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娟
【摘 ? ?要】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高考這一重大考試,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習時間緊張,將大多數精力專注于文化課的學習,常常忽略了體育學科,高中體育教學現狀令人感到擔憂。本文淺談高中體育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并圍繞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現狀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89
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增進高中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合理有效的開展高中體育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增長體育健康知識,鍛煉體育健康技能,還能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強健體魄。但是近年來隨著高中學生們升學壓力的增大,高中體育健康課程發展現狀并不樂觀。
一、高中體育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一)堅持傳統灌輸式體育課堂,忽視學生個體性差異
在新課程改革進行之前,有不少地區堅持的授課方式是灌輸式的傳統課堂。新課改進行之后,新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已經成為大多數教師的共識,有關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逐漸深入。但是仍有不少高中體育教師,出于多種多樣的主觀或客觀因素,仍然使用著傳統的灌輸式的體育課堂,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完全按照單一機械的授課模式進行教學,并不注重根據學生學習現狀來進行教學方法的改良。
實際上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和新課改的持續推進,新時代的高中生所擁有的學習條件、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個人的身體素質已經和以往的學生完全不同了,傳統的灌輸式的體育課堂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學生。一個班級內必定有一些比較喜歡體育課,積極主動的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學生;也一定會存在那些對體育不怎么感興趣,身體素質較差,不會主動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學生。當代人的健康理念和過去人們的健康理念并不完全相同,每個學生的個人愛好也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有的學生喜歡乒乓球、籃球、排球、網球等各類球類運動,有的學生則喜歡跑步、跳高、跳遠等田徑類運動,部分學生則是對各種體育運動都不感興趣,只期待著體育老師要求學生自由活動的那一聲哨響。
(二)體育教學考評方式不完善
不少學校在考查學生的體育學習狀況時的考評方式不完善,是單一而片面的,重視對學生文化課成績的綜合考量而忽略了對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的全面分析。教師往往在一個學期內只進行一次體育考試,按照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完成規定的任務,按照學生最后的表現給學生進行打分,作為學生最后的體育成績。甚至不少學校都不進行體育教學考評,僅僅是按照學生的體測成績來衡量學生該階段的體育學習狀況。實際上這樣的考評方式是不全面的,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忽視了學生平日里的表現和階段學習取得的進步,浪費了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投入的心血。
二、高中體育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性,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高中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學內容要和當下形勢緊密結合,具有時代性。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具體學習情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致力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進而將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逐漸轉化為對體育的興趣,重視學生運動專長和個人愛好的培養。
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的前提是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應深入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所教學生,了解學生個人身體素質,如調取并分析學生的體測數據、學生每學年體育考試的成績等等。另外,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哪一部分學生是比較樂于參與體育活動的?哪一部分學生是對體育課堂不感興趣,也不會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那些樂于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更傾向于進行什么樣的體育活動,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喜歡這項活動,還是因為教學設備的限制學生只能進行這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學生的個人情況千差萬別,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對癥下藥。教師要利用好學校提供給教師和學生的各種體育教學設備,不僅要關注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況,更要從學生的終身利益出發。對于那些自身本就有一定體育愛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和提升,分析他們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問題,根據他們的身體素質幫助他們不斷鍛煉體育技能,掌握訓練方法。對于那些自身對體育興趣不大。但是身體素質又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培養自己的愛好。哪怕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并不能成為自己的專長,至少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是在不斷提升的。對于那些不想進行體育鍛煉,想要借此時間去完成其他任務的學生,教師要耐心的說明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勵學生勞逸結合,適時放松身心,進行體育鍛煉,防止高強度的學習任務壓垮學生的身體健康。
(二)完善體育教學考評制度
前文中提到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注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現狀開展教學。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考評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要因材施教,還要因材而“評”。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條件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是體育特長生,身體素質本來就比較強,在完成普通學生的標準的體育鍛煉活動時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教師不能按照普通學生的學習標準去要求體育特長生。同時教師也要關注班級內那些體育后進生,不少學生的健康狀況不佳,即便是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能也無法完成普通學生能夠完成的體育任務,而且身體素質的綜合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在考查學生的體育水平時,教師要根據這部分學生的基礎條件以及階段學習內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給予學生一個客觀公平的評價。
高中階段開展的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積累各種體育健康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主動進取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畢竟身體健康才是學生們能夠堅持高強度學習狀態的根本。體育教師要認識到高中階段開展體育教學的價值以及體育課堂的存在意義,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強調體育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將正確的理念傳達給學生,借助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敏.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學周刊,2020(06):157.
[2]周學東.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教學方法的整合和運用[J].學周刊,2020(0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