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摘 ? ?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很多地區都創辦有中職學校。在此篇文章中,我將簡要介紹以就業為導向教學中職語文的方法。我建議教師可以采用加強對中職語文教材的整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 ?就業導向 ?職業能力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73
近些年,教育相關部門越發重視中職學校的教育,并要求中職教師們應認真執行教學工作。中職學校和其他學校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相同之處便是都需要引導學生們學習相關基礎知識。不同之處便是普通學校只側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中職學校不僅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今天我將以自己所教的語文學科為例,淺議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的研究與探索。
一、加強對中職語文教材的整合
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中職學生都具有學習基礎較差或是具有強烈就業傾向的特點,因為很多學生中職畢業后都會直接參加工作。因此,我建議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督促學生學習相關基礎知識,還應該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中職時期,很多學生都會忽視語文學科的學習,這不僅會影響語文教師的教學進程,還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就業。因為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和生活有較大聯系的學科,并且很多職業都會要求學生們具備一定的語文功底。因此,在教學中職語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以職業為導向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體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意義,還能讓學生們由此重視語文學習。要想以職業為導向進行教學,教師應先加強對中職語文教材的整合,因為學生們都是依據相關教材進行學習的,教材便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據觀察,很多中職語文教材中都沒有涉及到和職業相關的內容,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教學課本內容,則會縮減學生的學習范圍,還會讓學生們缺失職業相關內容的學習。
整合中職教材指的是教師可以在語文教材中融入一些和職業相關的內容,并有針對性地刪減語文教材。要想整合中職語文教材,教師則應該先分析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近些年的就業情況,因為在語文教材中融入相關職業內容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早地學習和職業相關的知識,這樣就能助力于學生今后的工作。只有學生們在中職期間能學習到和職業相關的知識,他們才能更加輕松地應對今后的工作。如若學生們在中職期間從未接觸到和職業相關的知識,則他們便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今后的工作。整合語文教材是以職業為導向進行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每位教師務必要認真對待這一項工作。因為只有在中職語文教材中融入和職業相關的內容,教師才能有所依據地以職業為導向進行教學。如若教師不精心準備和職業相關的教學內容,則就不能體現以職業為導向的教學意義,同時還會讓教師的教學缺乏一定的專業性。整合教材內容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教師應耐心地對待這一項工作。
二、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對于大多數中職學生而言,中職時期是他們學習生涯的最后一個時期。雖然中職學校的一大教學目的便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但很多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不理想。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尤其是語文教師,因為很多職業都和語文這門學科有一定的聯系。并且從大的方面來說,無論學生從事何種職業,他們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很多職業都需要學生具備這兩項能力,同時培養這兩項能力也能讓學生更好地和領導和同事相處。要想以職業為導向進行教學,教師則應該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且分析語文學科和當下的就業情況,我建議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這兩項能力,教師則應該先讓學生們知曉這兩項能力的重要性,這樣他們才會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因為中職學生年齡稍長,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判斷,很多學生都是帶著功利心去學習語文。也就是說,學生們會選擇性地學習對他們有益處的內容,而會忽視他們認為不重要的學習內容,如果教師不給學生講解這兩項能力的重要性,很多學生未必會積極地參與進語文學習中。因此,我建議教師可以在班上給學生普及培養相應職業能力的重要性,讓學生們能盡早步入工作的軌道。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傳授一些寫作和表達的技巧,因為寫作和表達是有方法可循的過程,只有學生掌握相應的方法,他們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曾有著名的教育專家說到:“寫作和表達都是藝術活。”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因為通過寫作和語言表達我們可以判斷出一個學生的語文功底。只有具備超強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們才能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
三、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中職生不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學習,而是為了提升自己以及培養自己的職業能力而學習。在以職業為導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因為一個學生所具備的人文素質不僅能影響其成長,還能影響其職業能力。一般情況下,學生的人文素質越高,其職業能力越強。相反,如若學生的人文素質較差,則其難以提高其職業能力。要想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教師則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健全其人格、端正其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以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很多學生都會錯誤地認為人文素質和職業能力沒有直接關系,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無法有效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當然學生的人文素質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的,教師應耐心且有效地引導學生培養其人文素質。以我的教學實際為例,我建議教師可以采用說服教育以及榜樣示范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在說服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被教師的語言所感化,并且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人文素質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會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要想采用榜樣示范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師則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并且不斷地向教師學習。如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在不斷地提高其人文素質,教師則應給予其相應的獎勵,以此鼓勵學生們不斷地提升自己。
在教學中職語文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始終持有以職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這樣不僅能體現中職教學的意義,還能讓學生們能得心應手地從事今后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周建華,劉松龍.中職語文綜合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05(10).
[2]張麗端.中職語文教學如何強化與專業、就業、實踐的聯系[J].現代語文旬刊,000(00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