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會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抵觸情緒,因為學生在初中剛剛接觸化學,化學知識本身理論性較強,且具有抽象性特征。課堂教學是老師教授知識的主要渠道,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化學學科是中學生必修的一門科目,但是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化學學科學習較為困難。由于其化學教學時間較短,但在中考的比重中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如何在一定的時間快速地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每一位化學老師所要解決的問題。基于這種情況,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下文將從師生關系、課堂教學、實驗教學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教學效率?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61-02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這就需要化學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由此才能不斷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作為化學老師必須要改變原有的、單一的、被動的教學方法,必須要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進入到課堂教學中,培養一定的學習積極性,這需要老師有非常好的教學方法,一定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心理學的知識,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課堂教學進步。常言道,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最有效的途徑,所以,化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增加一些小實驗,根據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來準備小實驗,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實操興趣,同時這也是提高學生化學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師生關系和諧
初中階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已經非常明顯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需要得到老師的尊重,不想再被老師看作是“孩子”,這也是一部分教師受到學生喜愛的原因,他們能夠和學生保持平等對話,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是諸多教學學者提到的:“尊重學生才是教育成功的秘訣。”
初中化學教師也是一樣的,要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跟學生互換位置。在教學內容設計階段,化學教師以學生的身份考慮教學內容的設計,就會發現教學內容與教學互動的設計是否與學生學習能力相符,也能夠對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反饋做出預判,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在教學評價階段,化學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與個性發展特點,要在評價之前考慮好此次對學生展開教學評價的目的,然后組織語言或利用一些評價措施來完成教學評價工作,對學生的評價一定是要有針對性、積極性的。除此之外,化學教師要懂得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才能與學生構建亦師亦友的和諧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了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自然會在化學課堂上展示出自身的學習優勢,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思維更加開闊。學生在正確學習狀態的影響下會有效提升自己的化學成績,這就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帶來的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許多老師受到傳統的教學思維的影響,化學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為根本,不斷灌輸新的知識來使學生更快記憶和學習,從而在應對每一場考試中獲得滿意的分數。這種教學方法面對考試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長期以來,學生由于成績和學業的壓力,不再有最初面對化學的新鮮和好奇,只是一味地背誦方程式,長此以往對化學界人才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同時也抹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導致學生在學習道路上不再感興趣,只為不停地追逐更高的分數。所以,在化學課堂研究時,教師必須拋棄原有的以分數為重的思想,改變傳統單一傳授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時多做試驗,多思考,培養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只需要在他們學習實驗中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而不是一味地告訴他們最終的結論,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到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并且能夠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為國家未來化學實驗奠定接班人。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條件:優化課堂教學
若想要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做好備課工作,備課是課堂教學的“提前演示”,教師通過備課能夠不斷打磨課堂教學內容,將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呈現出化學知識結構。所以,化學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推敲,聯想學生會在每一個流程中提出怎樣的疑問,而化學教師要準備什么樣的答案來引導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層次化的教學設計之上的。化學教師要確保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能力相匹配,無論是化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還是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汲取到化學知識。同時,化學教師需要在課堂僅有的45分鐘之內講完教學內容,要落實教學目標,這需要教師能夠靈活分配教學內容,找出知識結構中的難點、重點以及學生容易出錯的點,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流程更加明朗,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并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困難。例如,一些與化學方程式、化學元素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記憶,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規律,這樣能夠降低學生記憶難度。
這是課前備課階段化學教師的工作內容,備課工作質量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而現階段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構建問題課堂情境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點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只是一部分教師深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束縛,對創建課堂情境這種教學方式并沒有過多的認知。現階段,初中化學教師應在課堂上確保學生對學習具有一定的興趣,這樣才能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教育工作目標。構建問題課堂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在學生現有的化學基礎知識上構建問題課堂,以免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接連受挫。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理解化學教材,明確教材中知識結構的綜合價值,根據這些來構建問題課堂,確保課堂問題的層次性,注重知識點難易的過渡與對接,要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梯度”,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化學知識,是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
教學單元主題:《酸堿中和反應》
課堂教學前期準備:化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我們已經做到的實驗中,鹽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是否發生了反應?”學生對以往操作過的實驗進行回想,會發現在這個實驗操作過程中鹽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并沒有發生明顯的現象,所以學生并不十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混合能否發生化學反應。
課堂教學提問:有了前面的問題做鋪墊,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那么我們想一想,怎樣才能以實驗的形式來判斷鹽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呢?”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索,一部分學生會提出使用指示劑。教師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問:“如果我們用指示劑來判斷鹽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的化學反應,那么我們的實驗操作流程是怎樣的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探討,并在探討結束后自主選擇一名發言人來闡述實驗方案。這種問題引導式的課堂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的能力。
2.呈現多元化教學手段
初中生剛接觸化學這門學科,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才能讓學生發現化學知識的魅力,從而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例,教師能夠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靈活的”化學知識,使它們不再是課本中枯燥的文字,它們可以是音頻、可以是圖像,這種教學手段能夠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學生會對化學學科的內容產生巨大的探索欲望,所以,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這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在初中化學知識體系中,有一部分知識點非常抽象,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對這些知識點有透徹的理解,例如:離子反應、原子、微觀原子等等,而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將這些內容以動態圖、音頻等形式輸出給學生,降低了知識點理解難度,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提高化學課堂有效性的必要條件:強化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是打開化學世界大門的鑰匙,也是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的有效途徑,通過化學實驗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反應的神奇之處,能夠感受到強大的知識力量。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一般以基礎性的實驗為主,盡管如此,學生還是能從實驗操作中對理論知識有更加直觀的了解。例如:
1.實驗教學主題:《燃燒的條件》
課堂實驗引導:教師在課前為學生展示一個小實驗——燒不壞的手帕,這個實驗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他們會主動進行思考——手帕為什么沒有被燒壞?這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要是想知道這個手帕為什么沒有被燒壞,那么我們接下來要認真聽講了。
2.實驗教學主題:《酸堿指示劑變色》
課堂實驗引導:教師為學生展示酚酞遇堿變紅的實驗,學生會對這種變色實驗感到新奇,躍躍欲試想要自己操作一下,這時候教師再滴入酸,學生會發現紅色逐漸消失,而教師再滴入堿,又變回紅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化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這門學科的實踐性非常強,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實驗操作時間,這樣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得出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的三種方式:確保師生關系和諧性、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強化實驗教學。由此可見,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要得到尊重,教師要摒棄陳舊的教學觀念,以此才能激發出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要對現階段的教育改革形勢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積極落實,這才是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的根本因素。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初中化學教學必然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以外教師也需要不斷地學習,不僅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科理論和實驗知識,同時還需要一個正確、高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引導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型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鄭曉詩.試論如何提高初三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 新課程(中),2019(02)
[2]安有成.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8(77)
[3]張賢杰.初三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析[J].新課程(中學), 2018(05)
[4]賀川.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反饋有效性的探索與思考[J].高考(綜合版),2018(06)
[5]解建斌.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20)
[6]趙承鳳.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西藏教育,2018(05)
作者簡介:
達文德(1966.01.29-),男,本科,漢族,甘肅省武威市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