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祖亮
【摘? ? 要】高中數學學習難度較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怎樣將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們的解題思維,讓他們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在教學過程中苦苦探求的。案例教學法的出現,無疑改善了這些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高中數學?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09
高中數學的學習可以說是很多學生感到畏懼的問題,定理多,算法難,解題思維復雜。而高中數學知識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讓教師感到一定的教學壓力,往往一節課的時間只能分析一道大題的一個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是很小的,往往都是被動接受著教師講授的知識。而案例教學法,從根本上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留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由教師引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問題,并在對問題的探索中進行總結,從而獲得新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那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怎樣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以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步驟
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就是由數學教師講解某一節的定義,然后學生再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但是案例教學法則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經驗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在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驗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形象具體的理解書本上的定義。在其過程中,也提高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掌握案例教學法,對于每一個高中數學教師來說都十分重要。那么,實施案例的教學步驟有哪些呢?
(一)有效實施課前預習
在上課前,高中數學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對案例進行有效預習和思考。但在多數情況下,很多學生是達不到這一標準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一方面原因是教師沒有明確的任務要求,只是讓學生預習案例,學生無法明確方向。第二個方面是,這樣的要求根本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或者是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學生早已將預習作業遺忘。然而預習這一步驟對于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巧設問題,引導學生解決
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是由提出的問題而展開的。因此,問題的設立就顯得尤為重要。提出的問題遵循的原則應該是層層遞進,并且要在問題之間體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要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如果所設立的問題難度較大或者較為復雜,就會極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有畏難情緒的學生,很有可能就放棄解決問題。而案例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要鼓勵學生自發的解決問題,所以在此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給出合適的引導,如果發現學生遇到了困難,通過一些啟發性的方法,給予學生幫助,保證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并且在遇到需要新知識解決的問題時,要給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和補充。
(三)評價反饋,總結分析
在案例教學的最后,作為高中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對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能夠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自己在問題解決上的不足,方便糾正學生思維的錯誤。除此之外,也需要對本節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回顧和總結,這樣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再一次復習,加深他們的理解和記憶。而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討論中,難免對一些問題把握的不夠準確,甚至是遺漏,教師也要進行補充強調和理解。
二、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合適的案例和問題設計
高中數學的學習本身就是嚴謹且枯燥的,但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選擇案例上,盡量是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并且較為經典的,有拓展性和延伸性,這樣,讓學生對于案例有極強的代入感,也會產生一定的興趣。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也能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在問題設計上,一定要依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要根據他們的理解能力,盡量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解決。問題設計的過難或過復雜,那么學生可能會中途放棄,問題設置的過于簡單,學生又會對問題產生輕視。同時,案例教學的問題設計還需要注意,就是新舊知識的穿插。要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既要復習舊的知識,也要在對問題的探索中總結和推理出新知識,如果課時允許,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還可以對問題進行一定的拓展。
(二)學生的參與度
案例教學法和以知識分析講解的傳統教學方式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案例教學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高中數學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時刻觀察學生的情況,保證學生的參與度。當學生遇到知識的瓶頸時,要引導學生去解決。當然,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比如合作學習,能讓學生相互討論和交流,也對提高學生參與度有一定的幫助。
(三)有選擇地進行案例教學法
高中教學的知識點數量是龐大的,要是一味地強調學生的參與度,都采用案例教學法,那么課時數量肯定不夠,教學效果也并不理想。因為,適合學生學習的案例還是有待教師去選擇的。大部分的知識理論,還是要依靠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切不可一概而論,盲目的使用案例教學法。
(四)組織紀律的問題
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下,學生在課堂上有了更多自我思考和與同學相互交流的機會,那么,這就很難保證是否每位學生都全身心的投入。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以匯報解決問題的成果或者抽查的方式來加以鞭策,并且在分組時也需要注意,一組的人員不宜過多,人數過多,難免會有學生渾水摸魚。還要根據他們的知識水平來加以考量,如果一組實力太強,那么無疑會比其他小組的進度要快。
總的來說,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高中數學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對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養成好的解題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則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經典的案例,而根據目前的高考大綱來看,案例的選擇最好是考試的原題或者書中的原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學法并不是“萬金油”,不是適宜所有的教學情況,要切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讓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柏傳志.用高觀點優化高中數學的教學[J].教育進展,2018.
[2]李蕊.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南北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