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簡英
【摘 ?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課程越來越重要,教師應該積極采用科學先進的技術手段,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知識。支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26
高中信息技術主要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思維和操作能力為主。支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高度重視學生的操作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充分尊重學生差異。在信息課中采用支架式教學能夠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支架式教學模式概述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推進,現代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傳統科目不同,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上課工具是計算機,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有關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1]?;谛畔⒓夹g課程教學的要求,決定了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積極地尋找和探索新型的、適合教學的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不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而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之間解決問題為主要過程,以教師為輔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能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的能力,從而促進同學之間相互進步,相互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于電腦的操作能力。在課堂中,除了教師仔細講解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進行實踐。在操作練習時,學生就會體現出學習的差異性,在操作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支架式教學模式,搭建支架,和學生一起協調、探討和解決問題,以此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和電腦操作的能力。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中的創設情景與構建支架
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述理論知識或教授學生有關電腦操作的步驟,這樣會導致課堂過于枯燥乏味,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中,教師應該以積極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創設情景的關鍵步驟。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提前對相關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有關內容進行充分和仔細的分析,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也能夠解決有關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創設情景中也能夠為學生以后的理論實際和電腦運用結合,奠定堅實的基礎[2]。在進行創設情景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合理地構建支架。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要能夠靈活地建設學生學習的支架建構,學生學習的支架建構應該結合課堂的主題進行,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差異等多方面狀況,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讓學生進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學習,以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幫助學生學習有關Excel軟件數據收集方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個預習作業,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制作一份有關自己的“一周消費統計表”,通過統計表的制作分析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必要消費,哪些不必要消費,最后計算出自己一周的總開支。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來關注自己的日?;ㄤN,認真制作統計表,利用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景,能夠有效創設情景,讓學生有強烈的課堂代入感,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有助于創設情景的開展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在進行課堂講解之后,教師要告訴學生清晰的知識框架,一些同學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讓表格制作優秀的同學去幫助他們,讓學生之間能夠很好地相互扶持幫助,如根據知識框架再添加精美的圖片或背景等。將創設情景和構建支架聯系在一起,能夠有效地在課堂上利用支架式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同時能夠保留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三、支架式教學模式中的獨立探索與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的過程就是獨立探索的過程。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知識運用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構建相適應的學習支架,讓學生通過對自身知識的探索和思考來獲得最終的結論,即使結論和操作不正確,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有自己的收獲。在學生進行知識的獨立探索之后,應該培養學生與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學習存在差異性,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以廣東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信息加工概述》篇章為例,這一課要求學生能夠大概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識,并且能夠有效正確地對信息進行加工,教師在計算機上給學生進行信息加工的演練,在演練過程中,學生們雖然認真地進行學習和討論,但可能還是不明白到底要如何進行信息的精準加工,此時教師不應該立刻告訴學生操縱的相關知識,而應該讓學生獨立探索和摸索一會兒,獨立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對“信息加工”進行自我探索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合作學習,讓已經找到解決方法的同學幫助沒有找到方法的同學,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
在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應該第一時間幫助學生解決,而應該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用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課堂參與積極性和學習的效率。
總而言之,支架式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育模式下教育方法的進一步創新,支架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在輕松的環境下提高自我學習水平。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支架式教學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其教學模式不只在于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計算機水平,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與同學、老師的溝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積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采用支架式教學,將其融入日常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海峰.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9(12):35-36.
[2]朱春拓.拓展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