這一群文主題閱讀中,筆者用《一雙運動鞋》、《雨中的花朵》這兩篇小小說來舉例,引導學生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進行文章內容的歸納,具體設問如下所述:
師:同學們,《一雙運動鞋》這篇文章大家有提前閱讀過嗎?在自己預習的時候,能不能先思考如下幾點問題(具體問題可以板書或者利用PPT的形式展現):
1.《一雙運動鞋》這篇文章的中心角色是哪兩位?
2.文章中第一人稱主要做了一些什么呢?另外,他又為威廉叔叔做了一些什么呢?
3.最后,威廉叔叔又為文章中的“我”做了什么呢?
師:好了同學們,你們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大概講述一下本篇文章的故事情節呢?
本篇文章(一雙運動鞋)所提到的人物角色較多,除了小女孩以及威廉叔叔,還有小女孩媽媽,售貨員等,語文教師應該要提示學生抓住核心人物,理清文章脈絡。在這一步教學中,筆者舉了小說的例子,旨在讓學生理清思路,知道主要人物以及情節,最后用概括的方法來對文章內容進行講述。在這種上課模式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比于之前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如今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整個課堂之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變得更加集中。
二、第二步,閱讀概覽
筆者常用的一套閱讀教材是《群文閱讀·新語文讀本》,同一主題下,有多篇不同內容的文章,相互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分別有作家、體裁、表達形式、人文主題等多種形式的分類,這套閱讀課本中有多篇國內外的優秀文章,同時又依照一定的標簽,來進行編排。與第一步的主題回顧相比較,這種方式會相對簡便,目的是讓學生看到文章題目之后,就能迅速進入文章內容,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以及主要思路。雖然一開始大多數學生看完題目后并不能馬上進入到文章內容之中并理解其中的大概內容和主要思路,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多數學生就已經能夠掌握到這種閱讀方法,他們的閱讀速度和效率也在不斷提高。
三、第三步,片段分享
在整個課程教學中,片段分享是一節閱讀教學課的主要部分。在這一環節中,語文教師要做的工作就是營造對話的氛圍,創造共讀的環境。教師應該鼓勵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讓同學們敢于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向大家講出來,分享自己的感悟感想,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班級學生的閱讀素養,而且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但是由于不同學生的生活經歷、學習能力、閱歷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差異,因此他們對于同一篇文章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作為教師,應該尊重這種差異性,給不同的學生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比如,在教授“生活的啟示”這一主題群文閱讀的時候,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釣魚的啟示》、《落花生》等同一主題文章,因此知道了勇氣和價值的啟示,對新文章的學習有一定的感悟與理解,這時教師便可以調出另一篇文章《草原野花》。當然,這篇《草原野花》需要老師提前布置下去,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同時做好閱讀筆記。等到正式開課之后,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同桌間交流,再進行前后小組交流,最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來談一談自己的感想感悟。這樣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自己發現生活的啟示到底是什么,從而自發地去熱愛生活。比如《通往超市的道路》,通過這篇文章同學們可以體會到,面對難題的時候,不應該退縮,這種方法行不通,可以換一種方法,最終總是能夠得到解決;而《草原野花》這篇文章,則是教會學生要懂得珍惜,還有就是自己有時候認為的善舉,其實可能會傷害他人。另外,也教會學生在與他人相處時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懂得珍惜和保護自己所喜歡的人或物。
教師在群文閱讀的片段分享中,主要擔任的角色是組織和引導,而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除了要將自己的一些見解以及比較難的一些知識點講述給學生聽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多思考、多發言、多分享。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做好一個旁聽者,在學生進行感想發言之后,要適當地予以點撥和補充,并對學生進行熱情的表揚,鼓勵學生今后更加積極的思考和發言。長此以往,這樣的課堂將會慢慢地變得更加有效率,并更加充滿靈魂。相比較傳統的閱讀教學,雖然可能比不上前者的精彩,但是開放式的課堂往往會讓學生更喜歡,上起課來也更加積極,這對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和學生的參與度有很大的幫助。
四、第四步,精彩賞析
在片段分享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趁著學生積極討論的基礎上,選擇一兩個角度,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出符合課堂主題的思考話題,使學生獲得多方位的思考問題的途徑,這便是所謂的精彩賞析。一般情況下,教師引導出的話題不僅要能夠做到不脫離閱讀文本的主題,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對生活進行多元化思索。那么,好的話題源于哪里呢?好的話題源于思考,不僅是學生對于閱讀的思考,還有老師對于閱讀的引導性思考,而好的話題都伴隨著價值的存在。有價值的話題可以從四個方面得出:一是教師對作品的整體把控,二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點,三是作品的本身,最后就是學生將作品與其生活經歷的連結關系。
