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芳
【摘 ? ?要】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素質教育成為了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加上數學學科源于生活且終將回歸于生活的基本特性,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數學知識教授來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成為了教師努力的關鍵,同時也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數學素養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83
近幾年來,教育教學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素養”成為了教育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教學也隨之開始由“知識傳授”進階為“素養提高”。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達成“學以致用”的目標,就必須進一步弄清數學素養提高的意義何在,試著從多方面去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接下來,本文就重點圍繞“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展開談論。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提高的現實意義
大家都知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這是數學所表現出來的顯著特征,我們在各個領域都能看見數學的影子。從個人的角度而言,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提供了可用于生產生活的知識與技能,是問題的解決得以變得簡單起來的關鍵。從整個社會的角度而言,數學為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是整個社會得以有序運轉的有力保證。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是極具現實意義的,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符合時代需求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促使學生逐漸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提高的主要策略
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已是一種必然,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推進的方向,但是相應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務必要講求一定的策略,從而學生的數學素養才能更為成功地提高。
1.初步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理念從本質上來看,其著力點還是在考試之上,教師所追求的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會直接對學生施以“題海戰術”,讓學生通過機械的做題訓練來掌握對應題目的解題方法,確保學生能夠在遇到類似題型的時候能夠輕松運用“照搬硬套”的方法來實現題目的解答,只要題目稍微進行變化或多個知識點進行綜合,學生就根本無法通過獨立思考來實現題目的成功解答,開始表現得束手無策,這對于學生數學素養提高是極為不利的,甚至可以說數學素養根本無從談起。
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抓住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對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不再繼續圍繞以考試為最終追求的教學理念來進行教學,而是開始著手建立“以人為本”的大教育觀,初步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去對學生的發展予以重點關注,重點對學生的解題技能和解題思路進行綜合培養,給學生更多地自由來跟隨教師的引導去對知識進行探索,通過探索來獲知及掌握相關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法,從而學生的數學素養才會在數學知識的持續內化中不斷提高。
2.盡量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極為單一,“講授法”被大量地運用于實際教學之中,使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淪為了一句喊得響亮的口號,卻沒有得以真正地落到實處,整個課堂還是被教師所控制著。可是,高中數學學科具有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顯著特點,僅靠教師靠“講授”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是遠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的,只會逐漸消磨掉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抱有的一腔熱情,使得學生開始逐漸表現出厭學的不良情緒,甚至是放棄學習。
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吃透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在對講授法進行更為合理利用的同時,還要盡可能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甚至是將多種教學方法予以組合運用,以此來使教學內容得以按學生身心發展所需求的那樣呈現出來。例如,教師在教授強理論性知識的時候,就要大膽地采用“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迅速把握關鍵,再輔以多媒體教學法來對理論性知識進行拓展,由網絡獲取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對教學進行增強、優化及拓展,從根本上保證教學得以足夠高效地進行,為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又如,教師在教授一些理論性相對較弱知識的時候,就要從知識的操作性來對教學進行切入,更為積極地采用“討論”和“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更為積極地探索,再找準時機輔以“講授”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感到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重點深入,并進行必要數學知識的補充教學,令學生能夠得以更為順利地去完成學習,為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提供更好地保障。
3.與時俱進的教學實踐。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對數學知識相對“枯燥”、“乏味”、“無趣”的問題進行重點考慮,在積極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來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魅力的時候,還要采用與時俱進的教學實踐來讓學生更為深入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成功激發,一舉改變“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尷尬教學局面。
為此,教師要把握好新課改的要義,適當地將教學重心放在提升數學知識的吸引力之上,用精心設計的教學實踐環節來拉近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放到生活之中去進行審視,更為直接地感受到數學最為真實的魅力,促使學生萌生想要更為深入探索數學知識的想法,將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充分地激發出來,從而學生才能更為積極、主動、自然地去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進而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將會成為一件極為自然的事情。
4.科學合理的適當評價。高中數學教學中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傳統的評價一般都是用一次期末考試來予以實現,這樣的靜態評價并不能對學生的學習形成一個準確的衡量,只是具有極為有限的參考價值。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深入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采用動態化的評價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反映,既要基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來施以過程性評價,又要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差異為基礎來進行形成性評價,更要通過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進行綜合考慮來實現發展性評價,盡可能用靈活的評價來應對多變的教學,從而學生的數學素養才會得以提高得更為穩定。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務必要更為冷靜地去對新課程改革進行全面分析,在考慮學生認知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去施以教學,讓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得以一直持續下去,令學生能夠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使學生能夠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蘇洪雨,吳周偉.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對學生數學素養的要求[J].教學與管理(1期):44-47.
[2]陳玉娟.例談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的維度[J].數學通報(8期):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