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摘 要:針對性是課堂練習有效性的關鍵,針對性涵蓋很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決定了練習的設計和設置;當然課堂練習的多元化題型是不能忽視的,多元化代表了知識呈現的多面性;題海戰術不是學習效率提高的最佳選擇,核心是落實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
關鍵詞:針對性;有效性;課堂練習;題目選擇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是師生互動學習的主陣地,教師的目的是將定量的知識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有效又實用地傳遞給學生,練習題就成為萬千教師將將理論與現實聯系的敲門磚。除了教師以外,試題的作用也被廣大家長、學生放大化,只要題目會做了就行,試題泛濫、題目代替知識講解成為家校雙方追逐的方式方法,不在于題目本身的質量,而是關注題目的數量,大海中淘金的思想根植于學生的觀念中,那么試題能否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出的是等待你探索的山水相間的大自然,還是已經布置好的標準房間,針對性就成為練習設計的關鍵所在。課堂練習的針對性涉及到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就對練習的針對性選擇方向談談本人的想法。
1、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教學內容可以劃分為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原理、探究活動、延伸拓展等,例如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季風環流(是大規模盛行風隨而發生變化)這一概念的學習,與這一概念相似的是海陸風(近地面風隨晝夜發生變化),教師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進一步可以內化為熱力環流和大氣環流的區別和聯系;“設置問題:我國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屬于拓展衍生內容,教師可以展示北回歸線上大陸東西兩岸的景觀圖片信息,鼓勵學生結合實際說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見,同一節課表達的內容是多樣的,不能一概而論,練習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點。
2、教學主體的針對性
同一內容針對的學生也有很大差別,不同年級、同一年級不同層次班級、每個班級又是眾多多元而個性的學生組成,層次較好的班級可以在基礎練習的基礎之上選取遷移概括類題目,層次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概念和知識理解類題目。例如自然地理部分: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師生共同總結概括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后,華北春旱是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教師可以利用單選或綜合題目思考其形成的原因,層次好的學生可以進一步引入臺灣島、新加坡水資源短缺進一步對比歸納,如果學生對以上問題反饋較好,教師還可以引入無流國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島的原因,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層層遞進。總而言之,教師教學過程中要量力而行,既要照顧到普通學生基礎內容的掌握和理解,又要避免程度好的學生吃不飽的狀況。
3、評價體制的針對性
宏觀上現行權威的評價有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全國普通高考,微觀上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對知識的難易程度、知識容量要求有很大區別。高一年級未進行文理分科,如何讓地理知識普惠理科生,又能為文科生做好文科生做好學習鋪墊,高二年級文科學生面臨學考和未來高考教學雙重壓力,放低姿態抓學考還是放眼高考進行一輪學習,亦或是兩者兼顧。不同評價機制下對同一內容要求是不一樣的,高一學生選擇題目可以偏重于基礎,眾多科目壓力下學生可以得心應手的掌握,理科生課堂練習注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一個重點知識后面跟進一道相應的基礎試題,文科意向的學生也是不容忽略的,可以增加一些稍有難度試題,使得學生認識之間的關聯性,例如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中工業區布局在城市外圍、交通沿線地帶,在這兩個大的原則背景之下文科生需要拓展工業分布的區位條件,并且結合圖文材料綜合分析應用,體會工業布局的三大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進一步展開到具體工業部門分布選擇,將知識進行串聯,減少碎塊式練習。
4、不同復習階段的針對性
高考指揮棒下,文科班學生的學習分為一輪、二輪和三輪復習,一輪復習注重基礎的理解和分析,二輪復習重視原理和知識的遷移應用,三輪側重于內容的延伸和拓展。人文地理部分中城市化的表現這一知識點,一輪復習推倒出城市化是由城市人口及其比重增多、城市數量增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圖2.16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進一步總結城市等級體系不斷完善,城市的概念推出勞動力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展示城市化發展過程變化圖推出由孤立城市發展為城市群和城市帶等等內容,二輪復習中引入人口遷移對城市化表現形成的推動力力量,從而落實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出現的民工潮現象,三輪復習通過材料分析認識到我國從2004年以后出現了農民工返鄉,民工荒的到來。認識到學習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長期的反復補充和論證。
針對性落實以后,練習的呈現也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教師往往有種錯覺,做得題目越多,難題越多,學生越增加見識,以題目代替知識的呈現和拓展,課前檢測練習、過程評價練習、復習鞏固練習,殊不知量不等于質的提高,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知識沉淀,知識的后味感也很重要;單選題目、判斷題、探究題、綜合應用題、活動題等多樣化題目呈現,有目的進行歸類選擇,一塵不變意味著沒有創新;題目本身具備難易程度,簡單題目快速帶過,集體作答,較難題目單個作答,晦澀難懂題目給予學生充分思考后學生回答補充,教師提煉總結。
高考題目推陳出新,我們需要的是有智慧的教學,靈活自如的游走在課堂教學中,看似是一道道題目,實際是實踐的理論化應用,少些答題模板的束縛,多些思維發散;少些膚淺表達,多些深入思考;少些大眾化教學,多些個性化選擇,讓知識原理如同一只蒼鷹自由馳騁在草原上而不是囚鳥。
參考文獻
[1]鄭美華.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73-174.
[2]康生煌.探析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85.
[3]賈小云.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探究[J].學周刊,2019(36):60.
[4]趙建能,趙文權.解析高中地理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32):46.
[5]吳正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難點及突破方法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85-186.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項目編號:JC2018_1934、課題名稱《高中地理課堂練習的針對性探究》)