例如,在“生活的啟示”這篇群文閱讀中,教師首先要導入課堂:在“生活之樹”上結滿了累累的碩果:勇氣、價值、嘗試、信賴、珍惜、關注……(教師通過課件PPT 出示)。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從前閱讀過的文章進行思考,找出其中的連結關系,然后從多個角度討論交流。例如,在《草原野花》的精彩分享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歷來閱讀文章重點,通過對文章的思考,同時獲得對生活的啟示。在閱讀分享中,主要關注以下幾個重點問題。
1.質疑:這些野花帶給我們怎樣的震撼?
2.想象:如果你是這枝被折下的野花,離開了屬于自己的草原,并且日漸枯萎,走向死亡,你想對作者說些什么?
3.生活分享:作者深為自己的做法而自責,因為以愛的名義占有了這枝野花,卻也毀滅了它。那么,在面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時,我們該如何去做?你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嗎?
這些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課文中所包含的一些道理,并且也能夠讓他們積極地思考這給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啟示,通過長時間這種方式的訓練,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閱讀當中自己主動地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精髓。
五、第五步,主題拓展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課堂只是獲得知識的基礎,想要獲得并掌握更多的知識,就需要做到知行合一,這就需要教師將課堂與生活進行結合,將課堂向外拓展,把課堂中學習到的內容延伸到學生對生活的思考中去,在生活中活用語文。在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就是它的根基,只有根基打牢,才能在課外生活中吸收陽光雨露后長出枝葉,最后結出碩果累累。例如,在“生活的啟示”群文閱讀中,筆者帶領學生復習了這個單元學習的內容,并重點分享了三篇文章:《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珍珠鳥》、《草原野花》。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生活之樹”也就稱得上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了。教師在課后還可以這樣引導學生:生活中的事還有很多,你能結合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進行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啟示嗎?
教師在拋出問題以后,如果課堂時間充足,可以請學生做簡單的回答,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思考,并讓學生將思考的過程以小短文的形式寫下來。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對于生活,我發現……”主題,寫下百字的小練筆或者感人的話語。這種方式雖然說可能會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但是長期來看這也是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寫作能力的有效方式,通過這方面的訓練,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習慣性地將課文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充分發揮出課文的實用性價值。
結語
通過將“五步教學法”實際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后,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進度得到了明顯的加快,且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主要是因為通過群文閱讀訓練這一方法,一方面使得學生的閱讀量得以有效增長,同時閱讀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在進行多篇閱讀時可以讓他們積極地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主動地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多樣化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獲得終身閱讀與發展的基礎,我相信通過幾年時間的訓練,這些小學生一定能夠掌握一個更加迅速、更加有效率的閱讀方式,這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內容和精髓,而且能夠讓他們自覺地將其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使得文章的最大價值得以充分的利用,這對學生今后適應這快節奏的學習和生活以及信息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的時代具有巨大的幫助。因此,綜上所述,“五步教學法”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工作有良好的效果,這種方法值得被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所運用。
參考文獻:
[1]馮霞.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 科教導刊(上旬刊), 2018(1):124-125.
[2]馮廣建,王巧紅.群文閱讀“五步法”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中的應用例談[J].語文知識, 2017(3):80-82.
[3]陳林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的應用探討[J]. 新課程研究:中旬,2019(7):8-9.
[4]胡學玲.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探微[J].都市家教月刊, 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