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忠

摘 要:在知識點、知識體系、能力要求、復雜程度、能力考查等方面,高中數學較之初中數學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后,學習壓力和課業數量驟增,學習心態難免出現問題,學習熱情也逐漸消退,表現出各種學習問題。在這個人生關鍵時期,教師應當積極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著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運用探究式、開放式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提高對學生的學科認同感,促進其探究意識、質疑精神的萌發,提高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具體策略
所謂的探究式教學法,就是指通過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或者互學,通過探討、交流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體現輔助作用,行為的發起主體是學生,從而實現學生學科學習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綜合素養。探究式教學的行為主體有兩個,一是學生,二是老師,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需要教師堅持自身專業素養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通過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教師要在整個教學中,運用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教學手段,像是鼓勵小組團結協作、信息技術教學等等,在彼此交流與探討之間形成班級數學學習的合力,實現全面提升,確保每個學生共享教育公平的成果。本文從開展實驗式探究教學、核心素養探究式教學以及翻轉課堂探究教學法三方面入手,對高中數學教學進行了探究,用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綜合素質。
一、開展實驗操作探究式教學
當前是教育改革的新時代,我國教育事業迅速騰飛,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和教輔用具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進步,教學質量也隨之獲得了巨大提升。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高效教學手段,受到了各階段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肯定,不光在小初高階段有所涉及,在幼兒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也開始了大范圍試用,它極大的豐富教學活動開展形式。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時,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高中階段一些數學概念較為晦澀難懂,光是文字的理解,學生很難將其與抽象的數學模型聯系起來,教學中應充分結合學科抽象特點,加強知識與動手操作、求知、探索的聯系,不斷優化教學理念,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提到教學重點工作中來,切實將提升教學效果落實到實處,并及時在教學中進行反思,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的課堂反響進行教學策略調整,確保教學活動持續有效的進行。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圓錐曲線”是一項重點、難點內容,在對其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部分學生對于數學概念一知半解,不能掌握橢圓、圓、雙曲線等圖形的由來,對其圖形特點與應用掌握的就更為不足,難以將其有效的運用到解題過程中。為改變這類教學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探究性操作,幫助學生加強對概念的理解與應用。以橢圓圖形曲線為例,可以為準備一根細繩、一張硬紙和兩個圖釘,讓學生模仿橢圓繪制過程,然后隨即聯系所畫圖形,得到橢圓的定義,即“橢圓(Ellipse)是指數學上平面內到定點F1、F2的距離之和等于常數(大于|F1F2|)的動點P的軌跡曲線?!睆亩撟C得出橢圓的標準方程表達式。學生也在自己動手畫圖的實驗過程中,激發了自身的探究意識,提高了對高中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也為以后雙曲線以及拋物線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促進知識的有效積累。
再如,在學習數學歸納法有關知識時,就可以運用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數學歸納法是一種數學證明方法,可以用于確定一個表達式在所有自然數范圍內是成立的,或者確定一個其他形式在一個無窮序列是成立的。強調的是學生的數理邏輯思維與總結推導能力,部分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學習表現的較為吃力,掌握程度也較為有限,對此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分組,讓他們以團隊模式去進行具體問題的探討,比如,讓他們用數學歸納法證明2n+2>n2,然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發現,當n=1,上式顯然成立。設當N=k時上式成立,即有2k+2>k2,將此等式兩邊同乘以2,得到2*2k+4>2*k2,移項后得到2*2k+2>k2+k2-2,整理得出k2-2>2k+1,移項合并后即k2+2k>3,此時不等式顯然成立,最終得出所求不等式成立,在小組討論和計算推導過程中,不斷深化學生對數學歸納法的認識與理解,實現知識的高效轉移,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有效完善學生的學習思維框架,提升綜合實力。
二、進行核心素養探究式教學
當前我國著重關注在學習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數學作為重點考查科目,也應當緊跟國家教育部要求,在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前提下,進行探究式教學。網絡信息技術是如今利用率較高、效果較好的教學手段之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還利于打破傳統課本教學帶來的教學制約,提高教學質量,將師生雙方從繁重的學習中解放出來,新穎的教學模式,與探究式教學法的有效聯動,促使學習熱情的大幅度提升,便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眾所周知,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計算”、“邏輯推理”等六種能力素養,依托網絡技術工具,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多變、豐富的知識表現形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還可以對一些難題、重點做動態化講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實現優質化人才的培養。
現在大部分高中學校都為老師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儀器,里面的數學作圖軟件,可以將很多圖像準確的表現出來,像是對涉及學生數學建模核心素養與計算能力核心素養的“三角函數定義域與值域”知識點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上述軟件,準確作圖演示,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迅速找到解題思路,找到答案。你能用圖像求函數的定義域嗎?解:由得,做出二者函數圖象即知,所求定義域為。利用準確、具體的圖形和例題,實現學生思維的發散,幫助他們將復雜的數學題,轉變為具體、簡潔的數學模型,將抽象化為具體,實現由繁化簡、由難變易,在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同時,實現了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更好的助力學生高考,提升數學成績,促使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運用翻轉課堂探索式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學生提前做好下節課內容的預習,了解基礎內容,篩選出基本理解的點、有疑問的點、以及完全不懂的只是帶你,數學教師也在課前根據下節課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做好備課準備,尋找文字、圖像、視頻資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然后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先表明自己預習結果,嘗試生生之間交流、討論來解決一些問題,教師從旁引導,對于實在解決不了或者出問題較多的知識點,教師再進行詳細講解的教學方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詳細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還要能夠妥善處理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問題以及突發情況,并且做到及時反思,及時更正。
在學習“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相關內容時,就可以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深刻理解與掌握正、余弦定理與概念,掌握運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能力。學生在預習階段通過網絡與課本,掌握相關正、余弦的定理與概念、實際應用,以及其推導過程、性質、向量表達式等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展示一些推導的視頻資料,或者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定理推導和向量轉化,還可以出一些題讓學生進行解題訓練,既可以實現自主學習,又能加深記憶。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能夠明確教學任務,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探究意識、質疑精神的培養,完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完善其數學建模能力與知識學習體系,提升成績的同時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時,教師應當緊跟時代步伐,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堅持與教學改革新理念一致,推動生態型、探究性課堂的形成,打破沉悶、枯燥的課堂學習氛圍,運用更為科學合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探究式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戚玉.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5):88.
[2]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覃俊.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