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琴
【摘 ? ?要】應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少地區已淘汰掉一成不變的初中地理教學模式,轉而不斷地尋找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的優質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教學反思作為其中一種評價較好的教學方法而受到推廣。本文將探討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關鍵詞】教學反思 ?初中地理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76
初中地理是學生們最開始接觸到的地理知識,首次接觸的過程中難免產生許多問題。知識點散在分布且雜亂、章節之間知識點穿插出題使得得分困難等問題漸漸顯現,不僅是知識點上,教師與每個新班級之間也需要磨合,除了班級里邊的問題,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較也在所難免,教師和學生們難免心浮氣躁。但教學反思能改善這些不好的現象。困難不可避免但可被打敗。本文將對教學反思的內容和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兩方面進行探討。
一、教學反思的內容
1.課堂反思。課堂的組成是學生、教師和教授知識,因此一節課的教學反思也應該包括這三方面。課堂上留意學生的反應,如注意力集中聽課的人占全班人數的多少、課上時回答教師隨口提出的問題又有多少人;留意自己的狀態,如上課時是越講課越流暢越興奮還是越講課越沮喪;留意使用的教學方式,看看哪種教學方式最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
在調查某所中學的地理課時,聽到教師正在講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教師將順口溜寫出來后學生們表示都會了,接下來教師立刻出了一道題目畫了幾條等高線讓學生們判斷,學生們在下面討論非常激烈,然后聲音漸漸減小到鴉雀無聲了,這位教師抽點了一名學生,這位學生說錯了,更安靜了,沒有一個人發言,結果是這位教師自己開始講解了起來,最后學生們恍然大悟。從這里面我們可以進行教學反思:順口溜和討論很受這個班學生的喜歡,學生們對地理課也很有熱情,但是差在教師沒有保持住這種氣氛。如果可以的話,在學生們討論的時候融入某個討論小組,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但不要告訴學生們答案會不會更好呢?在融入的過程中也能知道哪組學生的想法更接近于正確答案,讓這些組的學生起立進行交流既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也給了沒有想正確的學生一次機會,讓他們下次繼續努力。這個例子包含了學生的反饋、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師的狀態反思,這即是每次應該反思的內容。
2.課堂與課堂之間的反思。課堂與課堂之間分為兩種:同一個教師教的不同班級和不同教師教的不同班級。從同一個教師教的不同班級來看,最需要著重考慮的是班級特性,讓教師的教學習慣和班級的特性相互適應,如何適應得更好是需要教學反思的,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微小的改進和變動是最好的;對于不同教師教的不同班級就需要教師們的相互學習和借鑒了。課前可以進行備課的相互學習和借鑒,課中可以旁聽來對比交流課中經驗,在課后同樣可以進行地理教師全集中來討論自己的經驗總結。
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學校在地理旁聽課和集中開討論活動這兩方面做得特別好。地理聽課不止有校內的學習交流,甚至有同一個城市或者不同城市之間的交流學習的定期活動。吸收了各地不同的地理教學方法和小技巧也能為學生們帶來更優質的地理課體驗。但是有一點不太好的是在校內聽課交流的時候,對臺上講課的教師不夠重視。這個情況一方面是學校開展的聽課次數過多,教師教學任務重很難有相對集中的時間和精力認真思考,另一方面就是教師和自己班上的學生契合度足夠高,也不再需要聽課加強契合了,此次就需要學校多一點安排這類教師去全國優秀地理教學中學學習交流,以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3.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有教師的自我反思,也有學生的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反思是自發的可主導的,因此是可控制可及時糾正的,而學生的自我反思是教師驅動的,是被動的稍縱即逝的,因此相比于教師的自我反思來講,學生的自我反思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自我反思體現在課堂上的反思和課堂后的反思,學生的自我反思體現在可說和不可說兩方面。
在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可以作為他們的自我反思中的不可說部分,下課后,對教師提出的建議就是他們反思的可說部分。一個教師對于整個班級來講不可能每一位學生都顧及得到,因此他們每個人的意見就極為重要。在下課前的一分鐘讓學生們寫出自己對這節課的感覺和對下一節課的期望,進行抽樣調查。命運共同體怎能不進行交流?這個寫紙條的方式就完成了這個使命。
二、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
1.在課堂上運用。無論如何反思都是自我的感悟也不知正確與否,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運用到實際的課程中才是教學反思的核心目標。課上可及時調整:像上面教師未融入小組討論的例子,如果教師當時及時發現了,那當堂課在次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就可以及時調整戰略;課下慢慢改正:在講述七大洲四大洋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對聽板塊構造學說很感興趣而對于飄到了哪里這類位置記憶不感興趣,那就記下學生們喜歡聽故事對于結果位置不感興趣的這個現實,等到下節課的時候就對為什么排列成如今這樣進行故事講解,例如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積壓形成的,它們就像兩只勢均力敵的貓打架,一邊站起來揮舞著前爪一邊還要相互啃。舉這類例子并不是說一定要用比喻或者什么故事幫助學生們記憶,而是讓大家體會這種反思技巧。分別站在不同角度尋找這節課內的優點和缺點,發揚優點改正不足就是課堂上教學反思的運用。
2.在課后運用。對于自己的地理課來講,課后主要是抽樣調查學生們對地理課的感受,接收到學生們的反饋信息后可以在以后的課堂上改進;對于比較旁聽學習交流其他地理教師來講,就是橫向比較自己上課時的優點和缺點,清晰地認識課堂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而不是任由課堂氣氛忽冷忽熱。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橫向比較時都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批判式學習,以求在固有條件為基礎上做到最好。各方面即指教學反思內容的三大方面,可以通過列表畫圖等方式從學生、教師和教授方面來進行每一項的評估,評估后覺得不錯的地方可以帶回自己的課堂進行實踐運用。
教學反思這種教學方式讓大家不斷地站起來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需要各位初中地理教師對各類信息加工處理及實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相信在各位的努力之下可以將初中地理課堂變得更系統、更優質。
參考文獻
[1]吳瓊,黃成林.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0(11):98-98.
[2]王蕾.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73):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