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蘭
【摘 ? ?要】農村小學數學存在著投入與效益不對等的問題,在教學改革深入推進中,需要抓住機遇,做好數學教學研究,不斷創新與融合,以達到提升農村數學教育質量的目的。情境教學與微課是兩種教學方式,將兩者進行科學融合,既能發揮微課短小凝練且重點突出的優勢,又能通過多種情境激發興趣,調動情感與思維發展,進而高效完成課堂目標。
【關鍵詞】農村小學 ?數學教學 ?情境與微課 ?融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34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在運用教育創新成果的過程中,缺乏融合意識,通常情況下都是使用一種方法,長期如此容易致使學生興趣下降,課堂效益低。針對這種情況,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應推陳出新,尋求各種教學方式結合的途徑,突破固有的模式。數學情境與微課融合,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和促進教學資源更為優質與豐富,誘導學生參與,并且喜歡上數學課,在積極探索中建構知識框架,掌握思維與學習方法,以達到培養數學綜合素養目的。
一、數學課堂情境與微課結合的必要性
微課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手段,不過在實施的過程中具有眾多問題,集中體現在設計不夠新穎,難以吸引學生,導致微課互動性差,學生沒有融入進入,無法達到攻克某個知識點的效果,解決數學學習重難點更是無從談起。微課制作中未能意識到創設情境作用,部分教師只是將重難點羅列出來,與傳統教學無本質區別,微課的實際收效低,拖慢了農村數學教學發展腳步,也影響學生數學素養提升。基于此,小學數學中運用微課需要更新觀念,尋求突破,微課與課堂情境的融合就是一種新模式,教師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將真實情境虛擬呈現,并且滲透到微課中。這樣的微課教學促使產生真實感,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并且將知識點全部整合在一起,學生積極參與,合作與互動意愿強,在思考與探究中完成知識建構。微課在良好情境的支撐下,更快地消除重難點知識障礙,微課教學成效與融合前相比有顯著提升,農村數學課堂效益更高。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應強化這方面的探索與研究,情境與微課融合要合理且有效,以確保達成兩者結合的目的。
二、數學課堂情境與微課融合的途徑
(一)微課中構建虛擬情境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需要結合學生特性,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手段,都必須要能吸引學生,讓其具有獲取知識的自我需求,微課自然也不例外。微課短小精悍,涵蓋的內容少,針對的是某個部分內容,目的性非常強,數學教學在制作微課時,掌握好這些基本特點,然后根據微課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在微課中進行虛擬場景的構建,將學生注意力引入到微課上,將與微課所要解決重難點融入到情境中,資源得到整合,而且變得更為優質。學生探究與思考興趣濃厚,積極提煉各種信息,與已有知識與經驗轉化,不僅能提高理解的速度,還能形成深入認知,運用能力增強。以“人民幣初步認識”這節課為例,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清楚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實際操作中針對這個難點設計微課,但是如果單純的引導學生了解這個內容,過于枯燥,不一定感興趣,所以就要在微課中融入情境。教師制作購物動畫,學生在屏幕上通過鼠標拖拽,選擇自己想要購買的東西,最后全部放入購物車,設有金額限制,學生在結賬的時候超出規定金額,就要取出一些物品,然后計算總價,明確需要找零的金額。微課中這時呈現出各個面值人民幣10進制關系,并且展示問題:學習這部分知識有什么作用?數學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學生不僅能在微課創設情境中更好掌握重難點,同時明確數學與生活關聯性,認識到數學重要性,逐漸喜歡上數學課程。
(二)微課中設置問題情境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微課要增強互動性,體現以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促使其在自主學習中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框架,而不是教師分析與講解替代思考。數學微課設計過程中,應樹立問題意識,設計一些有助于突破知識的關鍵性問題,做好問題情境創設,這樣就能激發解決問題興趣,過程中融會貫通知識。學習分數大小的過程中,利用微課創設吃西瓜的問題情境:孫悟空提議將西瓜分為4份,每人四分之一,豬八戒不愿意,認為西瓜是自己辛辛苦苦找來的,必須多分一些。這時孫悟空說將西瓜分成8分,每人八分之二,豬八戒非常高興。孫悟空卻偷偷笑,并且嘀咕一句:我的傻師弟啊!教師提問:孫悟空為什么說豬八戒傻。在這個問題情境創設下,學生會積極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微課借助的是多媒體技術,問題情境創設直觀且用時短,學生在觀看視頻后,主動交流與解決問題,教師在一旁引導,這個問題處理完,學生對于分數大小也就了解,最終互動中總結微課內容,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探究
小學數學微課通過構建情境的方式,激發探究欲,使其發揮主體作用,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引發其討論,然后在自主探究中處理問題。微課中設置具有探究性情境,把問題直觀呈現,學生更容易產生問題意識,然后去分析解決。數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且解決問題過程,微課與情境的融合,有助于提高探究能力與綜合素養。比如在學習體積相關內容過程中,教師提前錄制微課視頻,在標有刻度尺的杯子里放上水,然后向里面放一塊石頭,刻度尺顯示數值增加。學生觀看以后,交流中探究水體積變化與石子有什么關系,石子體積應該怎么去計算。
綜上而言,微課在數學課堂中運用成果顯著,這是經過實踐驗證的,情境教學亦是如此,將兩者結合起來,以情境教學方法作為理論指導,研究和開發微課。既能使微課短小精悍且重點突出的特點充分發揮,還能集結更多優質資源,提升興趣與增強課程吸引力,使其在良好心理與思維狀態下自主學習,更加有效快速突破重難點,以確保數學教學實際成果與課程目標一致。
參考文獻
[1]陳春榮.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情境與微課的有效融合[J].當代教研論叢,2017(4):64-65.
[2]高麗媛.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58-58.
[3]肖地林.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如何有效運用微課教學[J].文理導航(下旬),2015(11):34-34.
[4]盛雪.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優質課的融合——以“分一分”教學為例[J].遼寧教育,2018,582(2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