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莉
【摘? ? 要】識字不僅僅是小學語文的基礎,也是小學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但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會對識字積極性較低以及主動性較差,而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就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本論文針對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
【關鍵詞】趣味識字? 小學語文?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49
識字教育在小學語文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因為兒童識字多少以及字是否能夠熟練應用,不僅僅是小學語文繼續(xù)開展教學的基礎,甚至是整個小學教育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漢字是思想表述的紐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小學階段對兒童開展識字教育,一方面要讓兒童可以識字、認字、運用字。另一方面也是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熱愛文字以及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受限于兒童好玩好動的特點,而識字的過程又較為枯燥,導致兒童在識字教學中表現(xiàn)出積極性較低、主動性較差等情況,而在教學中運用趣味識字教學法就較好的解決了該問題。
一、趣味識字的重要特征
1.符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正如前文所述,兒童處于身心高度發(fā)展的時期,但其也有注意力難以集中以及好玩好動的特點,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育中,需要兒童通過一遍遍的手抄書寫來熟記漢字的結(jié)構(gòu)以及含義,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容易出現(xiàn)走神、發(fā)呆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且對于識字教育較為排斥,難以產(chǎn)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甚至會產(chǎn)生排斥心理。但是在趣味識字教學方法中,教師采取游戲的教學設定,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會漢字,符合了兒童特別是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2.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在低年級階段,小學生想象力極為豐富,可以說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在趣味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了小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讓學生放飛想象力的翅膀,大膽思考。將每一個字或者是想象成一個怪獸又或者想象成一顆植物等,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記住每一個漢字的組成。同時學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識字經(jīng)驗,既彰顯了自己的特殊性,又有利于其他學生一起共同成長。
3.活躍課堂氣氛。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育中,教師是課堂的絕對主體。其一般采取的教學方式以“是”字舉例。其先是在黑板中將“是”字寫出,然后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念“是”的讀音,接著講“是”的筆畫構(gòu)成以及偏旁部首等,最后讓全班學生一起寫“是”三遍,加深印象。這種教學方式下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互動頻率較低,教學效率也較差。而在趣味識字教學方法中,有利于形成師生之間良好有序以及高效率的互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良好的課堂氛圍帶動下,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教得輕松愉悅,學生學得有趣積極。
二、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法的策略
1.開展多樣化活動。 趣味識字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足夠有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但是再好玩的活動形式如果一直在課堂中使用,則難免產(chǎn)生審美疲勞,進而讓學生難以提起對于趣味識字活動的興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開展多樣化活動,做好對于趣味識字的課前準備。例如,可以采取直接在網(wǎng)上下載趣味識字活動的課件或者是積極吸收其他教師在趣味識字活動中積累的經(jīng)驗等等,從而保證活動的多元化與可玩性。但是教師要注意其一定要結(jié)合自身班級學生實際,在學生實際識字水平的基礎上,再合理借鑒網(wǎng)上或者其他教師的課件或者經(jīng)驗,實事求是開展教學活動。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舉辦“識字大王”比賽,以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成果以及識字的經(jīng)驗等。例如,教師說一個字,讓學生立即寫出來并且要回答對漢字的筆畫構(gòu)成就是優(yōu)勝者,教師一共念十個漢字,獲得優(yōu)勝者最多的就是今天“識字大王”的擂主,教師就可以有請這位擂主上臺分享自己識字經(jīng)驗與識字的習慣,方便學生見賢思齊,共同提高。而擂主還要負責守擂工作,在下次的“識字大王”比賽中保證自己的擂主地位。通過這種連續(xù)活動的方式,一方面利用學生的勝負心較長時間保持學生對于識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學生可以勇敢的自我表達,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知識是來自于生活,而只有在生活中經(jīng)常運用這個知識才會真正對其記憶深刻。古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即為體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其學生的識字教學決不能僅僅限于短小的語文教學時間,可以說學生日常生活就是全面的識字課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與生活兩個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識字教育,提高識字教育的效率。
課堂識字的最大缺點在于容易忘記,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辛辛苦苦學了一個“鬧”字,念了三遍,寫了三遍,但是可能一轉(zhuǎn)眼的功夫就把這個字給忘了。但是如果把“鬧”字用在生活上,學生走在大街上,一片熙熙攘攘,這就是“鬧”,學生回到家,看見自己的鬧鐘,它每天要提醒自己起床上學,這就是“鬧”,看到自己家的小狗跑來跑去,打翻了花盆,弄臟了地板,真是一片熱鬧的場景,這也是“鬧”短短的一天中,學生的腦海中已經(jīng)想了三次“鬧”,每一次都是和生活場景聯(lián)系在一起,自然而然,對于“鬧”這個字也會同樣印象深刻,減少了遺忘的可能。
3.豐富學生的自我體驗。小學生對于抽象事物理解能力較差,更喜歡具體的事物。但是漢字本身就是文化符號,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小學生在學習漢字時常常感覺較為吃力。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趣味識字法,幫助學生讓抽象的漢字具體化,方便學生的記憶。例如,教師可以以口訣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如漢字“熱”,就可以是一寫提手旁,二寫小丸子,三寫四點底,就是一個熱。根據(jù)口訣的方式、順口溜的方式,方便學生學會以及理解漢字的筆畫構(gòu)成以及含義,有助于學生對于漢字的記憶。
本文針對趣味識字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運用,先闡述了趣味識字的特征,即具有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以及活躍課堂氣氛。接著闡述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如何開展趣味識字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其分別是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熟記漢字以及豐富學生的自我體驗等等。希望通過本文的描述,對其他教師在小學階段開展趣味識字有些許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春燕.多樣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構(gòu)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10).
[2]李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實踐能力——探究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C].2015第一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