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適應文化產業發展而開設文案策劃方向為地方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擺脫就業困境提供了新出路,但囿于師資力量和教學理念的束縛,學生的職業能力并未匹配社會需求。強化專業技能競賽,促進課程設置優化,不僅可以夯實學生的職業能力,還能促進老師更新教學理念,是推動文案策劃方向健康發展的可行性路徑。
【關鍵詞】 文案策劃;技能競賽;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3-0095-02
基金項目:長江大學教研項目“文案策劃方向課程優化與技能競賽互動研究(JY2017020)”。
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導致文案策劃人才的需求量急劇上升,這一可喜局面為中文專業拓展了生存空間。學界對在中文專業下設置文案策劃方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學科設置、專業定位、規律總結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成果,但問題依然復雜。其實,設置在中文專業下的文案策劃方向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于缺少如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研究,忽視了技能競賽對優化課程設置、提升人才素養、更新教學理念的重要作用。
一、文案策劃方向面臨的窘境
筆者曾對湖北省荊州市的部分企事業單位中的文案人員工作現狀進行了調研,其中一項分析了單位對文案人員的就業能力的要求,排序如下:33%的人選擇人際交往及團隊協作能力,32%的人選擇專業技能及社會實踐能力,20%的人選擇語言表達及書面表達能力,14%選擇了職業生涯規劃及創新能力,1%認為其他能力對與就業也相當重要。可見市場已對文案策劃方向的學生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這也促使依靠中文專業的文案策劃方向雖然有語言和文學方面的理論優勢,但必須轉化為語言表達能力,并運用于人際協作和策劃實踐中。
市場給文案策劃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天地,可依靠中文專業發展起來的文案策劃方向卻陷入一個窘境。筆者曾經組織學生開展過一個關于專業認同感的問卷調查活動,根據對收回的98份調查問卷的分析結果來看,文案方向的學生對本專業缺乏了解,認同感偏低。數據顯示:在高考志愿填報中,自愿填報本專業的同學有39人,占比為40%,選擇服從調劑的同學有59人,占比為60%;在專業的了解度上,對本專業完全不知道同學為36人,占比39%,略有了解的為57人,占比58%,非常了解的不到10%。與之而來的是,45%的同學有轉專業的想法,沒有考慮轉專業的同學占13%,認可本專業的人僅為39%。這樣的現狀導致學生匱乏學的動力,教師缺乏教的熱情,這樣的窘境可以從自身來發現一些原因。
首先是由于教師的專業素養偏差。承擔文案策劃方向教學任務的教師幾乎都是中文專業畢業的,源于學識背景和興趣所在,他們多從事一些與漢語和文學有關的學術研究,實踐能力不足以勝任各類文案策劃活動。有的教師認為文案策劃和秘書學的“學術性不強且沒有秘書專業的碩士點”,缺少內在動力;有的教師認為花時間去做文案策劃活動,帶學生實訓實習等太耗精力,直接拒絕承擔文案策劃類課程。究其原因還是由于沒有認識到中文專業與市場需求結合是地方高校中文專業的發展方向和生存之路。
其次是在課程設置上有著嚴重的局限性。由于在創辦之初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盡管可以通過網上查詢和院校交流的方式了解其他院校的辦學經驗,但真正落實到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中則又是另一番景象。有時是方案制定者自己的認識尚未健全,憑感覺制定人才培養計劃,脫離了原單位的實情;有時是課程設置比較全面合理,但缺乏對應的專業教師,只能將課程設置削足適履,或者讓非專業教師勉強應付,效果自然是差強人意。
再次與文案策劃方向相關的實踐設施沒有建立。有的院校一直沒有建立技能實訓室,很多實務技能課程無法開展,專業技能競賽活動也沒有承辦場地和展示場所。還有就是沒有聯系可靠的實習單位和協議單位,學生在實習階段沒有穩定的單位來接受。至于校企合作、聯合培養更是難以推進,導致實習計劃難以執行,或者執行效果差。這些都嚴重束縛了學生職業能力提升,與企事業單位的要求有著很大差距。
二、強化專業技能競賽,夯實學生職業能力
文案策劃實際上是“文案寫作”與“策劃實踐”的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社會提供的崗位主要有行政助理、廣告文案、產品推介、對外公關、會展策劃等,均以工作技能為基礎,對實踐性的要求很高。在實際運行中,很多中文專業難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運行機制無法跟上新時代的需求。學生專業技能競賽活動的開展是將所學的專業理論具體化、實踐化的體現,旨在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可以從這三項技能競賽予以嘗試。
