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高中教育重要學科之一,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有利于促使學生站在理性角度分析問題,并養成勤動腦思考的學習習慣,進而深入理解所學數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對此,本文則從多方面分析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策略,望給予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策略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有著典型的嚴謹性和抽象性特征,如果學生缺少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必然無法理解知識和題目中涵蓋的數理關系,降低學習效率和能力。所謂邏輯推理能力即學生在長期學習中養成的思維形式以及論證推理、綜合分析數學問題能力,促使學生深入感知數學學科特有的魅力,并借此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真正意義層面高效學習。
一、挖掘教材內容,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教材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其教學內容、整體框架、呈現形式等均緊貼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各項要求。但新課程標準也為數學教材留有相應的“施展空間”,無疑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條件。在此過程中最為顯著的特征即教師從傳統的‘教’教材轉為“用”教材,尤其在教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并適當滲透數學思想,最重要在此過程中形成邏輯推理能力。以集合相關知識為例,該章節知識是學生步入高中階段后接觸的首個抽象性語言,如果學生不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則無法理解其中內涵,影響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引入概念時就為學生呈現以下實例并讓歸納總結問題中共性特征:①高一三班的全體學生;②西游記師徒四人;③所有長方形;④不等式x+1>0解集。教師詢問學生上述三個問題有何共同點?有學生指出上述三個問題均為集合,教師緊接著詢問:“是否能描述集合定義?”學生再次觀察實例并啟發學生歸納總結“集合”概念,上述教學方式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再以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知識為例,學生在初中所學的直線坐標系中涵蓋空間數軸,明確點與數的對應關系和表示“點”的方法。當學生步入高中后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基本公式知識時就可讓學生和初中時期所學知識進行類別,由此得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也涵蓋點與數的對應性關系。讓學生結合已有知識經驗并在類比推理中掌握新知,有效發展學生推理能力。
二、合理訓練思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相關研究指出,高中生解答問題從一般轉化到特殊,邏輯推理能力也是如此。具體可從以下方面體現特殊性:首先具體問題轉化;如果教師想要提升學生數學能力,那么就需要提升學生圖形、數學表達式、符合語言等方面能力,在此過程中就凸顯邏輯思維連貫性重要性。因為上個結論要對下個推理過程發揮支撐作用,所得結論則需要已學公理推論作為支撐。
例如在學習概率統計相關知識為例,多數題目圍繞計算抽簽時抽中某個號碼的可能性,雖然計算后發現抽簽順序和結果沒有任何關系,但在此過程中是有一定概率。此時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常見的抓鬮活動就是借助這種方式體現公平性。數學學科注重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所以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強化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深度。其次結合針對性訓練;數學教師在講解案例時要將邏輯理論和計算方式相結合,促使學生養成縝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例如在學習完集合知識后,教師提出以下題目:某班有50名學生,其中有24名學生為體育興趣愛好者,有40名為音樂愛好者,問這兩方面的愛好人數最多和最少分別為多少?針對上述問題,先指導學生將問題抽象為一種類別,再根據不同題目類型采取不同解題方式。上述題目需運用到是所學的集合知識,同時配合交叉圖歸納結論,上述解題步驟才是常規思維習慣。相同類型題目卻有著不同特征,需要學生在分析和解答中注重相關陷阱,所以數學教師要注重邏輯思維訓練,為后續幾何知識推理奠定堅實基礎,當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后,必然能提高解題效率和數學學習成績。
三、注重知識講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和題目講解都屬于重要環節,其中知識點的講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主要圍繞概念、原理、應用等方面,當學生上述上述三個知識點并積累學習經驗后就會形成相應的邏輯思維能力,由此一來就能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實現課程標準提出的學以致用目標。
例如學習過二次函數知識后,數學教師先為學生講解二次函數基本概念和特征等知識,再讓學生相互討論和分析判別式,并引入相關題目指導學生合理應用所學知識。在題目講解方面,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結合知識內容穿插邏輯知識,目的在于讓學生結合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數學證明和推導。因為邏輯推理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具有典型的嚴謹性和復雜性特征,其中也涵蓋矛盾律和同一律等多種思維規律,因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屬于長期性教學工作。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目的和計劃地組織學生應用上述思維規律,讓學生形成特有的辯證思維意識,避免學生自身思維與所學思維規律出現矛盾,否則就會出現概念邏輯模情況。例如學生在學習邏輯命題時要讓其明確原命題,否命題、逆命題、逆否命題四者存在的邏輯關系。一般解答邏輯命題時需對出現命題的正確性進行推理,最重要只需要辨別“都不”或“不都”等否定性邏輯詞匯使用范圍,由此一來才能達到鍛煉學生思維目的,最重要使學生能從客觀嚴謹角度解答問題,不僅能保證思維始終處于連貫性狀態,更能提高解題效率。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符合學科要求,更對學生綜合發展有著促進意義。但此項教學工作并非短期內就能完成,需要貫穿教師整個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高中數學教師應緊貼學生學情和學科特征從多多方面創新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征,由此一來才能提高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質量,實現新課程倡導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孫玉娟.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學科素養[J].中華少年,2018(34).
[2]徐桂錦.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9(15):190-190.
個人簡介:潘清海,1985年2月,男,漢,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蓬壺鎮,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高中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