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 彭效華
【摘 ? ?要】全民健身的熱潮鞏固了高校體育課程的基本地位,提高了體育教學對師生的影響力和促進健康價值。然而面對全民健身這一社會潮流與趨勢,高校體育教學的策略略顯無力和落后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科學創新與改革高校體育教學指導策略是現階段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全民健身 ?高校體育 ?教學創新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57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個人健康話題,重視體育鍛煉與健身運動,并引發了全民健身的熱潮。而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連接學生在校運動鍛煉與步入社會保持鍛煉習慣的重要環節,作為實現學生更高層次發展的基礎環節,更加引發了人們的重視和關注。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當密切關注高校體育教學狀況,結合全民健身的理念和要求創新體育教學指導策略,鼓勵學生將體育鍛煉當作終身事業。具體探究過程如下。
一、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的方向
(一)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
全民健身熱潮旨在引領人們將體育運動與健身鍛煉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讓運動健身與工作學習、休閑娛樂相結合,繼而在潛移默化間提高身體素質,改善心理素質。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方向也必須要根據全民健身目標方向進行調整,改變傳統教學中強調競技結果、關注課堂教學的模式,讓體育鍛煉真正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一部分,讓運動鍛煉的意識深深扎根于學生的腦海,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擺脫教師監督、遠離學校管理的情況下,依舊保持強烈的運動鍛煉意愿,養成規律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幫助學生在保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同時,將運動鍛煉納入到終身發展的規劃中。
(二)弱化技巧教學,強調健康引導
在全民健身大環境中,我們看到了鍛煉形式的不受限制和鍛煉項目的多種多樣。許多中老年人士會選擇難度較小,技巧性較低的鍛煉項目,但對改善全民身體素質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將這一現象結合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對我們教師的指導意義就是要改變傳統教學重視競技和技巧的觀念,將課堂教學目標轉移到致力于回歸運動鍛煉本質,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形成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為引導方向上。教師應當重視學生體育鍛煉的完成度,重視體育鍛煉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綜合提升效果,而盡量避免將重心放在挑戰運動難度,加重學生鍛煉疲憊感上。這樣,學生才更能夠從體育鍛煉中收獲直接的效果,形成以健康為引導的鍛煉目標,從而推動體育教學效果與全民健身要求相接軌。
二、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的策略
(一)高校體育教學與時俱進
全民健身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大眾鍛煉理念,尤其強調鍛煉實際效果與可操作性,重視鍛煉者在健身過程中的實際收獲和體驗感,是一種專注人性化發展的理念。因此,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克服高校體育教學的落后性,推動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形式與時俱進,推動課堂教學理念與全民健身理念緊密結合。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關注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想法,情感和行為,實現個性化教學,致力于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不同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和體力范圍內有效進步。同時,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中過渡重視體育技巧和技術的觀念,避免將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于技巧展示和本質分析,而要形成促進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提高的全新觀點,讓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真正服務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另一方面,現代化的體育教學理念還要求教師進一步加強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的聯系,引導學生通過豐富體育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鍛煉過程,從而提高學生運動鍛煉的科學性與安全性。譬如運動安全理論、單一肌肉鍛煉理論等,滿足學生的實際鍛煉需要,為學生形成終身鍛煉意識與基礎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和調整體育教學內容
全民健身觀點指導下的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策略還包括進一步豐富和調整體育教學內容結構,不斷給學生介紹符合全民健身需求的鍛煉項目和健身理念,為學生不同階段的健身運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首先,教師在創新性調整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加強體育鍛煉與文化提升、休閑娛樂等方面的結合,旨在通過運動鍛煉促成學生全面的改變與發展。因此,教師在為學生選擇運動鍛煉項目的時候就要格外關注其是否具有休閑性和娛樂性,是否具有終身鍛煉價值,以此來幫助學生早日形成日常化鍛煉與終身鍛煉的科學內容結構。
其次,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專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運動鍛煉之間的關系和要求,堅持通過合理調整教學內容來幫助學生在未來科學克服職業病問題,降低職業性損傷。比如有的學生將來可能會處在長期久坐的工作環境中,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選取幫助學生有效加強下肢力量,放松頸部背部等肌肉的教學內容,從而為學生終身鍛煉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優化體育教學方法與形式
教學方法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影響教師向學生方向輸出知識的效率,因此,教師要創新性調整高校體育教學方法與結構,使教學方法更加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更有利于學生鍛煉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一方面,教師要將體育教學劃分為課內與課外兩個部分。在課內,教師要集中解決學生的鍛煉問題,教授學生全新的鍛煉內容,帶領學生不斷充實提高。而在課外,教師則要積極為學生創造運動鍛煉的機會,如組織校園跑活動、每日運動打卡、長跑里程積累活動等,豐富教學指導形式,讓運動鍛煉逐漸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教師要豐富體育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如何鍛煉,提高鍛煉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機結合教師演示法、學生自主嘗試法、訓練教學法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和好奇心。
綜上所述,針對全民健身潮流,高校體育教學先要明確改革創新的方向和目標,通過制定明確清晰的體育教學創新目標來指導后續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學策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而從全民健身的要求和內容來看,教師應當將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目標定位在培養學生終身鍛煉意識,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觀點和運動健身技巧上。而以上述目標指導教學實踐,高校體育教學將會更加實用有效。【本文系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健康中國視閾下云南全民健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理念與路徑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YB2018069)】
參考文獻
[1]張永剛.新課改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155-156.
[2]胡儉云,譚玉芳,曾白琳,等.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和課程改革思路[J].安徽體育科技,2009(0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