一是“公文寫作大賽”。雖然公文寫作已經被文案策劃方向設置為必修課,但由于課時非常有限,集體授課的效果也比較差。因此建議將應用文寫作的課時增加,分別在大二的兩個學期完成。第一個學期主要是理論教授和課堂訓練,第二學期除了理論教授外,將實訓與公文寫作大賽結合起來完成。公文寫作大賽的第一輪是在集體公開的方式進行,每個學生從題庫中抽簽選擇一個公文種類,現場寫作,先由學生相互點評打分,老師現場指導。按比例擇優進入第二輪比賽,現場點評和指錯的評委是專業老師,按各項評點成績劃分出等級和獎項。
二是“秘書禮儀優秀個人及團隊競賽”。通過禮儀展現對他人的尊重是一個文案策劃類學生必備的素養。這項賽事是與秘書實務課程結合完成的,設置在大三的第一學期,在對各項實務活動講授、訓練完成后進行。活動先將學生分組,在老師的指導下熟練各項實務內容和比賽注意事項,然后在設置的會見、談判、儀典、接待、宴請等項目庫中抽題演示,評委根據各組的展示進行評分,推選出優秀的個人和團隊。
三是“文案策劃寫作大賽”。這是基于見習考察和專項調查的檢驗性比賽,涉及到學生的寫作水平、策劃創意和團隊協作等綜合素養。學生分組后先去完成一項見習活動或者調研活動,將之形成策劃方案或調研報告上交,評分作為見習成績。經過評選后按人數比例進入第二輪ppt展示角逐,整個過程均由專業老師指導、點評。兩輪成績各占一半,按綜合得分評出等級和獎項。這項比賽跨期長,而且涵蓋內容多,除了調研、策劃外,還涉及寫作、辦公自動化操作、演講與口才等,這項比賽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檢驗,同時也讓老師找到教學和比賽中的薄弱環節,促進教學與比賽更好地銜接。
通過舉行專業技能競賽,分別提升學生的公文寫作水平、職業規范和綜合素養,既能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創新意識,也能促進學生對文案策劃的認同感。
三、促進課程設置優化,實現教學理念更新
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文案策劃方向一般設定為培養具有一定創意能力的應用寫作人才。這樣的目標必須通過具體可行的評價模式來予以檢驗,還是要回到文案策劃本身,即文案寫作與創意策劃。通過課程考試和畢業生座談等方式,也可以反映出學生的一定水平,但終究是溫柔的紙上談兵,缺少血腥的真槍實彈。比如公文寫作競賽,既是現場寫作又是現場點評,不僅考驗的是理論基礎與訓練水平,還能激發學生的應變能力。再如文案策劃寫作大賽,先要考察或調研一個專項活動并形成策劃文案,還要制作PPT并進行演示,既考驗學生的禮儀水平,也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事實證明,最后能獲得好名次的同學的能力真是與眾不同。這些技能競賽要求人人過關,并與個人學分和團隊榮譽融為一體,促使學生平時學習認真,刻苦訓練,賽時團結協作,肆意展示。
為了更好地籌劃這些技能競賽,筆者組織人員進行了兩項調研活動,分別形成“關于文案策劃人才生存狀況與素質要求的調研報告”和“關于文案策劃職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的調研報告”,并擬定了三份實施方案與考核表,即“公文寫作大賽”實施方案與考核表、“秘書禮儀優秀個人及團隊”實施方案與考核表、“文案策劃寫作大賽”實施方案與考核表。這些實施方案和考核表有力地保證了技能競賽的進行,也有效地檢驗了學生的職業能力。這些實施方案和考核表也是評價模式的具體化,從項目的選題、調研、策劃、實施到展示的整個過程,再到立意的新穎性、形式的規范性、結構的合理性、操作的技術性、匯報的藝術性等各個節點,將評價模式立體化。
大力開展技能競賽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促進教學理念的轉型。文案策劃方向大多是依托中文專業發展起來的,其師資力量也主要來源于中文專業的教師,他們在語言和文學方面的理論素養較高,其教學方式往往傾向于理論講授,而應用性的實訓與競賽參與度不高也由于文案策劃類的專業教師不足,在課程設置上依然以文史類課程為基礎,不少實踐性課程如檔案學、會展策劃、現代禮儀、公共關系實務等則無法開展。這樣導致學生的專業訓練無法得到保證,職業技能難以提高,反過來,文案策劃方向的學生對大量的文史類課程也興趣闌珊,發言不積極,互動不充分,直接影響老師的授課積極性。這樣形成一個彼此不欣賞的尷尬局面,專業認同感也就無從談起。
還有,由于文案策劃方向的一些課程和見習活動是學校無法完成的,將會從實習基地或相關單位聘請一些具有較高水平的文案策劃人員或管理人員作為導師,或者進入課堂進行經驗傳授,指導學生實訓,實行雙師型教學。這些擁有豐富的策劃經驗和高超的管理水平的導師,將會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實踐中對比課堂教學和實訓效果。通過技能競賽的推動和校外師資的比較,我們希望能夠觸動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轉型,跟上社會需求。
綜上所述,結合應用性課程而開展的技能競賽,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在加強文案寫作和策劃實踐的基礎上,夯實文案策劃方向的學生的職業素養,更好地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樹森.秘書學概論教程[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30.
[2]嚴運桂.文案策劃的含義及其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01).
作者簡介:
楊家海,男,博士,長江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藝美學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